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现场勘测
一、公司工程施工现场勘测制度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执行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规范现场勘察工作,保证施工、运维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有关施工、安装、维护作业项目在进行作业前应严格执行现场勘察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施工的各项目。
第四条在电力线路上进行以下作业:
1.电力线路杆塔组立、拆除工作;
2.电力线路线路紧、撤导地线工作;
3.在电力线路(杆塔)上进行的革新、实验、科研项目;
4.涉及两个及以上二级单位联合停电作业;
5.除带电测试绝缘子、220kV带电更换绝缘子工作以外的66kV及以上线路带电作业;
6.送电专业同杆塔架设的双回(多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停电的复杂作业;
7.配电作业填用线路(电缆)第一种工作票、带电工作票的工作;
8.事故抢修;
9.配电作业涉及两个及以上多电源供电区域的停电作业(含有电源联络线供电、停电区域内有自备电源或双电源供电客户的区域);
10.在带电杆塔上架设通讯光缆或其它线缆等工作;
11.新建电力线路的施工作业。
第五条以下变电施工、运维作业需进行现场勘察:
1.66千伏及以上主设备大修、改造;
2.设备改进、革新、试验、科研项目的施工作业;
3.一次变电所1台主变停电且主变回路有作业,4回及以上66千伏进线的二次变电所66千伏母线停电作业;
4.改变设备及系统结线方式和运行参数的工作项目;
5.变电所二次回路安装、改动、更新及设备不停电进行二次回路测试工作,更换或改动保护及自动装置工作;
第六条联合作业项目。
第七条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勘察的其他运维作业。
第八条进行上述施工和运维作业前,施工、运维单位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认真填写现场勘察记录。
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备运行管理单位配合。
第九条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施工(运维)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
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等。
现场勘察结果记录在现场勘察记录中。
第十条现场勘察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勘察现场施工(运维)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及设备、保留的带电部位以及并架或邻近、交叉带电设备,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地形及其他危险点等,并初步确定作业方法;
2.施工(运维)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及设备,接线方式,杆塔号、导线规格;
3.并架(邻近)带电的设备、临近公(铁)路、建筑物、河流、电力(通信、路灯)线路的位置;
4.接地线装设位置;
5.杆(塔)组立的拉线、地锚,紧、撤线时装设的临时接线,起重机械、牵引机械的位置等;
6.画出交叉跨越公(铁)路、建筑物、河流、电力(通信)线路示意图;
7.画出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路情况及双电源供电方式示意图;
8.施工(运维)车辆、机具需要经过的道路和进出通道的情况;
9.其它影响施工(运维)作业的危险因素。
第十一条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编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经本单位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勘察单位(部门、班组)应填写勘察负责人所在单位(部门、班组)名称,若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则将现场勘察记录填写一式两份,一份交运行单位(部门、班组)保存。
第十三条工作地段示意图应符合现场实际,标明停电线路(设备)双重名称、电压等级、停电范围、保留带电部位、采取的安全措施(接地线位置)、应拉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等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工作范围一次接线图应符合现场实际,标明停电设备双重名称、电压等级、停电范围、邻近保留带电间隔、接地线位置、应拉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等相关信息。
第十五条电力线路(电缆)施工、运维作业现场如有交叉、临近电力线路或其它线路、道路(河流)情况,应填写在现场勘察记录中并根据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电力线路(电缆)运维、施工作业进行现场勘察时,还应检查杆塔、拉线基础情况;检查双电源、自发电、小水(火)电情况,并详细做好记录,采取安全措施。
检查符合标准应填写“无”。
第十七条现场勘察记录应按顺序编号,每月进行装订、保管。
第十八条现场勘察负责人、参与勘察人员的签名应由本人填写,其它人员不得代签。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解释权归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安监部。
二、针对本项目需要具体勘查的内容
根据各地区人文、环境的不同,需要对智能电网建设区域内各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勘察,确认台区的用户数量、台区大小范围和台区内干扰情况等进行勘测,进而对不同的台区类型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技术方案,满足只能电网建设的要求。
1台区平均用户数量
2台区范围及线路分布情况
3台区内干扰勘测
4勘测区域上行通讯信号情况
5勘测区域气象、地质环境情况(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出现的概率)
6其他影响低压集抄采集成功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