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
课程类别:课程属类:艺术类
课程学分:3学分计划课时:40
教学组织:适用范围:全院学生
先修课程:
课程部门:教研室:
制订人:批准人:
第一部分前言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本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了解建筑艺术就是了解历史,了解建筑艺术就是了解世界,本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建筑艺术这个窗口,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汲取灵感,创新未来。

一、课程的性质
《建筑艺术赏析》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院定选修课,它是一门将艺术性、实用性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建筑艺术自身的发展历史与风格嬗变,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建筑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建筑艺术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建筑艺术赏析能力,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大学生的人文品位、艺术修养和情感的陶冶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建筑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视理论联系赏析实际。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建筑艺术赏析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4、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建筑艺术的赏析能力。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要求确定能力模块。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建筑艺术与人类文化史、建筑艺术的风格特征、建筑文明的交流融合、世界建筑文化、世界建筑艺术作品的赏析等。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了解或掌握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赏析方法等,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和赏析能力。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分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建筑艺术发展的历史,了解建筑艺术与人类文化史的关系。

2、掌握主要风格特征建筑艺术的特点、成就及其影响,具有一定的赏析建筑艺术作品的能力。

3、运用建筑艺术审美经验迁移,提高学生对生活、艺术的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建筑艺术赏析的基本过程、方法和技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建筑艺术作品,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层次。

2、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建筑艺术的学习,积极探索建筑艺术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3、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诠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建筑艺术赏析学习,感受不同建筑艺术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感受建筑艺术的辉煌灿烂,领略建筑艺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格,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通过对建筑艺术赏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努力追求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人生境界,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必讲内容
项目一:建筑文明的滥觞:史前建筑(约2学时)
1、西亚的早期人类聚居地遗址
2、地中海与西欧的史前巨石建筑
3、巨石阵
项目二:西亚的曙光:古代两河流域与波斯建筑(约2学时)
1、从苏美尔到古巴比伦
2、亚述
3、新巴比伦
4、波斯
项目三:永恒的法则:古埃及建筑(约2学时)
1、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后期
项目四:佛陀的伟力:古代印度佛教建筑(约2学时)
1、早期印度河流域的建筑遗址
2、佛教与佛教建筑的兴起与繁荣
3、贵霜王朝:犍陀罗艺术
4、笈多王朝:建筑与艺术的黄金时代
项目五:早逝的文明:古代美洲建筑(约2学时)
1、印加文明
2、特奥蒂瓦坎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3、玛雅文明
4、托尔特克与阿兹特克建筑
项目六:西方古典传统之源:古希腊建筑(约2学时)
1、爱琴文明
2、希腊古典柱式及早期神庙建筑
3、雅典卫城:古典建筑的黄金时代
4、希腊化建筑
项目七:权力与荣耀:古罗马建筑(约2学时)
1、传统与革新
2、共和国时期
3、帝国时期
4、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项目八:传统的融合:古代晚期与早期中世纪建筑(约2学时)
1、早期基督教建筑
2、拜占庭建筑
3、早期伊斯兰建筑
4、西欧早期中世纪建筑
项目九:上帝之城:欧洲罗马式建筑(约2学时)
1、罗马式的特征及早期发展
2、法国与西班牙罗马式
3、诺曼底与英格兰罗马式
4、意大利罗马式
5、德国与斯堪的纳维亚罗马式
项目十:圣灵之光:欧洲哥特式建筑(约2学时)
1、哥特式的起源与法国哥特式
2、英国哥特式
3、德国与中欧哥特式
4、意大利哥特式
5、西班牙与葡萄牙哥特式
项目十一:东方景观:印度、东南亚及东亚建筑(约4学时)
1、印度中古建筑
2、印度建筑艺术的传播
3、朝鲜建筑
4、日本建筑
项目十二:伊斯兰建筑的繁荣(约2学时)
1、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
2、中亚与伊朗
3、奥斯曼帝国
4、莫卧儿帝国
项目十三:秩序与和谐:文艺复兴建筑(约2学时)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
2、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
3、文艺复兴在欧洲的传播
项目十四:巴罗克的修辞(约2学时)
1、罗马巴罗克
2、意大利其他地区的巴罗克
3、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巴罗克
项目十五:自然与理性:新古典主义建筑(约4学时)
1、新古典主义的起源与英国新古典主义
2、法国如画式园林与新古典主义
3、德国新古典主义
4、俄国新古典主义
5、美国新古典主义
项目十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世纪欧美建筑(约2学时)
1、浪漫主义传统与哥特式复兴
2、法国的“帝国风格”与多彩论争
3、后期新古典主义与希腊复兴
4、世纪下半叶:历史主义的最后阶段
项目十七:古文明与现代:中国建筑(约4学时)
1、中国古代建筑
2、中国近代建筑
3、中国现代建筑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建筑艺术赏析》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为创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灵活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2、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在内容上突出重点,深入浅出。

3、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适当要求学生在课外欣赏建筑艺术作品。

4、采用边讲边看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二、评价建议
(一)对学生的评价
采用课程考核和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出勤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评论:60%
2.出席率:旷课一次,扣总分2分(10%)
3.平时表现:30%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课程目标、课程要求、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为需要,以及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指导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建设由课程教材、图片实例、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材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艺术赏析》,聂洪达赵淑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永恒的辉煌--外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王其钧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奇妙的大千世界丛书:人类建筑史上伟大的奇迹》,《人类建筑史上伟大的奇迹》编写组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