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体育反思(举国体制弊端)

中国体育反思(举国体制弊端)


退役再就业
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大量运动员牺牲自己接受普通 国民教育的权利换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 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 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54%, 大学本科水平占1.72%,运动 为不能胜任工作,90%被退回的事情。这些都说明,运动员 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学训矛盾、经费不足、九年义务教育 重视不够和质量不高、 “有水平没文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运动员普遍缺乏职业技能,退役后继续上学和再就业仍 存在较大困难。
管理缺陷 1952 年11 月15 日,国家体委正式成立,它是国务院下属的负 责统一领导和监督管理全国体育事业的正部级政府机构。而 后,全国县以上的政府机构都相继成立了各级体委。至此,集 权于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和管理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架“全国一盘棋”“组织 一条龙”“训练一贯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赖以 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 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也日益暴露出来。 1.政府包办体育。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 段管理体育事业,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又是管体育的主 体。这种“管办不分”的体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下的体育高度 社会化和产业化要求背道而驰。
曾在北京亚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 无差别级冠军,并打破了亚洲 纪录的才力,无论如何也不会 想到自己会因为贫困而死。他 曾拿到过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 多个亚洲冠军,运动生涯可谓 春风得意。在1997年的八运会 预赛上,因为旧疾复发而被迫 退役后,一切都变了。他不得 不去辽宁体育总局保卫处给学 院守大门。2003年时,年仅33 岁的才力,便因为贫困没钱治 病而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中国足球
足球,世界第一大运动,但是为什么拥有13亿的中国就搞 不好足球呢?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组长吴齐曾经表示,中 国足球运动有六大问题:第一,领导班子严重腐败,把联赛作为 捞钱手段,把球场变成了赌场。“现在不仅中超、中甲有,赌 球甚至渗透到女足比赛、青少年比赛。”第二,足球从业人 员职业道德教育严重缺失。很多球员比赛就是捞钱,俱乐部 管理中的问题更多。第三,职业联赛乱象丛生,行业风气污浊 。第四,足球运动整体水平严重下降,广大群众非常不满意。 第五,青少年足球基础严重萎缩。职业化初期有注册青少年 球员65万人,现在不到7000人;足球学校最多的时候有450多 所,现在只有几十所了。第六,职业足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制 度严重滞后。
重国家轻个人
举国体制由于强调国家荣誉而忽视个人利益,但是在职业化、 市场化和个人化程度都很高的运动项目上,举国体制仍然存在 诸多弊端。
以网球为例,对于举国体制而言,其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金牌 思想,以出成绩夺金牌为主要目的,不论金牌的“含金量”如 何。而网球运动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则强调球员的奖金收入与成 绩息息相关。
1984年许海峰射击夺冠,8年后王义夫再夺冠
工资待遇
提到工资待遇我们往往会想到姚明,刘翔这些体育名人的收入,确实, 姚明连续8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收入排名第一,年收入高达3亿之多,但 是实际到姚明手中的钱远远没有这么多,他要缴纳43%的个人所得税和 10%的养老金,此外还要上缴给中国篮协5%(税后),付给经纪人团队4%。 刘翔是举国体制重点培养的结果,在收入的分配上,刘翔个人占一半, 而教练员、中国田协、地方体育局参与分配另一半。郭晶晶的收入一半 要上交。这些运动员辛辛苦苦,但是收入却要受国家管制。 中国体育不只是有姚明刘翔这些体育名人,还有大批默默无闻的运动员 们。与姚明高收入相比,他们的收入缺少的可怜。2005年,北京城建女 足中1987、1988年龄段队员的平均工资为800元到1000元/月,更小的队 员基本上只有400多元。 国家男排主教练邸安和:我一个月工资,各方面费用加津贴大概1300元 ,所有的费用都在里面,我们运动员的工资还要低,运动员工资八百多 块钱…
举国体制的弊端
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举国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重视。
昂贵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总局的事业费从每年30亿元上涨到了每年 50亿元.按此计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花费了200亿元.如果中国队在 雅典获得30枚金牌(事实上得了32枚),那么每枚金牌的成本就差不多是7 亿元,"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 而对于缺口依然存在的国家教育,科研,社会保障等经费来说,一枚金牌的7 亿元也同样不可忽视.7亿元可以干什么?7亿元可建造3500所希望小学, 挽救35万儿童避免成为文盲",4年备战雅典奥运的200亿元,"足够组建一只 现代化的舰队",10多年来的体育经费360亿元,则"足够搞两个载人飞船的 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群众体育司,竞技体育司,体育经济司等11个司局级 单位,还有体育科研所等事业单位,以及数十个国家队.这个复杂的系统,承 担着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开发体育市场等多项任务.仅 每年对全国各级业余体校和体育运动学校的投入就在15亿元左右,无法想 象其会将全部50亿元的事业费都投入到奥运金牌项目中.
除了奖金,“荣誉”是职业网球的关键词。在四大满贯夺冠的球员都可以 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冠军奖杯上,取得过伟大成就的球员退役后还有机会进 入网球名人堂得到广大球迷的崇拜。但这又与举国体制相悖,因为其强调 的是国家荣誉而不是个人成就。李婷/孙甜甜在奥运会上代表的是中国, 金牌也是为中国队夺得的金牌,而费德勒参加大满贯却是为了让自己的职 业生涯更加辉煌。 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网球团体预赛与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时间相撞,结果 李婷、李娜、孙甜甜、郑洁、晏紫还有彭帅这些已经在国际打出名堂的金 花集体回国代表各自省队参赛。放弃拥有过百年历史、地位崇高的四大满 贯而参加一个不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运动会,对于职业选手来说简直 不可思议,然而这又是举国体制导致的必然结果。
中国获得北京奥运会蹦床比赛冠军,就是举国体制优势的最佳体现。 蹦床项目2000年进入奥运会,那时中国还没有蹦床运动员,但这个项 目在欧美已经非常普及了。原国家体委在全国展开大集训,从有相似 性的项目选择转型过来的运动员进行培养。后来国家成立集训中心, 仅仅用了10年左右时间就培养出何雯娜这样的奥运冠军。国家蹦床队 教练胡星刚说,这个“奇迹”是举国体制训练的结果。
2.机构运行高度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在“举国体制”下 ,体育事业主要依靠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政策、文件、指 示等手段来维持其运行,这显然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小 政府,大社会”是不一致的。 3.资金来源高度依赖于计划手段和政府财政投入。中央与 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和财政拨款对体育发展提供各级体 育部门的行政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国家与省市两级专业 运动队的训练比赛经费及运动员薪金福利、体育训练比赛 场馆建设经费等等。这造成了体育事业在资金上对国家和 政府的严重依赖,抑制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使得整个 体育系统的发展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发展要求与资金不足 的矛盾日益突出。
郭萍在9岁便 开始练体育, 包括女子中长 跑和马拉松等 项目,她都曾 涉足过。因为 超强度的训练 ,导致她的脚 趾几近残疾。 连她的父亲, 都要为了一个 月500块钱去 煤矿开工,生 活窘迫可想而 知。
本人下岗吃低保,将近 80岁的老母亲还要出门 捡垃圾维持生计,儿子 因为没钱而被迫辍学, 刘泽兵曾靠一只独臂为 中国勇夺残奥会游泳冠 军,而现在他的生活却 是如此惨淡。即便在得 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之 后,一家几口人每个月 的总收入也不会超过 1000元。
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 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 (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 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 机制。
第一届城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冠军的李朝辉无钱看病
前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 梅,因生活贫困摆地摊 ,还欲卖掉自己的所有 奖牌。长期来她同丈夫 都没有工作,还要拉扯 孩子和交房租。无奈之 下,艾冬梅只能选择来 摆地摊。尽管对自己赢 得过的奖牌有着千般不 舍,然而艾冬梅却没有 丝毫的办法,只能打起 了自己奖牌的主意。
中国网球重点放在了女双上,在国际重点赛事上,中国选手基 本都是以固定组合参加比赛,由于常年在一起训练默契度高才 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但是就奖金而言,今年澳网男女单打冠 军可以收获高达220万澳元奖金,但是双打冠军组合只有45万 澳元,两人平分之后几乎只有单打冠军的1/10,就是这1/10运 动员也得不到全部,奖金有国家支配。
中国体育反思
冠军李娜
北京时间6月4日21时,2011年法国网球公 开赛女单冠军争夺战,6号种子中国金花 李娜以6-4、7-5连下两城,2:0战胜卫冕冠 军5号种子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创造 了历史,成为第一位站在法网冠军领奖台 上的中国选手。与此同时,李娜个人排名 上升至第四位,在创造个人最佳的同时也 追平了日本名将伊达公子此前所保持的亚 洲纪录。李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法 网冠军。对世界网坛而言,李娜的横空出 世,填补了大满贯奖杯上没有亚洲人名字 的缺憾;对中国体育而言,李娜的破茧成 蝶,为建设体育强国的艰辛征程注入了新 的动力。然而在全民运动,举国体制的大 背景下,李娜的成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反 思。。。
中国选手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夺冠
少数人的运动
为了国家荣誉,中国在某些运动项目上确实培养了一些冠军选手,但是一些运动 在国内普及度远远不够。 女足这个项目,我们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很快,我们就被世界遗忘,而眼 看着日韩这些近邻的崛起,目送美国、德国这些曾经不相上下的对手远离我们的 视线。现在再看中国,足球运动的人数有多少,足球运动场地有多少?与国外比 较,不难发现我们落后的原因。 男女排全国的注册人数均不足1000!如此怎能持续在亚洲在世界立足? 在其他一些项目上,我们依然有同样的尴尬,在东南亚某些小国参赛队员的职业 一栏中不乏僧侣、销售员、国家公务员这样的纯业余选手,而他们之中也不乏高 手。而我们的射击队一旦遭遇“明星运动员结婚生子”的尴尬,竟然就在金牌数 目上严重缩水。 奥运冠军不是一个国家全民的缩影,他们只是一批被训练出来的,去赛场上争面 子、养养眼的特殊人以举国体制来培养奥运冠军,并不能显示我们国家有多富有 看看人家瑞士、瑞典 甚至沙特阿拉伯就知道了真正的富国 他们可以不是最专业的 甚至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职业 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热爱这项运动在美国有25万人从 事花样滑冰 在日本有几百个花样滑冰俱乐部 而我们呢? 奥运过后,双人花滑两队选手面临或退役或半退休状态而等待我们的是后继无人 的窘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