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2002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期终试卷B(2006.5. 30)一、单选题(0.5分/题,共15分)1. 药物相互作用的理想结果是:A 药效加强或者副作用减轻B 药效和副作用同时加强C 药效和副作用同时减少D 疗效和毒性同时增加E 疗效和毒性同时下降2. 改变胃肠道的酸碱度可影响:A 药物在血中的吸收B 药物在肝脏的分布C 药物在肝脏的代谢D 药物通过血脑屏障E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3.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A 两种药物的作用均发生改变B 一种药物改变另一种药物的作用C 两种药物的性质均发生改变D 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均减少E 两种药物的作用互不干扰4.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是:A 直接刺激α细胞释放胰岛素B 直接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C 直接刺激γ细胞释放胰岛素D 直接刺激胰岛素酶释放胰岛素E 直接刺激A细胞5. 口服丙磺舒使青霉素药效增强的原因是:A. 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B. 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C. 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D. 改变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E. 影响药物吸收6. 治疗强心苷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选用:A. 普鲁卡因胺B. 胺碘酮C. 氟卡尼D. 奎尼丁E. 利多卡因7. 普萘洛尔临床可用于:A. 心房颤动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 室性早搏D. 心室纤颤E. 窦性心动过缓8. 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是:A. 硝酸甘油B. 硝酸异山梨酯C. 单硝酸异山梨酯D. 戊四硝酸E. 亚硝酸异戊酯9. 普萘洛尔的临床用途主要是:A.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B.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C.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D.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E. 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10. Animal studies have shown the drug an adverse effect and there are no adequate and well-controlled studies in pregnant women. Such medicine is :A.Class AB. Class BC. Class CD. Class DE. Class X 11.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救药物是: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活性炭 B. 亚甲蓝/依地酸二钴/硫酸镁 C.4-甲氨基酚/硫代硫酸钠 D.依地酸二钴/亚硝酸钠/活性炭亚甲蓝/依地酸二钴/硫酸镁12.关于新生儿药物排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A.肾血流量少B. 肾小球数量少C. 肾小球滤过率低D. 尿液pH值高 E. 以原形排泄的药物排出速度下降13. 关于 -受体拮抗剂降压作用的正确论述是:A.用于合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高血压B.用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 C.用于合并哮喘的高血压D.用于合并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E.用于合并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高血压14. 苯巴比妥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其原因可能是:A. 使双香豆素解离度增加B. 影响双香豆素的吸收C. 影响双香豆素的脂溶性D. 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快E. 两者发生生理性拮抗作用15.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A. 缩小心室容积B. 缩小心脏体积C. 减慢心率D. 降低心肌耗氧量E. 抑制心肌收缩力16.引起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是:A.肺炎球菌 B. 葡萄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柯萨奇病毒A E.溶血性链球菌17.肺气肿的主要症状是:A.突然出现呼吸困难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尤以活动后为著 D.紫绀 E.心悸18.15岁女性患者,发热37.5摄氏度,伴干咳4天来诊。
冷凝集试验1:64。
胸片示左下肺淡片状影。
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红霉素 B. 青霉素 C.头孢唑啉D.丁胺卡那霉素 E.氯霉素19.初感染结核菌与再感染结核菌的科赫现象不同,该差异的机制是:A.首次感染结核菌后的反应剧烈B.结核菌再次侵入人体,结核菌灶易播散 C.说明初感染时机体对结核菌已具较好免疫力D.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 E.说明初感染机体对结核菌无免疫力20.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检查的错误论述是:A.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提示机体无结核菌感染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C.结核菌素感染的4-8周内,结核菌素试验可阴性 D.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可阴性E.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核菌素可无反应21.下列抗菌药联合用药的结果错误的是:A.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拮抗 B. 四环素+磺胺类――累加 C. 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协同D. 去甲万古霉素+磺胺类――无关E. 林可霉素+β-内酰胺类――协同22.下列有关药物不良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 B型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 B. 过敏反应属于A型不良反应 C. 毒性反应属于B型不良反应D. B型不良反应具有可预见性E. B型不良反应多在药物上市后发现23.关于NAT的错误叙述是:A.NAT1主要分布在肝组织B.纯合子隐性性状为PMC.纯合子显性性状为EM D.非遗传因素可诱导NTA2的活性E.非遗传因素可抑制NTA2的活性24.尿液呈酸性时,排泄加快的药物是:A.巴比妥类B.吗啡C.对氨水杨酸D.乙酰水杨酸类E.链霉素25.关于CYP450的错误叙述是:线粒体P450——参与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 B.微粒体P450——参与药物和脂肪酸的代谢线粒体和微粒体皆有分布的P450——作用参与药物代谢 D.D.CYP3A4——代谢药物最多的CYP450E.CYP2D6——变异程度最大的CYP45026.可减慢胃排空、延迟其他药物吸收的药物不包括:A.吗丁啉B.抗组胺药C.抗胆碱药D.三环类抗抑郁药E.吩噻嗪类27.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宜用抗菌药 B. 小儿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C. 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宜联合使用抗菌药D. 老年人应用抗菌药,剂量宜低E. 昏迷、休克、中毒患者不宜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28. 下列抗菌药中,属时间依赖性的是:A.甲硝唑B.氨基糖苷类C.两性霉素 BD.喹诺酮类E.大环内酯类29. 下列抗菌药中,受参数T>MIC%制约的是:A 氨基糖苷类B 甲硝唑C 两性霉素 BD 氟喹诺酮类E 大环内酯类30. G6PD缺乏者应慎用的药物不包括:A.呋喃妥因B.阿司匹林C.青霉素D.伯氨喹E.丙磺舒二、多项选择题(1分/题,共10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包括:A 根据诊断正确用药B 遵循个体化C 用药应从简D 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E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2. 哺乳期使用何药能对婴儿造成影响:A 磺胺嘧啶B 苯妥英钠C 双香豆素D 异烟肼E 维生素C3. 胰岛素的适应症包括:A 所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B 消瘦或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C 糖尿病伴急性代谢紊乱D 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E 糖尿病伴有外科大手术者4. 肝功不全时药动学特点包括:A 药物生物转化减慢B 药物分布容积增大C 药物吸收减少D 药物半衰期下降E 血浆游离型药物增多5.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可影响药物的:A. 分布容积B. 半衰期C. 肾清除D. 受体结合量E. 不良反应6. 血浆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包括:A. 地西泮B. 洋地黄类C. 双香豆素D. 奎尼丁E. 卡那霉素7. 妊娠期药物代谢的特点包括:A. 药物分布容积增加B. 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C. 胃排空能力增强D.C max降低 E. T max推迟8. 诱导肝药酶活性的药物有: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苯妥英钠D西米替丁E氯霉素9.尿液呈碱性时,排泄加快的药物包括:A.巴比妥类B吗啡C对氨水杨酸D乙酰水杨酸类E氨茶碱10.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包括:A.自发呈报系统 B. 药物集中监测 C. 记录联结 D. 队列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三、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1.precipitating drug2.wearing-off3.Cell cycle specific drugs4.细菌耐药性5.药源性疾病四、简答题(5分/题,共20分)1.简述洗胃对静脉注射吗啡的救治作用。
2.简述异丙肾上腺素对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
3.简述新生儿药物分布的特点。
4. 细菌耐药机制有哪些?五、论述题(10分/题,共40分)1.试述普萘洛尔与地高辛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利弊。
2.举例说明药物改变胃液pH值后对其他药物吸收的影响。
3.试述影响药物在胎儿体内代谢的基本因素。
4. 如何治疗药物不良反应?2002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临床药理学》期末考试(B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Dechallenge:去激发试验。
观察停药后药物不良事件是否消失。
当撤药后,药物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有明显减轻,即为去激发阳性。
2.Cohort Studies:定期跟踪随访暴露组与非暴露组ADR的发生率,分析“因”“果”关院;包括回顾性研究:收集过去药物治疗时发生的特定反应和前瞻性研究:事先设定用药与不用药人群,有目的的收集全部资料。
3.Intensive Medicines Monitoring:指定有条件的医院,报告不良反应和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院统监测研究。
4.Case-control Studies:调查一组发生了某种药物ADR的人群(病例)和过去同时期未发生该ADR的人群(对照),比较两组应用该药物的百分比,统计该药物与该DAR发生的因果关院。
5.ADR: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6.过继免疫治疗:为被动免疫疗法。
将具有杀伤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介导后的细胞因子输入到肿瘤患者体内,从而提高患者抗肿瘤能力的治疗方法。
7.肝微粒体酶的准不可逆性抑制:抑制剂与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导致酶失活。
8.MDR: 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
9.Adjuvant Chemotherapy: 辅助性化疗,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为防止复发或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10.Salvage treatment: 挽救疗法,初期化疗方法失败后,换用的其他化疗方法。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1. 给出相应汉语名词:1分;解释名词:1分;2. 名词部分:名词缺失、错误或含错别字:-1.0分;3. 解释部分:有错别字、解释不完整或语句欠通顺,但关键性词语尚准确:-0.5分;解释不完整、关键性词语不准确或缺失:-1.0分解释错误或答案不缺失:-1.0分。
解释错误或答案缺失:-3.0分。
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1. C2. C3. A4. B5. A6. B7. B8. A9. B10.C11.C12.A13.B14.E15.E16.D17.E18.C19.D20.B21.B22.B23.D24.E25.E26.A27.B28.A29.A30.E31.A32.B33.C34.D35.E36.A37.E38.D39.D40.B41.BDE42.ABDE43.ABCDE44.ABCDE45.CE46.ABC47.BCDE48.AE49.BCDE50.ABDE简述题(5分/题,共35分)1. 简述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