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l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的“要”义为()A、重要B、要求C、约束D、需要2、“公觉,召桑田巫。
巫言如梦”的“觉”义为()A、觉察B、醒来C、感觉D、惊醒3、“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的“少时”义为()A、年轻时B、少年时C、短时间D、缺少时间4、“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已具吾友宋太史濂所为翁墓志”的“大方”义为()A、不小气B、大处方C、常规D、大道5、“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的“相”义为()A、互相B、察看C、指病人D、指代你6、“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的“一言”义为()A、一个字B、一句话C、一番话D、一篇序言7、“知炎上之生灾,可不慎也”的“炎上”义为()A、指火B、烈火C、火上D、燃烧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孑”义为()A、独立B、孤独C、唯独D、只是9、“圣学莫如仁”意为()A、最高的学问不是仁学B、最高的学问不及仁学C、最高的学问不似仁学D、最高的学问不谈仁学10、“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兴怀”意为()A、高兴地发出感慨B、引起心中的感触C、达到最高的境界D、抒发宽广的胸怀11、代词“所”的现代译法是()A、左右B、……·的事物C、的D、处所12、“予固难与之苦辩,故作此诠”的“与”是()A、动词B、介词C、连词D、助词13、“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的“客”是名词()A、用作动词B、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14、在“何为其无有哉”中,“何为”的语序特点是()A、主谓倒装B、动词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介词宾语前置15、”性好吉者,危言见非”是()A、判断句B、否定句C、被动句D、省略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含有“声名显扬”义词语的句子是()A、数年之间,声闻顿著B、于是,翁之医益闻C、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D、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E、义声积著,则固有当代之执笔者书矣2、比喻“无济于事”义的是()A、千虑一得B、车薪杯水C、曲高和寡D、忘陋效颦E、一博众咻3、“其”义为“难道”的是()A、一瓢先生其理学乎B、医其可以世论否耶C、其有患疮病、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D、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衣食之齐乖所由致也E、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4、含有比喻义的是()A、冰谷B、游魂C、溢言D、脍炙F、刻棘5、属于偏义复词的是()A、“询谋得失,深逐夙心”的“询谋”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俯仰”C、“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的“轻重”D、“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的“开会”E、“即病者亦但知膏育难挽”的“膏盲”6、为了解汉字形体演变,可查检()A、《说文解字》B、《说文义证》C、《说文释例》D、《说文句读》E、《助字辨略》7、属于《康熙字典》“肉”部的字是()A、肓B、脯C、肠D、期E、脾8、属于指事字的是()A、本B、血C、皿D、子E、末9、含有通借字的句子是()A、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B、宋太祖命刘翰详较C、或类死灰,淹悴不发D、乃拖舟直诣洄溪E、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10、关于词义转移的论述有()A、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B、古义表示的范围比今义宽泛C、是词义演变的一种基本形式D、新旧义之间存在一定联系E、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不复存在11、属于述宾词组的是()A、归耗气B、安神C、积久D、俯身以视E、祛之12、定语后置的句子是()A、漆叶屑一升,青粘十四两,以是为率B、但不得用野菊名苦薏者尔C、草木之生者依于土D、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E、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13、形容词具有使动用法的是()A、“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的“荣”B、“会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的“奇”C、“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的“轻”D、“三菘,日用之蔬,罔克灼其质名”的“灼”E、“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的“昌”14、属于训估方法的是()A、阐述语法B、分析句段关系C、因形求义D、说明修辞手段E、因声求义15、修辞中的举隅手法包括()A、举一反三B、举一见十C、举此赅彼D、举此见彼E、举偏概全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在“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中,“人所共信者”指______,“人所共疑者”指________。
2、在“其窍滑以夷,其肌廉以微”中,“夷”义为_________,“廉”义为________。
3、在“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中,“及”义为_______。
“诸”义为_________4、在“即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则亦当牵连书之,而不可尽没有所由来”中,“无俚”义为________,“没”义为_______。
5、在“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诚接物之要道,其于医也则不可”中,“度”义为______,“接物”义为________6、“盛盛虚虚”的前一个“盛”义为_______,后一个“虚”义为________7、“穷神极变”的“穷”、“极”均为_________词性,义为________。
8、在“自吴人叶天士氏《温病论》、《温病续论》出,然后当名辨物”中,“名”指______,“物”指________。
9、“按寸不及尺,_______;人迎跌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是说医生诊脉____。
10、“太史公曰:《传》曰:…_______,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11、注释家校勘字误经常使用______和_____两种方法。
12、修辞中的复用手法包括_______复用、________复用和连类复用。
四、词语解释题(第1到第10小题,每小题0.5分,第11到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水泉:2、巡抚司道到门速驾。
速:3、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
躬行:4、乃采其尤卓卓者,为著于篇。
卓卓:5、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
冀:6、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举:7、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
乖:8、疾发于五脏,则五色为之应。
为:9、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
甚: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11、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养:自重:12、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
僭:肆:13、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
且犹:所为:14、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
反用:行间:15、食之使人偃蹇壅郁,泄火生风,戟喉痒肺。
偃蹇:戟:16、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
赍:重器:17、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纯:愆:18、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直,合乎夭矣。
19、血气交,炀然焚如。
交:炀:20、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东:回:五、今译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
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2、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
其道同也。
3、诘其所习,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鲜有通贯者。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六、标点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疾2、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而补脑髓故属阴3、今世医者学医惟求其便病家择医惟求其稳然非通何由得便非当无所谓稳舍通而求便舍当而求稳必夭人性命矣七、断句题(用“。
”号断句。
第1小题7分,第2小题9分;共16分。
)1、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庭栋久失怙恃既无吾老之可老今吾年七十有五又忽忽不觉老之及吾宜有望于老吾者之使吾克遂其老也嗣孙应谷年甫弱龄未能老吾之老并不知吾之老吾惟自知其老自老其老而已老之法非有他也宋张丰曰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起居寝食之间尔昨岁壬辰自秋而冬以迄今春薄病缠绵动多拂意此正老态毕现欲得所以老之法能荟萃其类者卒罕成书也于卧室呻吟之馀随事随物留心体察闲披往籍凡有涉养生者摘取以参得失亦只就起居寝食琐屑求之素问所谓适嗜欲于世俗之常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也纵无解于老亦自成其为老更无待于老吾者而所以老之法在是而吾所以自老其老亦在是随笔所录聚之以类题曰老老恒言2、侄从明夏初由客邸患痢昼夜三四十度里急后重口渴汗出胸隔焦辣手心热腹热腹微痛小水少干秽呕恶其脉左沉弦右滑数孙一奎以病人原禀薄弱今远归途次多劳不敢疏下姑以胃风汤加黄连与二贴不效腹稍加胀渠嘱孙曰古云无积不成痢今积势胶固切勿用补无以体素弱为疑孙即改用黄芩芍药汤三剂无进退乃曰此证实实虚虚热热寒寒殊属难治且谷食进口不入干秽可虑须再觅高明参酌无如病人信任益坚孙因图欲先开胃口使新谷食将宿秽压出或补或攻视缓急以为方略乃背嘱伊侄曰令伯非人参不可幸且勿露俾予得以尽技因仿丹溪法用人参黄连各二钱煎浓细细呷之秽恶果止连与两日觉胸腹胀即以保和丸应之觉小水不利又以清六丸应之里急后重以参术加芩连木香槟榔滑石桃仁应之人参皆背加病人不知也每诊脉必曰疾已渐平幸勿遽补恐废前功讵知人参已服十日计二两许矣此后脉仅四至软而无力忆丹溪虚回而痢自止又云气虚甚者非附子不能行参芪乃以胃风汤加芪附炮姜四剂而血止后重亦止再用菟丝英肉故纸杜仲参附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