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墩柱翻模施工工法

高墩柱翻模施工工法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特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翻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翻模施工工艺流程图
5.2 操作方法及要点
5.2.1 桥墩预埋钢筋
在承台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承台放样数据,将墩柱主筋按照设计预埋,预埋深度符合图纸要求,外漏长度以施工方便和利于钢筋保护为原则,同时注意错开主筋搭接位置(同一平面主筋搭接数量不超过50%),一般为0.5~1.5m。

5.2.2 墩身放样
承台施工完毕后,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第一节墩身放样。

确定墩身的外边界、纵横轴线等。

为方便以后控制模板偏差,还要放出距离第一节墩身外边线30cm 的位置,作为较高段施工的控制线。

5.2.3 混凝土凿毛
在承台上进行墩身放样后,人工或机具对承台与墩柱相接部分混凝土进行凿毛,剔除浮浆和松散混凝土,并用空压机将渣滓吹干净,合模板前洒水湿润。

5.2.4 垂直物料运输系统
对于高度较高的墩柱,宜采用塔吊;较低的墩柱可以直接使用汽车吊作为物料垂直运输系统。

使用塔吊时,必须符合特种设备的相关规定,并注意不能距离墩柱太远,以备做扶墙件,以3~5m为宜;使用汽车吊时,平整好场地及进出场道路。

5.2.5 第一节钢筋骨架制作安装
综合考虑模板高度、施工难易、接头控制等因素,确定每节钢筋绑扎的长度,提前下料。

使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预先进行丝扣加工。

钢筋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单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直螺纹套筒等方式,选择以方便施工为宜。

但不论何种连接方式,在正式应用前需进行试连接并经试验验证符合相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项目如表1所示。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项目表表1
5.2.6 模板安装及验收
翻模施工至少需两节模板,为适当加快施工进度,可采用三节模板,每次翻升两节的做法。

每节高度根据工程实际确定,一般2~4m。

模板的设计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相关要求。

施工中,宜采用三节模板,每节高2.25m,面板厚5mm,加强肋5mm,竖肋为12号槽钢,背棱为14号槽钢,拉杆为Φ28两节圆钢的定制组合钢模板。

图3、图4分别为空心墩模板拼装示例图和空心墩内外模板分形示例图。

为方便施工,在模板外设置挑架(图5),上铺跳板作为施工平台。

模板安装前需打磨光滑,刷脱模剂,并将施工挑架固定,设置栏杆,悬挂安全网。

模板安装时,以底节已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为固定模板,将上节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节模板上,并用对拉杆对拉固定。

模板安装完毕后,利用第一节放样时放出的外30cm线进行偏差测量。

模板安装允许标准如表2所示。

模板安装允许标准表2
模板安装完成后,用全站仪测设纵横中心线并校核,不符合表2要求时,用钢丝绳和手动葫芦纠偏或在螺栓位置加垫片及用千斤顶顶推等方式进行纠偏。

5.2.7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要有试配强度报告,采用强制式搅拌,严格控制坍落度。

模板调试符合要求后,用泵车或料斗将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浇筑入模。

浇筑时,混凝土布料要均匀,移动放料,浇筑速度不可过快。

每30cm进行一次振捣。

振捣时,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器,棒距1~20cm,当振捣至混凝土面不再下降且无气泡、表面无泛浆为止。

5.2.8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洒水养护,冬期施工还要做好保温措施,浇筑48h 后可以拆模,拆模后及时清理表面并刷养护剂。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7d和28d抗压强度值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

5.2.9 模板拆除
混凝土浇筑48d后或强度达到2.5MPa时可以拆模。

拆模时,先将对拉螺栓和紧固螺栓松开,将模板用钢丝绳连接在塔吊或汽车吊上,用撬棍等工具将模板拆除。

拆除时,钢丝绳竖直靠近模板,防止模板晃动幅度过大碰撞墩柱而造成模板的变形和墩柱外观质量的损伤。

5.2.10 上一节施工、
重复以上施工工序,直至墩柱达到设计高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