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之残疾人福利制度

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之残疾人福利制度

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之残疾人福利制度
2、6亿家庭人口。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一些特殊需求,中国逐步发展了一些面向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1、基本生活保障与救济由于残疾人人数众多、情况各异,中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特殊需要。

对于完全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不适合参加劳动、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法定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生活来源无保障的重度残疾人,政府将其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有关救助制度之中,予以供养、救济。

根据xx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
19、7%,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现金或食物)的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
22、2%;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
12、5%,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现金或食物)的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
26、6%。

2、就业扶持与福利服务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扶持,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政策。

在中国,就业促进与保护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按比例安排就业和减免税优惠政策
及其他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政府有关部门利用社会力量兴办了一些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
2、6万个,集中安置了
55、6万残疾人就业。

对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残疾人职工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国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

国家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对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政府依法给予减免税优惠,在经营场地、小额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和扶持。

国家鼓励和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年底,全国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累计达到4
63、6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
40、2万人,集中就业1
24、1万人,个体就业1
99、2万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