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 -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 - 北京大学教务部


负责人签字: 2001 年 5 月 9 日 年月 日
通选课申报表 第二页·共二页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 (教务部·2001 年 3 月修订) 填表时间:20001 年 4 月 开课单位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 教师姓名 麻国庆 年龄 37 职称 副教授 工资号 63516 社会学系 人类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全校本科生 课程编号 课程周学时 课程学分 03130940 2 学时 2 学分
未来三年内开课计划及开课承诺 本课程已开两年,受到了选课学生的好评。从下学期开始,每年在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并 能够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完成教学计划,从内心
作者译者 教材 (若有)
书名
出版社
出版年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学苑出版社(北京),2000 年 1 月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请不少于 200 字,可另附页)
本课程为北京大学面向本科生的全校选修课。授课者根据非人类学专业的学生的特点,通过 大量的民族个案和授课者自己的田野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 究的领域以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 人类学学科的范畴和研究方法;2 不同文化中的婚姻和家 庭;3 亲属与社会结构;4 地缘社会与地缘组织;5 文化理念与生态关怀;6 交换、经济发展与文 化资源;7 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8 象征、宗教与仪式;9 文化与人格;10 人类学在现代生活中 的应用(乡村与都市、人口与教育、老年与健康、妇女与儿童、疾病与医疗、企业与经营、国际 化时代与跨文化沟通、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际等) ;11 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族群认同;12 人类 学理论的演变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历史等。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较为全面 地了解人类体质、文化的演变;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等,进而 树立文化宽容和共生的理念,这些对于了解今天这一变迁中的社会和文化、理解文化之间的沟通 和对话特别是对于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 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作者译者 书名 必 须 填 1、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 写 参 , 2、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不 考 得 3、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少 书 于 4、容观琼,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10
出版社
出版年
部 ) 6、马戎、周星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周星、王铭铭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李亦园,文化人类学选读,台湾食货出版社,1980 8、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9、费思著,费孝通译,人类类型,商务印书馆,1991 10、墨非著,王卓君译,文化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馆,1994 11、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12、格尔兹著纳目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院系、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别附页) 1989 年 1999 年任教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讲授“人类学概论” “北方民族研究” “民族学田野 方法” ;1997 年 4 月到北京大学给研究生开设“比较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著作选读”等; 给本科生开设“人类学导论” 。 科研成果:专著《家与中国社会结构》 , 《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 ;另发表学术论文近 50 篇。
教学大纲(请另附页,要说明有关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课堂讲授,比例应上于 90%;讨论,比例 应大于 10%;读书报告或小论文。还要说明考试要求,及在考试中几个教学环节所占考试成绩的比 重等)
院系意见(请就师资水平做出评价,并对开课 时间及能否按时开课作出承诺) 教学主任(院长)签字:
通选课审订小组审批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