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件图和装配图

零件图和装配图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一、主视图的选择
比较轴承座A、B、C、D 四个投影方向 A、C、D 向作主视图,虚线较多。 B 向更能反映轴承座各部分的轮廓 特征,所以选择B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 向。
A
B
C
退出
D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二、其它视图的选择
选择原则:在完整、
清晰表达零件结构形 状的前提下,应尽量 减少视图的数量,力 求作图方便。 如柱塞泵泵体, 在主视图确定以后, 泵体的三个组成部分 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 向的相对位置已表示 清楚,但其宽度方向 的相对位置及连接关 系及底板的厚度还未 表示清楚,需要画出 俯视图或左视图来补 充表达。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4.凸台和凹坑 为保证两零件接触表面接触良好,减少加工面积,常 在铸件的接触部位加工出凸台和凹坑。
退出
节目录
§7-7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分析装配体 二、确定表达方案 三、确定比例、图幅,合理布图 四、画图步骤
退出
节目录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2.假想画法 (2)表达本 部件与相邻部 件的装配关系。
假想画法可表达铣 刀头与铣刀盘的连 接情况。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3.展开画法 假想按传动 顺序沿传动机构 轴线剖切,将剖 切平面旋转到与 选定的投影面平 行的位置,画出 的剖视图为展开 画法。
§7-7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分析装配体
对装配体的实物或装配示意图进行分析。了解装配体 的用途、结构特点、各零件的形状、作用和零件间的装配 关系,装配体的装拆顺序、工作原理等。 以铣刀头为例,说明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铣刀头是铣床上的专用部件,铣刀装在铣刀盘上,铣 刀盘通过键与轴连接,当动力通过 V带传给带轮,经键传 到轴,即可带动铣刀盘转,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各种孔的简化画法及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互相接触的两相邻表面 只画一条线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 其倾斜方向相反,或方向 一致而间距不同 3.紧固件以及球、轴、销、 键等实心零件,如纵向剖 切,按不剖绘制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 作用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 为加工测量选定的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度 量方向,每个方向均有尺寸基 准。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一、装配图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需要标注五方面的必要尺寸: 1.规格、性能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外形总体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位置尺寸
分析滑动轴承座各尺寸作用。
外形尺寸 安装尺寸
配合尺寸
规格、性能尺寸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零件上的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是指直接影响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性能及相对位 置的尺寸。如轴承座中心高和安装孔的间距尺寸。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2.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3.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与测量 (1)符合加工顺序的要求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图形
必要的尺寸
表达装配体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 的结构形状。 标注装配体的规格性能及装配、检验、安装所 需的尺寸。
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符号、标记、代号和文字说明装 配体 在装配、检验、调试、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零件序号、 明细栏和标题栏
在明细栏中说明各零件的序号、代号、名 称、数量、材料等。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3.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与测量 (2)符合加工方法的要求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3.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与测量 (3)考虑测量 方便的要求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1.零件图中常见的 底板、法兰盘等尺 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7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确定表达方案
2.其它视图的选择
原则:对尚未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及零件加以补充 如铣刀头视图 中,主视图是通过 轴的轴线全剖视图, 把零件间的相互位 置、主要装配关系 和工作原理表达清 楚。为进一步表达 座体的形状及其与 其他零件的安装情 况,用左视图加以 补充。
二、装配图上的序号和明细栏
1.序号的编写方法 (1)所有零、部件均应编写序号。 (2)每种零件只编一次序号。 (3)编写序号的形式如图。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将 模型从砂型中取出, 沿起模方向做成一定 的斜度。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第七章
退出
节目录
第七章 零件与部件的表达
§7-1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和装配结构 §7-7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退出 节目录
§7-1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三、表达方案综合分析
轴承架由三部分 组成,圆筒、底板及 肋板。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三、表达方案综合分析
方案Ⅲ用较少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的表 达了轴承座的结构形状,是最佳表达方案。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三、表达方案综合分析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一、主视图的选择
二、其他视图数量的选择
三、表达方案综合分析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一、主视图的选择
1.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1)加工位置原则
主视图应尽量与零件 的加工位置一致。 如:加工轴、套、轮、 圆盘类零件,大部分工序 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 因此,零件的主视图应将 其轴线水平放置,便于加 工看图。
全部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在制造、 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
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符号、标记、代号和文字简明地表达零 件在制造、检验时所应达到的各项技术要求。 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比例及制图、审核 人员的签字等。
退出 节目录
§7-1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二、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
退出
节目录
§7-1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零件图:表示 零件结构、大 小及技术要求 的图样。 这是轴承 座的零件图, 表达了零件的 形状结构、尺 寸及技术要求, 是加工、制造 零件的依据。
退出 节目录
§7-1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二、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
从轴承座的零件图看出,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图形 选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正确、 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退出
节目录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1.拆卸画法 假想沿某 些零件的结合 面剖切,或假 想将某些零件 拆卸后画出的 视图。
注明“拆去xx”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2.假想画法 (1)当表达某 些零件的运动范 围和极限位置时, 用双点画线画出 该机件在极限位 置的轮廓。
轴承架三种表达方案比较: 1.主视图比较 三个方案都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及工作位置, 方案Ⅲ主视图较突出地表达圆筒、凸台及螺纹孔的结 构形状,因此,方案Ⅲ的主视图选择比较合理。 2.其他视图比较 对于底板和肋板的表达,方案Ⅰ比方案Ⅱ 显得简 洁,而方案Ⅲ用重合断面表示,比方案Ⅱ更简洁。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为加工时便于退刀,常 在轴间处、孔的台阶处加工 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标注: “槽宽×直径” “槽宽×槽深”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3.钻孔结构 用钻头钻出的 不通孔或阶梯孔, 由于钻头顶角的作 用,在底部或阶梯 孔过渡处产生一个 圆锥面,画图时锥 角画成120°。
退出 节目录
§7-2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一、主视图的选择
1.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2)工作位置原则 主视图应尽量使零件安 放位置与工作位置一致。 图中的吊钩与拖钩,由 于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不同, 主视图的选择也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