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浅析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摘要:波普设计是后现代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形式之一,本文围绕着这种设计形式做出考察与梳理,通过对波普设计产生的原因和一些案例的分析来说明其风格特征并介绍了波普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波普设计的风格特征应该是在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性需求环境上,形成的技术与艺术之间矛盾统一的崭新关系,而由波普艺术产生的各种理念也呈现在现代设计中,通过客观的介绍和分析,表达出波普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设计各个领域对于波普风格的应用。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风格;通俗文化;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3-0063-02
一、波普艺术风格及其产生背景
波普(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中,在美国和英国发展出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称为“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兴起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二战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对于当时冷漠缺乏人情味、风格单调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他们希望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代表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

特别是青少年,职业妇女等
等,他们想要的是自己喜爱的,时代的风范,他们喜爱的是明快突出的色彩,强烈的对比。

英国设计家们注意到了新一代消费者这种需求,为了适应他们这种需求而设计与当时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理性风格等背道而驰的新的产品,平面设计,从而产生的波普艺术运动。

二、波普风格的艺术特征
波普运动最早出现在一些独立的组织中,这些组织包括艺术家,评论家,建筑家和设计师。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于年青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如古怪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它在形式上的探索上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英国年青一代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影响很大。

从设计上说波普风格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他追求大众化下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对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一幅招贴画,名为《究竟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手拿巨大棒棒糖的肌肉发达的男子和一个傲慢的半裸女郎。

公寓里有大量的文化产品:电视机,录音机,台灯吸尘器等家庭必须品。

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

男子手
上的棒糖上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

该词来源于英文词popular,波普艺术(pop art)由此而来。

显然,大众消费文化是波普艺术的基本依托。

进入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登场,他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

还应用了古典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视为大忌的“重复”,甚至于推向极端。

最出众的风格是透过丝网印刷手法和不断重复影像,将人物化成视觉商品,其代表作如《玛丽莲·梦露》,他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形象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效果。

这种效果也被后来的涉及广泛应用,风靡一时。

三、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它的产生背景与战后日益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青少年消费模式、还有他们叛逆出新的风格,尤其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有很大关系。

波普设计非常强调产品表面视觉的装饰设计,而不仅仅注重结构、功能方面的结合。

它致力于通过艺术设计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愉快,自然地表达出享受生活得快乐。

正因为如此,波普设计的青春活力、花样繁多、色彩鲜明、丰富式样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有价值的东西。

现代设计中,人们更愿意去关注这样冲击
力强,视觉效果好,明快活泼的设计作品。

而且这种设计风格也为现代设计的商业化带来了更多的价值。

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很大。

(一)波普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风格在展示上贴近生活,它的绘画语言简单、直观,冲击力强,能更好的走进观者的内心取得共鸣。

为了适应当时的消费群体,各种各样奇怪的产品造型、各种各样特殊的表面装饰、非常特殊的图案设计、反常规的设计观念都涌现出来。

这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极大的影响,传统美学认为的设计标准化,模式化,在波普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没有新意,从而无法抓住大家的眼球。

取而代之的是日用品及廉价材料的应用,重复性的几何式布局,绚丽的色彩,夸张与幽默的造型,隐喻的应用。

首先,表现在题材与元素上。

现代平面设计师们对题材的选择包括当代流行的商业性符号和文化性符号。

巧妙利用这些符号的视觉形象,有效表达流行文化中的传播热点。

其次,体现在对于图像的处理观念以及手法上。

挪用、复制、拼贴,大大拓宽了现代平面作品的表现力。

比如在某些唱片封套和海报的设计上,设计者在颜色和构图的选择上显得大胆而具有冒险性。

(二)波普艺术对现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波普艺术风格表现在服装设计上多种多,样形形色色。

服装设计无论是在图案样式的创新方面还是面料的发展更新上,都经历了深刻变化,深刻的影响到了现代服装的变化发展。

不少服装设计师
和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地从波普艺术中获取灵感。

波普图案取材广泛,生活中的许多题材都被作为原型用于服饰图案上,色彩大胆艳丽。

波普时装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英国女设计师玛丽·匡特,她以伦敦街头的年轻人为设计服务对象,率先把的迷你裙推上街头,后设计出简单而短小的“小衣装”的外衣及彩色长统袜、几何图形罗纹毛衣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反传统服饰。

这种服装的很快就得到青年人的青睐,风靡一时。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些印有各种波普头像的t恤衫,这就是波普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

在波普艺术流行时期,高级时装设计师也不断地从波普艺术中吸取灵感,使波普风格的服饰图案出现在他们的服装设计中。

(三)波普艺术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代建筑的“千篇一律”,渴望个性和与众不同。

在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波普艺术对于现当代设计产生强烈的冲击。

对建筑师及建筑思潮也产生了剧烈的影响。

文丘里等人在现代主义建筑受到质疑挑战时,把一些带有偶然性,拼凑而成的建筑设计出来,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一股不讲究理性,只重视视觉冲击的设计潮流,称之为“波普建筑”。

波普建筑以其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幽默的语言等突出特点,同建筑师们把一些极其通俗易懂的元素运用到建筑中
去,使建筑变得通俗易懂,打破了高雅建筑与低俗建筑的界限,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

波普建筑表达乐观主义的情绪,建筑师将波普主义与现代主义结合,创造出更符合时代特色的建筑。

波普现象对现代建筑在思想上起到了解放的作用,在形式上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途径。

从而提升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用材等的多变性。

现代波普建筑是通俗具象的,商业性,明艳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利用象形语言来表达,用人们身边最通俗易懂的符号、形象来装饰或表达建筑形象。

最主要的目的是吸引眼球。

四、小结
在这个提倡消费的社会里,波普既丰富了城市面貌,又贴近生活、走向大众,使设计不再威严耸立、高高在上,而是更有人情味儿、更贴近生活。

对于波普现象和大众文化,应当用宏观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其艺术物质手段及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方面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虽然内容从追求形式美和装饰性开始走向丑陋,但是这毕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充分表达了生活和世界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1日.
[2]纪劲鸿.永远的波普[j].法国.第266期.
[3]费菁,傅刚.波普艺术与建筑[j].世界建筑,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