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模块5 沟通与合作
【管理职责与实务】
杨经理在实践中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感到在运用权力,有效指挥与调动人的积极性等方面积累一定经验。
但是,有一个问题,他切实中处理不得力。
那就是人际关系与群体冲突。
在杨经理看来,员工都是来工作的,当领导就是要管理好工作,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际关系的问题,每时每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而群体之间的各种冲突更是把自己搅得焦头烂额。
甚至他本人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已明显地影响着企业的绩效,无论如何都不能对此再置之不理了。
实践使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人员合作,团队建设是管理者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与必备技能。
杨经理心得:
1.及时处理各种管理矛盾与冲突,与上级、平级和下级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关系与工作;
2.大量地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形成和谐的人际与群体关系;
3.加强团队管理,建设高水平、现代型团队。
【学习目标】
A知识点
1.掌握沟通的原则与演讲的要领;
2.掌握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原理与艺术;
3.掌握团队特征与建设要领。
B技能点
1.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2.培养与人合作促进团结的能力;
3.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
A. 5.1.3教学单元一沟通与协调
【情景与分析】(全文见教材P146-147)
管理情景一次困难的演讲
一、沟通及其有效性(全文见教材P147-149)
沟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一)沟通障碍——噪声
1.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2.传播信息的渠道或媒介出现问题。
3.沟通双方的认知差异。
4利益关系
5.情感与心理因素
6.沟通者所持的态度。
7.管理体制与群体风气。
8.语言与表达
(二)有效沟通的原则
1.明确沟通的目标。
2.了解沟通对象,增强沟通针对性。
3.具备科学的思维。
4.管制信息流。
5.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与方式方法。
6讲究语言艺术。
7.及时地运用反馈。
8社会与心理因素的运用。
二、信息传播与管理演讲(全文见教材P149-155)
(一)信息传播
1.传播主体
2.传播对象
3.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传播渠道与媒介
4.环境
(二)管理演讲的作用与要领
1.管理演讲的作用
⑴演讲是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
⑵演讲是管理者塑造自身形象、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渠道。
⑶演讲才能是促进事业成功的保证。
2.成功演讲的要领。
⑴演讲要适应听众的需求。
⑵有较大的信息量。
⑶清晰的思路与结构。
⑷富有趣味,生动感人
⑸以“质”取胜。
(三)演讲的准备
1.搜集相关信息,明确演讲的目的与听众。
2.编写大纲或讲稿。
3演讲的心理准备。
4.演讲练习。
(四)演讲内容设计
1.服务于演讲目标。
2.入乡随俗,适应听众需要。
3.基本结构设计。
4.开头与结尾的特殊作用。
(五)演讲方法运用
1.演讲者形象塑造。
2.演讲语言艺术。
3.声音与体态。
4.鼓励现场互动。
5.精心营造现场氛围。
三、工作协调(全文见教材P155-157)
(一)工作协调的类型与原则
1.工作协调的类型。
2.工作纵向协调的原则。
(二)工作横向协调的方式
1.制度方式,即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制度,健全与完善组织体系来保证工作的协调;
2.组织方式,即在组织结构出现缺陷时,通过建立协调组织来进行工作协调的方式;
3.人际关系方式,即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来协调工作的方式。
四、上下级关系协调(全文见教材P157-159)
(一)上级关系协调
1. 协调上级关系的重要性。
⑴协调上级关系是获取上级支持的关键因素。
⑵与上级关系不好,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难以维系和谐的工作关系。
⑶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与支持,就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包括提拔与重
用。
2.协调上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
⑴最根本的是要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反映出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⑵摆正位置,尊重职权。
⑶与上级主动沟通。
⑷与上级保持适度的距离。
3.与上级冲突的处理。
⑴以事实为根据,分清是非与责任,并以适当的方式作出必要的说明;
⑵下级服从上级,要以尊重的态度,认真查找自己的责任与原因;
⑶主动与上级沟通,修好关系。
(二)下级关系协调
1.调下级关系的重要性。
⑴协调下级关系是管理者极为重要的经常性职责。
⑵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性举措。
⑶是建立与发展和谐战斗团队的重要保障。
⑷亲和的下级关系,是管理者权威的重要来源,搞好下级关系,管理者就会更有权威。
2.协调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尊重、关怀下级。
⑵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⑶多沟通,多联络。
管理者作决策,下指示,尽可能让下级参与。
⑷搞“五湖四海”,坚持“一视同仁”。
⑸严爱结合,宽猛相济。
3.与下级冲突的处理。
⑴最重要的是应以宽容之心对待下级。
⑵在做到上一条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毫无偏见的态度对下级的错误提出批评,当然也要指明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共同提高。
⑶要和好如初,照样信任,在工作实践中不但彻底消除隔阂,而且,“不打不成交”,这样正确处理会与下级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情景决策】(全文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P71-73)训练5.1.1 与杨经理一同决策:一次困难的演讲
【身边的管理】(全文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P73-74)训练5.1.2 实践项目:工作或人际关系的协调
【拓展训练】(全文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P74-75)训练5.1.3 案例分析一次成功调整带来的紧张关系(自选)
A. 5.2.3教学单元二合作与团队
【情景分析】(全文见教材P161-163)
管理情景新产品开发小组的协调难题
一、人际交往与合作(全文见教材P161-163)
(一)人际交往艺术
1.真诚、热情、助人为乐。
2.讲究文明礼貌,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3.研究并尽可能满足沟通对象的社会心理需要。
4.交谈的技巧。
⑴要言之有理,并有足够信息量,以内容吸引人。
⑵选择对方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谈。
⑶尊重与赞美。
⑷回避忌讳的话题。
⑸运用幽默。
⑹善于倾听。
(二)合作及其途径
合作是指人与人及群体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任务、利益而相互配合与支持,共同努力的过程。
合作的基本途径
①人际交往与沟通;②构建群体心理和谐;③群体心理冲突管理。
(三)合作意识与自我修养
1.合作意识
2.自我修养
(四)工作中的配合与支持
1.明确共同目标,
2.准确地定位职务角色,正确地处理职权关系。
3.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4.主动地配合他人。
5.善于寻求别人的帮助。
6.加强工作中的沟通。
7.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团队管理与建设(全文见教材P166-170)
(一)团队的含义和特征
1. 团队的含义
团队是指有明确目标与个人角色定位,强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沟通良好,和谐合作的一种扁平型组织形式。
2. 团队的特征
⑴在组织形态上,团队属扁平型组织。
⑵在目标定位上,团队有明确的目标,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⑶在控制上,强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
⑷在功能上,形成一种跨部门、交叉功能的融合体系。
⑸在相互关系上,构建和谐、合作的团体。
(二)团队的类型
工作团队、项目团队、管理团队
(三)向自我管理团队发展的趋势
1.现代组织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工作群体向自我管理团队发展。
2.六种团队类型的简要分析。
3.管理者角色的演进。
(四)团队建设的阶段
探索阶段;雏形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
(五)团队建设的要领
⑴科学地设定目标。
⑵打造团队文化。
⑶促进跨部门整合与技能互补。
⑷维持小规模的团队。
⑸加强沟通与激励。
⑹重新设计信息系统。
⑺重新设计报酬系统。
技能训练
【情景决策】(全文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P77-78)训练5.2.1 与杨经理一同决策:新产品开发小组的协调难题
【身边的管理】(全文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P78-80)训练5.2.2 实践项目:你所在团队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拓展训练】(全文见《管理学基础(第四版)实训教程》P80)训练5.2.3 案例分析第三设计组的矛盾(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