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二)人的内在美 3、情感美
情感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表现为积极、肯定 的愉快、喜爱、满意,或消极、否定的憎恨、愤怒、嫌恶等, 也就是喜、怒、哀、乐的表现。美的情感不是纯粹由个人随 意宣泄的,而是从个别性中抽出来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普遍 的情感。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三、社会实践对象----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
当如此生活”和使人“想起生活”的生活。可见这美就是根 源于社会实践,美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
美学原理 社会美
自然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就比较间接,自然物的美,只 是由于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与人原先对立或无关 的关系,产生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之后,才显 示出来。
而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都是非常直接、非常明显的, 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美直接来源于生产劳动,“按照美的 规律来建造”的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也直接来源于 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出哪一些语言、 行为、思想是善的,是美的,哪一些是恶的、丑的。
美学原理 社会美
C、自然美有不确定性 自然物自身的运动规律使然:四季、阴晴、朝 暮、云雨人为因素:审美主体的情、意及视角 有关:同是“月”,有关山之月:“秦时明月, 汉时关”;慷慨之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 里路云和月”;浩淼之月:“海上明月共潮 生”;朦胧之月:“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 头”;抒怀之月:“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 人”;萧杀之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 月”;静谧之月:“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 静”;宜人之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1、劳动产品的美 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
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 劳动产品的美一般是实用和美的结合。人的创造、智慧
和力量不仅表现在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 和形式法则的结合上。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三、社会实践对象----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中国自然美的观念演变及哲学思想发展
三个阶段 致用-------比德-------畅神(陶冶性情) 致用:使用,例如羊大为美,鱼鸟纹、图案纹样等以实用为目的,有用才会被装饰, 比德:与人的精神发生关系,认为人们对自然山水与人的品德有关,比如孔子云“智 者乐水、仁者乐山”就是将自然物与人相联系,智者之所以乐水因为水有川流不息的 动,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有宽厚的静。这正揭示了人与自然有某种同形同构的相 似性,人与自然是可以交流的。在《诗经》的许多作品中也有用自然物来比拟赞颂人 的精神品质。 畅神:将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以此陶冶性情
美学原理 社会美
第四章 美的分类
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一、什么是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普遍存在于社会领域中,
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现实美中, 除了自然美之外都是社会美。
社会美
人的美 劳动产品的美 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
二、社会美的特征
美学原理 社会美
1.社会美的最大特点是与社会直接联系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著名的“美是生活”命题,美是“应
社会美必然具有它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阶级的特色。 例如: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田园风光,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市化的 乡镇。寺庙、教堂的清静与肃穆,信徒虔诚的心灵和对生活的淡泊,不 同于歌舞厅的喧哗和兴奋、青年自然流露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追求。
二、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审美创 造、审美感受的主体。人们在实践过 程中认识和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 认识、完善了自身,人们在感受美、 创造美的同时, 也创造出人自身的美 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客体。
美学原理 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一)人的外在美 2、人的装饰美
人的装饰美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装饰的历史进程: a、身体的本身装饰开始:纹身和绘身 B、自然物加在自己的身上作为装饰。(服饰佩戴) 例如:女孩子的发饰、腰饰、首饰、头饰;许多人夏天带的 手链、脚链。精品店-----为装饰服务 C、衣服的变化(面料、花色、图案、样式的变化) 原因:生产力的发达使人们的审美意识改变。
美学原理 社会美
2.社会美的第二个特点是与社会功利性相联系 美是一种价值。美对人总是有用的,然而,美的效用都
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工具,它是通过愉悦人 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社会美最初都明显地附丽于 与人的实践有用有利的事物,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的事物本 质上是不能成为美的。善虽然不就是美,但它是美的前提、 基础和内容,在社会领域,美与善是直接统一的。
美学原理 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欣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衫裙 图为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侍从(敦煌莫 高窟壁画)及大袖衫、间色裙穿戴展示图(根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壁画复原绘 制)。
(一)人的外在美
3、风度仪表美
风度:言谈举止和态度 与风度相关的方面:仪表仪容: 人的相貌、形体姿态、人的品格、 情操与情趣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讲风度了,从 古时代的《礼记》讲到礼仪问题。 再到魏晋风度中对人的思索。西方: 16世纪才有些上流社会的风度的, 培根的论美将风度仪表美列入了美 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二)人的内在美 1、知识(智慧)美
知识(智慧)美表现于人的高度文化素养、知识才能、 聪明智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包括审美观 念也迅速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包括知识的审美价值也日 显突出;拥有知识经济时代所具备的知识的人,也越成为重 要的审美对象,荀子说过: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有 了学问,才使人更美。
2、环境美 环境是指生活、劳动的具体场所。人创造了环境,反之 环境又给人以影响。人不仅有意识的制造各种产品,而且按 照一定的意图去安排环境。
美学原理 社会美
四、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辩证关系
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认识到,人们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辩证关 系上,内在美是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张海迪 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她努力学习、工作,从而创造出平凡人难以企及 的美的心灵,并成为中国青年人的楷模。 假如你是一个美貌的人, 那 么,你应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 让一个美好的心灵始终伴随你, 使你 的美貌常在。
在中国美学上也有关于自然美的三派学说 朱光潜的唯心主义:自然美是主观精神的外射,类似于黑 格尔------忽视自然性; 蔡仪 旧唯物主义:自然美是自然中的典型事物-----忽视 人与自然,具有机械性; 李泽厚:在社会历史条件考察自然美,提出自然美是自然 性与社会性的合一说-------不全面。
自然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二)人的内在美 2、意志(道德)美
意志(道德)美指人的进取精神、顽强斗志、崇高气节、 高尚品格、献身精神等等。人的意志(道德)美恐怕在社会 美中最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经济,是 平等竞争的经济,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民主制度、法律 制度,因而它培育出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美学原理 社会美
欣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台湾耶美人原始藤甲复原图 西周武士复原图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 (以缣帛夹厚绵)和“铁甲”。
美学原理 社会美
欣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战国妇女 服饰 西汉服饰
美学原理 社会美
欣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秦代铠甲。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 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
自然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与环境的美,涉及自然事物、人和环 境三者的关系。
自然美是美学理论的一个难点,是一个长期争论的焦 点。 A、自然美美在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固有的属性,如山 水花鸟的美,没在花鸟山水的颜色、质感--------这是旧唯 物主义直观性 B、自然美只有当作人与人生活的暗示 才是美的,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将自然美 与生活联系起来,自然使人想起生活来 才是美的;
从装饰的形式上看,有一个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 原始社会男不蓄发,只是纹身断发 封建社会,女子的服饰复杂,男子也是 现代只有结婚和节日的时候才盘发和戴较为复杂的装饰。
(一)人的外在美 2、人的装饰美
如何认识人类的装饰美 A、装饰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B、人体的装饰美是动态美-----装饰同人的 形体配合,又要与人的运动相符合。 C、人体的装饰美符合人的生活理想的美 D、装饰是与人的心灵密切相关,他也有社 会性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4)装饰美的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肯定,是 生产力的体现。人可以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 智慧以及力量 装饰美有两重性:可以看到人的创造性,又 可以看到人的享受性和消费性。 人的装饰美的价值在于创造。
美学原理 社会美
3.社会美的第三个特点是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联
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更直接依赖于社会历史条件,因为社会美的 内容直接就是人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物质关系制约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和思想 关系,人们的审美关系必须受制于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其他精神条件, 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二)人的内在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人的内在美也就是心灵美,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人 的心灵美总是通过人的外在的仪表、语言、行为表现出来, 人的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无不展现出一个美丽的心灵。 人的精神可分为知、意、情三大领域,因而,心灵美大致可 包括知识 (智慧)美,意志(道德)美和情感美
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极致,它包括人 的外在美和人的内在美,人的外在美 包括人体美、仪表美、语言美和行为 美; 人的内在美, 也就是心灵美,包 括人的知识美、意志美和情感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一)人的外在美
1、人的形体美
形体美的三大特征: A、形体上有人的特征:形体含有人类文明的发展与遗传的沉淀。含有 社会的内容。人的形体在外貌上有别于动物。 B、健康美:健康与活力,与生产者联系在一起的。 例:国际选美上,都要以健康为基础的。健康的体魄与生产劳动联系在 一起。 C、自然:每个人省下来都有一定的容颜,自然就是要与环境相协调, 与周围的人相协调。 结论:形体美是外部形式的反应,并不涉及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