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五山镇中心学校刘敬凤
一、教学内容: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读图和阅读资料说出黄河的奉献和忧患。
(2)能够解释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及探索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地图、图片的分析,了解黄河对人类的贡献。
(2)通过对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说出各河段产生的忧患及原因和治理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黄河水患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四、教学难点:
水患的成因。
五、教学准备:
地图册、课本、PPT课件
六、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析河流的基本方法,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教法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计算机辅助教学
3、学法
图文结合、交流合作、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综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
在黄河的根治中,断流和水污染的治理是本节课难点中的难点,要求学生结合当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找出最合理的根治办法,并布置学生结合我们当地的河流去探究学习,体现了开放式的地理教学。
本节课还突出人文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如在根治黄河上,让学生献计献策,并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为治理黄河和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我们如何去治理,才能使我们附近的河流更好的为我们服务等等。
这些问题中,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注重了知识的全面性,而对教材的重点——黄河的治理部分的教学无论从占用的时间上,还是处理黄河各段治理的措施上都不够充分。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还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三节河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入海口、形状——第一大河
2、水文特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有凌汛
3、奉献:
4、忧患: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