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是报考材料专业硕士生的必考科目。 是报考材料专业博士生的必考内容。
2 内容和特点
课程内容: 不同的材料性能各异,决定材料性能的因素? 研究这些因素构成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材料的化学成分→材料的组 织、结构→加工工艺→性能→应用这条主 线进行讲述。
三大模块知识结构
1 材料的组织与结构(金属中的固态相变) 2 材料的变形与强化 3 材料中物质的输运
树脂基复合材料近年来以年增长率16%的速 率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已达120亿美元。
大连路明集团依托自主开发的自发光稀土材 料,产品出口到世界2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几 十亿人民币。
二、材料分类 什么是材料?
用来制造生产和生活物品的原料。 用来制造各种工程设备的原料称为 工程材料。
按组成分:
1)金属材料:钢铁和有色金属。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19世纪初期开始后短短的近100年的时 间里,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就已超过了在这之 前几千年内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合,这 与钢铁材料的兴起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钢铁工 业的发展和崛起,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无 法想象的。
1856年和1864年先后发明了转炉和平炉炼钢,
使世界钢产量从1850年的6万吨猛增到2800万吨,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开始,是以电力、 石油开发为突破口,推动了汽车、飞机等工业的 发展,其支撑依然是新材料的开发,如高强合金 钢、铝合金、有色金属、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 料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开始,以工业生产由 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为标志。该阶段人类社会的 进步与材料开发间的关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都更加密切。
1 材料的组织与结构模块知识
主要包括下列知识点:
材料的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相结构、 相和组织的关系、金属的结晶(凝固)、 二元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相图、三元相图。
主干知识是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
结构:材料内部质点(原子、分子、原子团)
的排列方式。
组织: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到材料中具有特定
形貌的区域。 宏观组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到的组织。 微观组织:显微镜观察到的组织。
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单晶硅,集 成电路,目前正在开发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其集成度比现在的单晶硅还要高150倍,一旦开发 成功,将给计算机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3 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本身已成为一门新兴的 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90年代日本一家公司发明了能发蓝光的半导 体材料GaN,带来了几十亿美元的市场,形成 了高额的垄断利润。
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硅酸盐材料): 玻璃、水泥、普通陶瓷、特种陶瓷(先进陶瓷和精 细陶瓷)。
3)高分子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合成 橡胶、各种人造纤维。
4)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原料 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组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按用途分:
1)结构材料 强调力学性能,使用时以承受载荷为 主,用来制造各种工程构件、机器设备、生活用具 等。以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为主,陶瓷材料也有 使用。从重量上看,是用量最大的一类材料。
通孔泡沫铝宏观组织
微观组织丰富多彩
Nimonic 105 镍基超合金 1000X (可以看到氮化钛和晶界沉淀)
为钢铁材料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机械、 建筑、造船、铁路的大发展,世界上第一艘钢板制 造的轮船、第一座钢铁桥梁,第一座钢架结构摩天 大楼相继问世。没有钢铁材料就没有铁路的发展, 机械工业也无从谈起,其他工业也不可能建立和发 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19 世纪起,人类文明 进入了鼎盛的钢铁时代,就是在现代社会,人类文 明的大厦依然是建立在钢铁基础之上的。
1 任务 从事材料的生产、加工、开发、研究需具备
什么条件?
● 扎实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 ● 掌握现有的材料制备技术 ● 创新思想
具体任务:
●学习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 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验结果中归纳、 总结,上升为理论,掌握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为继续深造作准备。
20世纪50年代镍基高温材料的出现,导致超音速 飞机问世,
钛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高温陶瓷的出现, 促进了航天工业的发展。
60年代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的问世,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
半导体材料的问世和发展和光缆的使用,为人类 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奠定了基础。
当今世界正面临又一场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 命),它是以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为代 表。世界权威人士认为,这场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 响和创造的社会财富将超过历次工业革命,其中材 料技术是基础,没有相应新材料的开发成功,任何 科学技术开发便成为无米之炊,离开新材料来发展 高新技术是无法想象的。
5、20世纪初期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
6、1950年 硅时代、半导体时代;
7、当代社会使用的材料已多样化,可称为多元材 料时代或新材料时代、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功能 材料,智能材料等等。
目前人类发现的材料据称已达800余万种,每年 还以25万种的速度增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也有 8万余种。
2 材料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绪论
一、 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材料分类 三、这门课的任务、内容和特点、学习方法
一、 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1 材料是划分人类历史阶段的标志
1、100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以石头做工具; 2、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对石头进行加工,发明 了用黏土烧制陶器;会使用天然的金和铜; 3、6000年~5000年前 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 瓷器时代; 4、 19世纪初期发明了水泥,紧接学和热学性能,使用时 承受载荷较小,主要是利用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 以陶瓷材料为主(各种金属氧化物),如气敏陶瓷、 热敏陶瓷、压电陶瓷、半导体、超导体、磁性记录 粉等。在微电子技术、通信、光电子、传感器、医 疗设备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三、这门课的任务、内容和特点、学习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