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1、交通部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本项目有关技术要求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3、工程设计图纸4、本工程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位置 : 威海市环翠公路管理局管辖范围内的省道干线,分布于环翠区、经区、高区及工业新区。
1.2工程内容:路面小修、绿化小修、桥涵及防护工程小修。
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我公司对承包的小修工程非常重视,并做了人员、机械设备、资金等方面充分准备,组建施工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
项目部设工程技术科、物资设备科、质检科、中心试验室、办公室。
同时根据工程特点,设立施工队。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
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下设的职能管理部门和施工队由项目经理和总工直接负责管理。
工程技术科:负责本合同段合同管理、施工生产组织、全线控制测量、工程调度、计量支付等工作;物资设备科:负责本合同段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调度和管理等工作;质检科:负责本合同段的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资料整理、质量检查监督等工作;中心试验室:负责本合同段的原材料试验、提供施工配合比、进行成品的检验、监督指导各流动试验室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本合同段日常行政事务、职工生活问题、客人接待、后勤保障及地主关系协调等工作。
3、施工队伍安排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我们将投入专业工程队组织施工,本着分部保总体的原则,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确保工程圆满完工。
4、工期安排项目部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各个小修工程的具体工期,切实做好安排,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
二、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材料的安排(1)各施工队主要管理人员及施工、管理、后勤人员随时准备施工作业。
(2)技术人员积极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备齐施工文件、图纸及各种试验、检验表格,认真熟悉设计文件,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组织精干的测量队,用全站仪对本合同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设置控制点。
(3)拟投入本工程所用机械设备台碾压设备、运输设备等各种施工用设备在正式开工前由我公司直接运输至工地以保证项目的正常施工。
(4)对沿线料场的生产能力及工程所需材料规格、价格进行了调查和落实,对一些特殊规格要求和材质要求的材料已进行落实,保证所需材料能按需求进到指定地点。
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前期准备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层层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2、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相关工程内容。
3、现场考察,选定料场、拌和站、预制厂位置。
4、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和分阶段工期控制。
5、对工程机械、工程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并陆续进场。
6、中心试验室安装调试各种检测设备,标定各种计量仪器。
7、制定单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方案。
8、积极参加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底。
9、考察工程材料、取样进行试验并与供料商签订供料协议。
二、路面小修施工(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对待施工路段的路面状况、交通量等进行实地勘察。
2、做好配套机具的调配、组织等工作3、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1)在施工路段内设置道路施工提示标志。
(2)确定沥青、碎石、配套机具已准备就绪;(二)施工过程控制1、划线: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正方形或长方形)。
若采用沥青混合料预制块修补,应划出尺寸等于预制块倍数的轮廓线。
2、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
3、刷粘层油: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4、填料:粘层油刷好后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或选用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铺平,并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塞预制块四周接缝烙平压实;新填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定),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
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修补。
5、碾压: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未冷却的路段的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
在当天碾压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的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设备或车辆,不得撒矿料、油料等杂物。
(三)路面基层损坏,应针对损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再修复面层。
(四)在雪雨天气,为控制坑槽扩展,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补坑槽,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修复。
三、绿化小修施工1.1苗木的施工工序及主要项目拟采用的施工方案绿化的施工顺序:常绿乔木一乔木一灌木一地被铺设乔、灌木栽植工序:开挖树穴一苗木栽植一苗木修剪一浇水养护2、施工技术措施2.1 雨季安全施工措施2. 1. 1 雨季施工措施1).雨后施工时,应由专业人员检查电线,电缆用电机具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2).根据设计排水方向,进入雨季施工,临时建造排水沟,砖砌、水泥砂浆抹面,场地内做到有组织排水,保证排水畅通。
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的沟通情况,发现阻塞及时修理、疏导。
3).雨季施工做到“三防”:“防雨、防潮、防洪”的准备工作对库房需要加强检查与管理,材料的堆放场地留存一定的坡度,垫高并遮盖,保证及时排出现场和坑内积水.4).大风雨季加强安全值班,注意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在施工现场提前做好排洪措施,使场内积水能及时排出,确保苗木成活。
5).雨量过大时,应暂时停止室外作业,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并对已栽苗木进行查看,有情况应详细记录,在风雨过后.及时进行恢复。
2.1.2冬季施工措施1)苗木必须提前采取疏枝,环状断根或在适宜季节起苗用容器假植等处理。
2)苗木应进行强修剪,剪除部分侧枝,保留的侧枝应疏剪或短截,并应保留原有树干三分之一,同时加大土球体积。
3)可摘叶的去除部分叶片,但不得伤害幼芽。
4)冬季可搭篷避寒,必要时要对乔灌木进行捆扎,培土。
对于地被植物要采用盖膜,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2 .1土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一)种植土(指树穴用土)要求土质差的路扶必须换土。
种植土要求使用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完好的壤土,保证种植土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和保肥能力,土攘酸碱度(PH值)应在6 - 7之间干燥土密识度应小于1200千克/立方米。
种植土中不允许含有粘土或关似粘土的物质及粗砂、石头、土块、杂草、有害种子及其他物件,保证植土的物质成分与结构的一致。
(二)回填种植土绿地内回续种植土时应避免重型机械碾压,种植土的表层应用石碾压平缝,凹凸不大于20CM,达到设计高度和坡度要求。
种植土的尺寸必须达到0.8×0.8×0.8M,黑松的种植间距为3M,横向距路缘石外缘1.2-1.5M。
两侧路肩铺设50厘米宽的本地草,草皮铺设时,两侧距路缘石各5厘米,并每隔50厘米留出5厘米的空隙,空隙用厚3厘米的细砂或粘土填充。
2.2.2绿化工程苗木运输的质量控制5.2.2.a苗木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
2. 2. 2. b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起吊带土球(台)小型苗木时,应用绳网兜,土球吊起不得用绳索捆根茎起吊,重量超过1T的大型土台,应在土台外部套钢丝缆起吊。
2.2.2.c土球苗木装车时,应按车辆的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
2. 2. 2. d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应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将树干捆牢,并加垫防止磨损树干。
2.2. 2. e花灌木运输时可直立装车。
2.2.2.f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裸根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进行假植。
2.2.2.g带土球小型花灌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应紧密排码整齐,当日不能种植时,应喷水保持土球湿润。
2.2.3苗木种植前质量控制栽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枝干有病虫的苗木有得进行栽植。
2.2.4苗木种植的质量控制2.2.4.a很据树木的习性和本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种植的时期进行种。
2. 2. 4.b种植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种植应按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和位置。
②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行列种植苗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的树木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③种植绿篱的林行距应均匀,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均匀搽配。
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种植时按造型拼栽,深浅一致。
④种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
⑤种植时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
2.2. 5树木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树木置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周围土质是否适宜苗木生长否则需换土,再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整修种植穴。
②种植裸根树木时,应将种植穴底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
③带土球树木必须踏实穴底土层面后置入种植穴,填土踏实。
④绿篱成块种植群植时,应由中心向外顺序退植。
坡式种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
大型块植或不同彩色丛植时,宜分区块种植。
2.2.6苗木修剪的控制1)乔木类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条1/5-1/3。
②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对干径10CM以上树木,可疏枝保持原有树形,对干径为5-10CM的苗木,可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树形进行短截。
③枝条茂密具园头型树冠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
树枝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
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可用作行道树时,可剪除基部2一3层轮生侧枝。
④常绿针叶树,不宜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重枝.⑤珍贵树种的树冠宜作少量疏剪。
2.3树木的维护与养护措施1)苗木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起高10- 15CM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
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
2)新植苗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以后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本地区种植后浇水不得少于三遍。
3)粘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肉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
4)干旱地区或遇干早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干热风季节,应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宜在上午10:00时前和下午15:00时后进行。
5)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苗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6)浇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封树穴,再筑堰时不得措伤根系.7)种植胸径在5cm以上乔木,设支撑固定。
支撑应牢固、绑扎树木处应夹垫物,绑扎后的树干应保持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