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的转化第一课时》同步练习1

《硫的转化第一课时》同步练习1

《硫的转化第一课时》同步练习1•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

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A. CH、耳、CQ NHB. CQ、出SQ、CI2C. CQ CH、HCI、HBrD. SQ、CQ、Ha、HS【解析】能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如的H2S。

A中的NH, C中的HBr, D 中【答案】B2 .下列反应中,浓HSQ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 2NaCI(固)+ HSQ(浓)=====Ns t SQ+ 2HCI f△B. C+ 2H2SCK 浓)=====CQ f + 2SQ f + 2H2Q△C. Cu+ 2H2SQ(浓)=====CuS(H SQ f + 2H2Q△D. 2FeQ+ 4H2S(X 浓)=====Fe2(SQ4)3+ SQ f+ 4H0【解析】HSQ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表现强氧化性;有硫酸盐生成,则表现酸性。

【答案】CD3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白纸炭化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解析】使白纸炭化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

浓硫酸与铜片的反应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不反应。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它是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的干燥剂,所以不能干燥碱性气体一一氨气。

【答案】D4 •在如图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过一段时间,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二一卩H试纸砲和锻硫酸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矶晶体表面有"白斑”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pH试纸变红【解析】浓H2SQ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变黑。

【答案】D5.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B. 存放了一段时间的浓硝酸常显黄色,是因为硝酸不稳定分解C.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变黑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D. 反应H2S+ CuSQ==CuS!+ HSQ能够进行完全,说明CuS难溶解于H2SQ中【解析】常温下,浓HbSQ可用铝罐储存,是因为浓HbSQ使铝钝化。

【答案】A6 .为检验亚硫酸钠中是否混有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为()A. BaCb溶液B. Ba(NQ)2溶液C. BaCl2溶液和稀H2SQD. BaCl2溶液和稀HCI【解析】将样品先溶解,再加入稀盐酸:SQ「+ 2『===SQf + H2Q,再加入BaCl2溶液: SQ 一+ Ba +===BaSQ Mo【答案】D7. 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 •LB. 1 mol铁加入到足量的该硫酸中,可产生2 g H 2C. 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 •LD. 配制200 mL 4.6 mol •L -1的硫酸溶液需取该硫酸50 mL【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物质的量浓度与其他浓度的互算以及溶液的稀释、配制等问题,难度中等。

A项,根据c= 1000 p w/M可算出其c= 18.4 mol •L -1, A错;B项,通过A 可知,该酸为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与Fe发生钝化作用,不会产生H2, B错;C项,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其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混合前的一半,即9.2 mol •L -1,故C错;D项,根据C1V匸C2匕,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D8.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Q的量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Q的生成C. ③中选用NaQI溶液吸收多余的SQD. 为确认CuSO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以使铜丝与浓硫酸分离或接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Q 的量;SQ可使品红溶液退色;SQ有毒,要用NaQI溶液吸收;D项,稀释浓H2SQ时,不能将水加入浓H2SQ中。

【答案】D9 •下列各组溶液中可以用来鉴别sQ-、sQ-、cQ-和Cl-的最好的一组是()A. Ba(NQ)2溶液和盐酸B. BaCl2溶液、盐酸、澄清石灰水C. BaCb溶液、AgNQ溶液D. BaCb溶液、盐酸、品红溶液【解析】A项,cQ-、sd-、sQ-与Ba(NQ)2溶液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BaCQ 溶解;B项,SQ、CQ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项,四种离子与Ag+均产生白色沉淀,sQ-、SQ-、CQ-与BsT均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鉴别;D项,先滴入BaCb溶液,无现象的溶液中含Cl -,其他溶液分别出现BaSQ BaSQ、BaCQ白色沉淀,分别滴入盐酸,沉淀不溶解的为BaSQ,-1溶解且产生的气体使品红溶液退色的为BaSQ,另一种为BaCQ,故选D。

【答案】D10. 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200 mol H2SQ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B. 产生的SO为0.100 molC. 产生的SQ多于0.100 molD. 除SQ外还会有H2产生△ 【解析】锌与浓硫酸不会“钝化”,故A选项不正确;开始发生:Zn+ 2H2SQ4(浓)===== ZnSQ+ SQ f+ 2H2Q,随反应进行,H2SQ浓度变稀,又发生反应:Zn+ H2SQ===ZnSQ^ H2 f, 因生成SQ的反应中消耗H2SQ的物质的量不到0.200 mol,故生成的SQ少于0.100 mol ,因此本题D选项正确。

【答案】D11. 如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 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写出E与A勺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由D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固态单质A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 为SQ, C 为SQ,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4 : 80= 4 : 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 不是C),则D为H2SC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o△【答案】(1)H2+ S=====bS (2)H 2SQ+ 2H2S==3SJ+ 3H2Q△ △(3)C + 2HzSQ(浓)=====CQ f+ 2SQ f+ 2H2Q(或Cu+ 2HzSQ(浓)=====CuSQ + SQ f + 2"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2.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是N Q CQ、N Q SQ、NaHSQ BaCb中的某一种,为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记录为:①a+ d—溶液+气体;②b+ c —溶液+沉淀;③b+ d—溶液+沉淀X;④a+ b—溶液Y+沉淀;⑤沉淀X+溶液Y—溶液+气体。

(1) 根据以上记录确定四种溶液中的溶质: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d _______ 。

(2) 写出①〜⑤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能两两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NaHSC和N Q CO, b和c、b和d都产生沉淀,所以b一定为BaCb, a一定为NaHSO d为Na t CG, c为Na^SQ。

【答案】⑴NaHSQ BaCL Na2SQ N&CQ(2) ①2H ++ CQ「===H0+ CQ f ②Ba2++ ===BaSQj ③Ba2 ++ cQ一===BaCQj2 + 2—+ 2 +④Ba + SQ ===BaSQ ⑤ BaCQ+ 2H ===Ba + CQ f+ H2Q1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__________ ,其作用是(3) 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

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 。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___ (填字母)。

a .水b.酸性KMnQc .浓溴水d .饱和NaHS谿液(4)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 •L —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 .铁粉b . BaCb溶液c .银d.N Q CQ溶液【解(2)反应生成的SQ气体能污染空气,棉花所浸液体是为了吸收SQ,应为碱析】液。

(3)B瓶起贮气作用,故该试剂不能与SO反应,选d,由于关闭K后,瓶内气压增大,将瓶中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因此,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①反应开始后,浓H2SQ逐渐消耗,最后变稀,Cu与稀HSO不反应。

②根据Fe或N&CQ与稀H2SO4反应都有气泡产生判断有余酸。

【答案】(1)Cu + 2H2SQ(浓)△, CuSQ+ SQ f + 2H2Q(2) NaQH溶液吸收多余的SQ,防止污染空气(3)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4)①反应过程中浓H2SQ被消耗,逐渐变稀,而Cu不与稀HLSQ反应②ad14. 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有SQ和H2生成。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 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C中品红溶液退色,□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C、D E中气泡量逐渐减少;反应一段时间后,C D E中的气泡量又明显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