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有时也能用作使动。 例如: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 宣公2) ②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孟 子· 公孙丑上)
“饮” 在句中是使动用法,“赵盾”是“饮”的使 动宾语,“酒”是“饮”的直接宾语。“赵盾”和“酒” 不是偏正关系,而是并列关系,都作“饮”的宾语。 “朝”不同于“诸侯将朝王”的“朝”。
丽姬谓太子曰:“往昔君梦见姜氏。”太子 祠而膳于公,丽姬易之。公將尝膳,姬曰:“所 由远,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故诛太子。(吕氏春秋· 上德)
从句中的“使人尝之”和“尝人”对比可知,使动 用法是用一种特殊的动宾结构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
教材举例: 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②齐使田忌将而往。 (同上)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 金而美一食。”(贾思勰《齐民要术· 序》) ②上奇其才,擢为尚书令。(汉书· 张汤传) ③是是非非谓之是,非是是非谓之非。(荀子· 修身) ④人之将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文子· 微明)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话有时可以省略:
①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 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 天论》)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③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 季氏)
“天不能病”与“天不能使之全” ,使动用法同递 系结构形成对照 ;“病”和“走”后面都可加上宾语 “之”。
2.单一性和兼容性的表意差异
兼类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具某一类词 的意义而不具备另一类的意义。活用则不同,当 某词活用为其他词类时,除了增加了新的意义之 外,与原词类词的词义往往仍有联系。 这两方面的差异,只能差异显得更为重要一 些。因而可以把是否临时改变职能作为区分词类 活用和词的兼类这种现象的标尺。
(二)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①江水又东。(巫山·巫峡) ②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 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 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 蔡泽列传》)
用作动词的方位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之外,并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终点。
(三)名词用如动词的判别手段
2. 什么是词类活用
汉语词类划分和各类词的分工可以概括为:
词有定类,类有定职
如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是名词,名词在句子中经 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形容词„„数 词„„。 但是,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有一些异乎 常规的现象。
①可是穷人要是狗着有钱的,往高处爬,比 什么都坏。(老舍《柳家大院》) ②咱们朱家门里穷倒是真的,可也志气了几 辈子。(梁斌《红旗谱》) ③二楞这阵牢骚把个梁永生牢骚笑了。(郭 澄清《大刀记》) ④我是喝黄酒的,可是如果你们一定要喝白 干,我也可以白干一下。(吕叔湘《汉语词类问 题》)
古 汉 语 语 法

词类活用
总体提示
本讲讨论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 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名词、 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并介绍古代汉语词 类活用的识别方法。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 课学习重点之一,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 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 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要求在掌握 词类活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找出实际句 例的活用现象,并做到准确解释和今译。
因为“为动用法”主要是针对古汉汉语而言的,而且“为
动”名称中的“为”就是源于古汉汉语的介词“为” ,所以 只有正确理解古汉语中介词“为”的用法,才能得以全面把握
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的“为动”用法 。
下面的语例反映了介词“为”在古汉语中的四种作用:
①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孟子·离娄上》) 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 列传 》 )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例①的“为”相当于“给”“替”“为”,引进的是服务对象宾 语(为人民服务);例②的“为”相当于“为了”,引进的是目
例二“齐使田忌将”是递系结构(兼语结构),“将”是 动词的一般用法;例一的“将”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可以 改成递系结构“齐威王欲使孙膑将”。可见使动用法是用 一种特殊的动宾结构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不及物动词: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 项羽本纪)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左 传· 僖公30) 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 陈涉世家》 使动:客观 ——见之于事实,主语使宾语…… 例②的“亡”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意动:主观——存之于心理,主语认为宾语……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用作使动时,
形容词用作使动,有时可以省略宾语
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 不能使之富。(荀子· 天论) ②刻削之: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 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 说林下)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是比较少的。名词用作使动, 是后面带上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 宾语前面的这个用作谓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例如:
古代汉语里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例如:
①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嗣君也,不可 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子贾。(史 记· 商君列传)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③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孙子· 军争) ④将军身披坚执锐。(记· 陈涉世家》) ⑤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左 传· 隐公元年)
①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 氏春秋· 察今) ② 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 贵当) ③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 卫灵公)
例①的“益”是“增加”,动词;例②的“益”是“富 裕”,是形容词;例③的“益”是“利益”、“好处”, 是名词。 词的兼类现象,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我们不要 把这种兼类现象也当成了词类活用。
5.名/动+而+名/动
儒者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辇而归,君亲推之┃君人 者,隆礼尊贤而王
6.所+名┃名+者
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田者不强,囷仓不盈
三 动、名、形的使动用法
形势喜人 ┃ 万人空巷┃活跃气氛┃丰富阅历
句子中的谓语不是叙述主语怎么样,而是含有主语 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这种谓语是一种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这种用法。
一 词类活用概述
(一)词类与词类活用 1.汉语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 别。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主要有介词、连词、 语气词。另外还有代词和副词,它们的归类问题分歧较 大:代词现在一般归为实词,而在古汉语传统语法中则 归为文言虚词;副词在古汉语传统语法中一般也归为文 言虚词,而现在或看作实词,或看作半实半虚的词。
喜……匠人斫而小之,
客观——主语 使宾语…… 见之于事实
则王怒。
(孟子· 梁惠王下)
使 动 用 法 意 动 用 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尽心上)
主观——认为 宾语…… 存之于心理
试比较
①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贾思勰《齐民要术· 序》) 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 子· 劝学)
①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 僖公八年) ②吾不如闻而药之也。(左传· 子产不毁乡校) ③诸侯之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 及身。(孟子· 尽心下)
例一说鲁僖公把妾成风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吗? 对于意动用法,我们要把握住它所表示的“认为”“当作”这 个意义,这样就可以同表示“使令”意义的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 可以把它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区别开来。
首先,从意义出发判定,这是基本方法;其次, 可以从形式标志出发,这是辅助的手段。 1.名+代 公子怒,欲鞭之┃ 以言善我,必以言罪我 2.副词/助动词+名
晋灵公不君 ┃范增数目项王┃左右欲刃相如
3.名+介宾┃介宾+名
师还,馆于虞 ┃ 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
4.名+名(非并列、偏正、同位关系)
曹子手剑而从之 ┃己丑晦,公宫火┃衣冠而见之
(二)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1.经常性和临时性的职能差异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 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兼类词所兼几类并无 主次之分。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触龙说赵 大后) ②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 鸿门宴) 例①的“计”是“考虑”、“计算”,是动词;例②的 “计”是“计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 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上面举到的数词“一”,活 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 为“一”的经常性的功能。
又如《荀子· 劝学》:“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其中的“水”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活用 作动词,指“渡水”“泅水”或“游泳”。离开了这 个环境,我们就不会认为“水肘”有动词用法。
①远乡久寓京师。(宋史· 选举志) ②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 远庖厨也。(孟子· 梁惠王上) ③叟不远千里而来。(孟子· 梁惠王上)
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为动用法
(一 ) 什么是“为动用法” “动+宾”的形式如果不是表示动作行为支配宾语,而表 示了“为宾语动”的内容,那么其中的“动就是所谓“为动用 法”。比如“邴夏御齐侯”, “服务社会”中的“御” “服 务”就是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宾”中的“动”可以是原本的动词,也可以是活用 做动词的名词或形容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