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效立体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的组合原则
效立体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的组合原则
高效立体种植,应将不同生育期的作物进行 组合。要选择“一长~短,一早一晚”以利错开生育 盛期,均衡田间的绿叶面积分布,使“一年四季长 青”演替接续,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
2.6农艺措施互补原则 高效立体种植,农艺措施上要规范化,并且要
相对稳定。立体种植模式繁多,用工多,变化映,机 具作业很难适应,机械设计也无所适从,往往造成 机械闲置或报废。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形成几种 立体种植模式,使其既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达到高 产、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的,又能对稳定,适应 机械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摘要:根据近年来对立体农业种植的试验研
究.总结出立体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组合的主要
原则是:应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对应互补,充分
利用时间、空问、地下,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减
轻和消除竞争.增加收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立体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组舍
原则
中图分类号:s—Ol
文献标识码:A
高效立体种植.应取长补短。在组合时应将喜 光与耐荫、喜温与喜凉、喜氮与喜磷钾、耐瘠与耐 肥、耐旱与耐涝等搭配,以利达到取长补短,减少 竞争。高效立体种植,因充分利用了时间、空间、地 力等.生物产量会成倍增加,因此,必须相应地增 加投入,以满足各阶段各类作物的生育需要。否 则,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将会失调,经济产量下 降。因此应增施有机肥料,根据不同作物对N、P、 K的需要,合理搭配化肥。高效立体种植.应将不 同作物组台,以保持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使作物 处于良好的理化状态。如消耗氮肥较多的中菜类 可以和需要磷较多的果菜类或需钾较多的根菜类 轮流栽培。 2.4生态位互补原则
1.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形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如稻-菇-鱼立体种养,玉米(甘蔗)-食用菌栽培,葡萄 -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等形式,可一地多收,高产优质高效.
2.会议论文 成玉富.燕超元.张旭东.毛传生 瓜菜棉大棚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及技术推广应用 2004
万方数据
第4期
宋玉玲等:高鼓立体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的组台原则
套种.大蒜的分泌物能驱逐棉蚜,还可抑制棉花枯 萎病的发生;大蒜与大白菜、卷心菜等问作或轮作 时.大蒜的挥发物质能抑制大白菜的软腐病菌;韭 菜与大白菜同作时,可使太白菜免发根腐病;洋葱 与胡萝h问作,两种菜的气昧可互相驱逐害虫;桃 树根系分泌有毒物质,能抑制菜豆、豌豆种子的发 芽;在黄豆地边种植蓖麻.可驱赶危害黄豆的金龟 子;甜菜、洋葱、大蒜等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抑制马 铃薯的晚疫病;番茄、向日葵等,容易使马铃薯发 生晚疫病。因此,在组合时,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 容相克关系,以期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 2 3营养互补原则
引证文献(1条) 1.刘家庆 天津大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战略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zjsyxb200104023.aspx 授权使用:黄冈师范学院(hgsfxy),授权号:3ce91eb3-be5d-4593-93ae-9dfc01124ec6
3.期刊论文 唐伟.王勇.宓开申.郝善荣.王吉奎.陈为胜 丘陵地板栗园间作模式及效益研究 -江西园艺2001,""(4)
五莲县年产板栗275.6万kg,居山东省第一位,现有板栗园1080hm2,400多万株,近几年来,我县在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富民工程中,新建园280多 hm2,为提高前期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栗园的间作进行了立体种植模式试验.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稳定棉花生产,增加棉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近几年来,扬州大学与沛县科技局 、沛县朱王庄乡农技站合作,积极探索,开展高产高效种植试验,大力推广粮棉瓜菜间套立体种植,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有利于粮、棉、瓜、菜共同增产、 良性循环的路子.立体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为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开辟了用武之地.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加,人 均耕地逐年减少,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致力于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充分 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以利发展农业生产,进 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使农业持续稳 定地增长。立体农业的开发与推广,不仅能有效地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还能够把 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农 业的高产高效优质开发,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立 体种植农业技术新体系已成为我国今后发展农业 生产的方向。
文章编号:1003—482X(2001)04 0066 02
1 立体种植是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 途径
农作物立体种植是作物在轮种耕作制的基础 上,不断提高耕作水平及效率,开辟水源,发展灌 溉.多熟种植,在时问和空间上的集约化,通过施 用肥料、农药等手段,在有限的耕地上获得较多经 济产量为特征的,同时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 态平衡,农、林、牧全面发展的一种高产高效耕作 制度。
3 结论
作物组台是高效立体种植的关键,其主要减轻和消除竞争,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孙好勤,吴艳元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北方本j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7
[2] 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模式[M]郑州:河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3.61.
2 立体种植结构模式的组合原则
2.1株型组合原则 高效立体组合.必须充分利厢自然光、热资
源,提高光能利用率,把一年·熟制改为二熟、三 熟制或四熟五熟制,在~年内通过轮、间、套、混立 体种植.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在作物中面积分布 上必须做到上、中、下叶片分布均匀,使接受光、热 资源的绿色面积最大。在株型组合E应掌握高杆 与低杆作物组合,株型松散的作物与株型紧凑的 作物组合。在叶型组合上应掌握圆叶与尖叶、竖叶 型与平展叶型组合。在根系组合E应掌握直根系 与须根系作物组合,使地上部通风透光,分层用 光,地下部分层用水用肥,以减少作物在吸收养料 上的矛盾。从时间L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热 资源.缩短田间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高效立体种植.应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充分利 用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形成完 整的资源合理利用与生产管理体系,达到利用与 保护自然资源,培肥地力与高产优质高效益协调 发展的目的。高教立体种植.应选择适宜的品种进 行组合,如选择不当就会顾此失彼,多种不多收。 甚至减产。在选择品种时应掌握的原则是:生育期 要适宜.高抗倒伏,产量高,株型紧凑.耐荫性较 强。 2.5时间互补原则
奴州劬。:萋叭
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h一~砒一二蓥咖
~一薹|~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加
万方数据
高效立体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的组合原则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宋玉玲, 宋世宗, 梁红霞, 李胜利, 刘长青, 原永进 宋玉玲,宋世宗(修武县周庄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梁红霞(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李 胜利,原永进(修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长青(焦作市丰惠种子公司,)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5日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VOCATION-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2001,29(4) 1次
参考文献(2条) 1.孙好勤.吴艳元 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北方本) 1999 2.卢良恕 中国立体农业模式 1993
相似文献(3条)
1.期刊论文 王国芳 大有发展前途的7类农业 -农村新技术2005,""(10)
高效立体种植,在组合时应有利于防除病虫 害,应注意一种作物的分嬲对另一种作物是有益 还是有害。有些蔬菜能分泌杀菌素、生长素或有机 酸、生物碱等化学物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它 作物的生长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如:棉花与大蒜
收稿日期:20。1 08一15 作者简介:宋玉玲“968-).女,河南修武人.农艺师
高效立体种植,在组合时,必须创造一个适宜 的通风透光条件.如麦、瓜、棉立体种植,麦瓜间距 应保持o.43m,棉麦间距应保持在o.23m左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光合 产物的正常积累。如预留的问距过小,会造成叶片 拥挤,田间荫蔽,湿度过大,将会导致病虫害的发 生及根系发育不良。如预留的间距过大.增大了漏 光率,不能充分利用空间。 2.2相生相克原则
第29卷 第4期 Vol-29 No.4
南=垂 如 m 河“ 0
a 职V 蛆 技m T 师∞ h n 院“
学” 盯 报CO 昭
2001年 l 2月
Dcc.20()】
高效立体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的组合原则
宋玉玲1,宋世宗1,梁红霞2,李胜利3,刘长青4,原永进3
(1.修武县周庄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修武45t35l;2.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焦作 4ji003;3.修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修武454350;4.焦作市丰惠种子公司,河南焦作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