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智养德 以德养才

以智养德 以德养才

以智养德以德养才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的期盼。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要担当国运,不负重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德育和智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互为促进。

立德乃立人之本,德立则人正。

教育的根本在“立人”,培养顶天立地的“人”;而“立人”的核心,则是“立心”,让阳光照耀心灵。

为此,我校从国家教育的战略目标着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让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而全面实现德育的教化与渗透,实现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

让教育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学生具体的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去,根据学生的潜质,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其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从而培育人格健全、素质全面、个性鲜活的人。

(二)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以智养德,以德养才。

以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就德育方面而言,有显性的课程,还有大量的隐性的课程。

无论怎样的课程,都应该把
“以人为本”落实到行动中。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德育教育内容集中渗透到“六育人”的每项内容之中。

实施内容
1、教书育人。

在小学思想品德是德育教育的显性课程,我校把这门课程大多让班主任来任课,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法制、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魅力启迪、感染学生。

增强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自小树立大的志向。

在这方面,教导处在考核教师写教案、听课、评课等环节都落实到“三维目标”上,品德课上大量鲜活的事例,各行各业的楷模形象都化作无声的教育的正能量。

语文学科的教学,老师们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教学活动中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弘扬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成功的课例。

在外出听课或听讲座中教师们写的心得体会中都有这些内容。

在数学课,科学课等隐性德育教育的课程中,老师们也力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领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规律
中,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学习科学家们捍卫真理、献身教育事业的爱国情怀。

在体育、美术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习欣赏、感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命,锻炼身体,真爱艺术,热爱大自然等等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去年的学期开始到现在各个班级的文化长廊里都能找到学生的绘画、书法、优秀习作等作品。

2、环境育人
营造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是我校的不懈追求,学校的“墙壁、廊道”文化以学校办学特色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为核心,精心营建,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

校园四周墙壁上墙的有“办学理念”“热爱家乡”“名人名言”“成语典故”“古典诗词”。

楼内由门楣贴有“轻声慢步,右侧通行”的警示语,廊道两侧有“师德建设宣传板”有“德育智育一体化规则”和“学校之星目标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法制教育专栏”、“生态文明教育专栏”、“日行一善,记事栏”,各班的门旁都有各自的班训、宣传展示栏。

还有表彰教师、学生文化功底的钢笔字,有这样一面独特的墙板,名为“南店教师风采墙”,被评为校级以上的模范教师都榜上有名,并且配有“颁奖词”句句针对各类先进人物的评价语,彰显着教师们对教育的赤诚热爱,书写着南小人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在二楼的醒目位置建有一处“包班级”展示墙,有组名、口号、全家福、奋斗目标、吉祥物等。

这里有文字,有各组的合影留念。

使这面墙有了文化,有了思想,成了南店
中心完小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

3、文化育人。

学校精心推出了“两大工程”,即“经典诵读”工程和“师生牵手阅读”工程。

“经典诵读”工程自去年秋季就启动了。

推出这一工程的目标,在于“让经典诵读引领校园文化,师生共享成长的幸福”。

此项活动我校把它分为“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三个层级。

级级递进,扎实稳妥地贯穿下去。

把这一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活动融入于课堂教学,贯穿于课外阅读。

每日语文课前2分钟和早自习已为诵读时间。

语文教师平时利用校本教材《达文》引领、指导诵读。

采取了分层施教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选择地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经典,已读为主,整体感知。

小学高年级背诵《大学》、《论语》、《道德经》、唐宋诗词等,引领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内容,边读边背结合思考。

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全面铺开“经典诵读”活动。

在经典诵读的工程中,着重把“经典诵读”与节日纪念活动相结合,开展了“诵经典、过清明、祭先烈”主题队会,过端午,“读《离骚》思屈原”的诵读表演会。

“重阳节赛诗会”。

“过大年、谢父母”感恩教育诗词朗诵会等系列活动。

本学期11月6日举办了经典诵读大赛,两所小学通过初赛,按学生数的10%进入决赛。

分学段进行比赛,采用“过三关”的形式。

有古诗国学经典背诵,有诗词经典巧对接,有给绘画配诗词这样三个灵活有趣的题型,每学段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各9名,当场发奖与
奖状。

本学期,10月份,学校举行了“牵手阅读,放飞梦想”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争当优秀教师,培养书香少年,创建出书香校园”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校长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书借给每个老师一本,学校的图书室向全体师生开放,要求教师读书后写心得,写反思,学生能汇报5个故事或人物,并做摘录,写一篇读后感。

学期末表彰在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

这些活动都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小学生在诗意的德育情境中受到思想和道德的洗礼。

在童年的时期植“善根”,为他们的人生图上一抹温暖的底色,这正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4、服务育人
在服务育人方面,我校利用教师餐厅宿舍这些学生活动集中地重要场所,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诸方面的教育,政教处将养成教育分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就餐习惯、住宿习惯五个大的方面。

此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

班级有班训,有才艺展示台,有一日一善日志,餐厅内张贴着“文明用餐”的格言警句,学生会背“文明用餐”三字经。

宿舍也有“文明宿舍三字经”,负责宿舍和餐厅的教师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

5、全员育人
针对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学校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跟不上的实情。

我校从上学期开始就开创了“包班组”这一新的全员教职工参与教育与关照学生的新的管理模式。

把全体学生按
德、智、体、美、劳及在家庭的表现等综合情况,按二至五人一组与教师结对,并逐步完善了“师生、生生结对实施方案”每位教师都参与到该生的“互助会议”“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关照与帮扶,实现了“师师班主任,生生小组长,时时手牵手,事事心贴心”的管理格局。

老师用真诚的爱走进学生的生活,开启了与学生零距离的育人模式。

切实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实践证明:唯有发生在学生层面上的,并且与学生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德育,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从而为德育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真正实现德育与学生心里零距离对接。

随着“包班组”活动的深入,教师队伍中踊跃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

营造了“亲情校园”。

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