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号:832
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
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比较系统的基本知识;
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研究能力;
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
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二、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续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7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
2.教师教育课程分必修、选修共20学分,必修课为教育学基础3学分、心理学基础3学分、教师口语1学分、教师书法1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历史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历史学科教学论2学分,共15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育、心理类3学分,学科教育类2学分);
3.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
其中必须理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学分,其他6学分建议从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选修;
4.专业实践包括第二学年暑期专业考察(2学分)和第三学年暑期专业研究实践“历史记忆中的家乡”(2学分);
5.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49学分。
修满双学位课程28学分,可申请本专业辅修结业证书;修满42学分并完成辅修论文及答辩,可申请本专业双学位学士证书;
6.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历史学专业(基地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号:852
历史学专业(基地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研究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
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扎实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适当的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3.熟练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并能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4.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
基地班实施分流培养(3+3或4+3模式)。
三年级结束时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学分修满、英语通过六级、有科研潜力)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二、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古代史)、中国通史(近代史)、中国通史(现当代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史)、世界通史(近代史)、世界通史(现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续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40学分,专业选修课48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
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
2.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其中理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学分,其他6学分建议从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选修;
3.专业实践包括第二学年暑期专业考察(2学分)和第三学年暑期专业研究实践“历史记忆中的家乡”(2学分);
4.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专业编号:873
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方向)本科人才培
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文化产业开发与创新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基本要求:
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协调能力,具备从事文化遗产管理和文化产业经营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
2.掌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
3.熟悉我国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中从事保护、开发、策划与营销;
5.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
6.较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古代史)、中国通史(近现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史)、世界通史(近代史)、世界通史(现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文化史、文化遗产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文化产业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文化遗产管理、博物馆学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学、文化市场概论等。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续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育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52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
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
2.本专业与历史学基地班一、二年级打通培养;
3.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其中理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术类不少于2学分,其他6学分建议从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选修;
4.专业实践包括第二学年暑期专业考察(2学分)和第三学年暑期专业研究实践“家乡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2学分);
5.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