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

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

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

方法做好伤者的气道管理、控制出血、稳定循环系统及降低颅内压。

结果现场死亡3例;中途死亡5例,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脑疝所致的呼吸心博骤停、窒息。

126例入院后,急诊CT发现有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颅骨粉碎性骨折,由急诊室医护人员护送至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

结论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专业性强,对参与急救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尤其要注意早期的诊断与救治。

【关键词】颅脑外伤;院前急救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仅次于四肢骨折之严重创伤[1],至少是组成多发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些患者由于伤势危重,往往来不及抢救而死于现场及转运途中或送达医院后很快死亡。

院前急救如能做到将院内的急救工作前移,可为院内综合抢救颅脑外伤的成功奠定基础。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6例,男94例,女32例;年龄8岁~78岁,平均36.4岁;闭合性颅脑损伤7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56例;脑挫裂伤79例,脑干挫伤13例,颅内血肿49例,颅骨骨折71例,颅底骨折4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37例;合并伤:胸外伤33例,腹外伤26例,脊椎骨折25例,休克38例;格拉斯哥(GCS)评分均在3分~8分。

2 院前急救方法
我们在确立的颅脑损伤院前救护方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院前急救颅脑外伤规范化要求方法为:①迅速了解病史;快速判断病情。

②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

判断病情的危重性要注意了解:受伤的时间;受伤的原因及受伤时头部的位置;头部外伤的着力点及对侧部位。

开放型的损伤要观察有无脑组织液外溢;伤后的意识,患者对压眶和压胸有无反应,有无昏迷及昏迷时间的长短,并用GCS昏迷计数法判断其昏迷的程度;肢体有无开放性或明显的骨折存在,疑有者必须先做固定并止血;瞳孔(大小及形状)的变化;对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要进行动态监测;了解有无其他合并伤(同时做好记录和标识)。

全面系统检查:及时发现最重的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创伤原因。

③紧急现场急救:我中心对重症颅脑外伤的急救程序:颅脑损伤一清除口腔内食物、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头部偏向一侧一吸氧一止血包扎伤口一建立静脂通道(有意识障碍者: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或50%GS 100 ml静脉注射)。

④设立信息网络:以最快的速度与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联络沟通。

初步确定院内需首先进行的救命手术,运送途中告之欲送医院。

⑤搬运和转送过程: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应注意颅脑外伤的患者很可能伴有颈、胸椎的外伤,因此不能轻易的搬动头颈部,应将躯体与头颈部同时初步固定后,再行搬运。

嗣后抬高头部l5°~
30°以降低颅内压,纠正酸中毒,改善脑细胞的代谢,途中平稳行驶,监护运送。

3 结果
现场死亡3例;中途死亡5例,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脑疝所致的呼吸心博骤停、窒息。

126例入院后,急诊CT发现有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颅骨粉碎性骨折,由急诊室医护人员护送至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

4 讨论
脑外伤合并多发伤,尤其时重要脏器的损伤,此类脑外伤往往由于突发,受到很大的外力作用,及时、准确的初步诊断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迅速对患者伤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初级评估和及时处理伤口,同时进行全身检查,头面部有无开放性损伤、眼、口、鼻内有无液体流出、有无其他合并伤及内出血等。

建立并维持通畅的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内淤积分泌物,仔细观察呼吸频率。

为预防舌根后坠及口腔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维持。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针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的发生。

如果脑出血出现明显的高颅压时,需要维持一个适度高的水平以保证脑血供[2]。

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具有多变、易变、难以预测的特点,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一般采取平卧位,头部及颈祁一定要固定,防止颠簸摇动。

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护,密切观察血压、心律、意识、瞳孔的变化,尤其是瞳孔的大小和对光反射变化,是颅脑损伤的重要指征,而且有定位价值[3]。

及时与院内急诊科联系:说明脑外伤患者的受伤时间、受伤原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到院的大致时间,当前的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血压、心律、呼吸变化等,告知即将送往医院。

请医院及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抢救时机。

参考文献
[1]黄子通.急诊抢救指南.第1版.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361371.
[2]北京神经病学学术沙龙.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30,6066.
[3]夏为民,王穗暖,官卫.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救治分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429,51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