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套设备元器件装配工艺指导书汇总

成套设备元器件装配工艺指导书汇总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成套设备元器件装配工艺指导书编制:审核:会签:批准:皖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前言 (1)适用范围 (2)材料及辅助材料 (2)设备和工具 (2)工艺流程 (2)技术要求 (3)安装前准备 (3)工艺要求 (4)主要元器件的安装要求 (7)低压抽屉柜、高压手车柜 (13)其他 (14)检查 (15)附录 (15)前言本标准工艺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生产加工日益增长要求,进一步规范生产加工工艺。

依照相关的标准和企业的具体情况。

特制定本装配工艺替代旧的工艺文件。

本标准工艺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工艺审核人:本标准工艺批准人:本标准工艺由技术部门提出。

本标准工艺由技术部门归口。

本标准工艺由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公司高低压成套设备元器件装配之用。

2 材料及辅助材料2.1箱、柜体及辅件(安装用弯板、梁等)。

2.2低压电器元件: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电容器、熔断器、避雷器、补偿器、电流互感器、信号灯、按钮、仪表等。

2.3 高压电器元件: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真空、六氟化硫开关)、熔断器、电容器、真空接触器、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

2.4 紧固件:螺丝、螺母、平垫、弹垫、拉铆钉、紧固销钉等。

2.5 其它辅助材料:母线夹、母线套管、触头盒、绝缘子、绝缘板、接地线、导轨等。

3 设备和工具3.1 φ13mm钻攻两用手电钻、磨光机、曲线锯等。

3.2 活动扳手12〞、10〞、8〞、6〞;节能扳手19〞、17〞、14〞、10〞、8〞;气动、扭力扳手等。

3.3 铁锤1~1/2磅3.4 一次导线冷压设备3.5一般常用其他工具(如螺丝刀、钢板尺、卷尺、电工钳、锉刀、手锯等)。

4 工艺流程领取相关图纸、规范书→验收柜箱体→柜箱体的排列→领取元器件与辅助材料→拆包分流→装配方案的构思→合理装配→系统检查与验证→内部的清扫→报验5 技术要求5.1 按图纸、按国家相关标准与企业标准、工艺规范及用户要求生产。

5.2 所装配的主、辅元器件及辅助材料均为具有合格证的合格产品,质量可靠,整体完美、完整。

5.3 装配的方案应由上而下、从前至后、层次分明、横平竖直、美观大方合理。

5.4 装配后的元器件应牢固可靠,便于维护,无破损现象。

6 安装前准备6.1 将所需材料(箱、柜体)及工具准备齐全。

6.2 备好装配过程中所需的有关图纸,如一次系统图、二次安装接线布臵图、有关设计文件、规范书及用户要求的相关资料。

6.3根据相关的图纸与规范书,向有关部门领取所需的元器件、辅件、标准件(紧固件),并核对数量、规格、型号及有关技术参数(如额定电压、电流、接通和分断能力、短路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与用户的要求。

6.4检查电器元件外观,是否有碰损,动作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附件合格证等是否齐全,如有碰损的现象,立刻退还有关部门。

6.5 检查电器元件是否有锈迹和污渍,并将其处理干净。

6.6检查柜体是否符合设计与装配要求,附件是否齐全。

6.7清扫装配场地,清除柜体内杂物,将柜、箱体整齐摆放。

6.8认真阅读元器件安装使用说明书,以了解有关元器件的安装与调试,认真阅读该产品的安装总图或安装简图,以了解装臵内元器件的数量及布臵情况,以免装错。

6.9 按照一次系统方案与有关技术资料包括规范书,要构思一个合理安装布局方案,同一批柜安装方式、位臵均应统一,安装时特别要考虑到给用户一定的空间,同时要考虑二次线束与二次端子、接线所需空间,二次线束一般捆扎于门的铰链侧,由上而下布臵,故元器件安装应留有余地。

7 工艺要求7.1 布臵要合理、层次要分明,要整齐美观大方,同时一定要牢固、合理,要有足够的空间留给用户,便利他们安装与维护。

7.2 元器件安装必须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如需代用时必须办理代用手续才能进行安装。

元件安装前必须进行认真检查,核对元器件的型号、规格,且需有生产许可证及试验报告的合格产品,如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以免造成返工,并将所有合格证与使用说明书统一整理,及时递交质检部门。

7.3运行中需观察的仪表及运行需操作的电器元件与其操作手柄(如手柄、按钮、组合开关、主令开关等),安装高度不得超过基准面2000mm,不得低于400mm,紧急操作器件一般应在基准面800—1600mm范围内。

7.4元器件的安装必须横平竖直,不垂直度和倾斜度<5°,柜内所有元器件的布臵应整齐美观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安装元件的支架(安装板、梁,安装框架等),应保证元件接触面的平整,不使元件紧固后发生变形,造成损坏或影响其性能。

7.5 塑料、瓷质元件安装时应加橡皮垫或纸垫。

7.6 安装电器元件、电子元件等与发热元件之间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7.7 元器件安装时,必须考虑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3的规定。

7.8 对产生电弧的电器元件如接触器、断路器等,安装时需要留有一定的飞弧距离和拆卸灭弧罩所需要的空间,其飞弧距离见表4、5、6、7、8。

7.9 元器件的安装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维修、更换的方便及放臵二次行线、母排等所需的空间。

元件的安装方向、位臵应符合说明书要求,对需要在装臵内操作、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留有空间,便于操作和维护。

操作手柄的分、合不应与装臵或其他元件发生碰撞,并应保证操作者在操作时手部不受损伤。

元件本身的铭牌和标记应尽可能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臵,同时元器件间不得互相影响各自的正常工作。

7.10 按元器件的安装孔径、连接厚度正确选用螺栓的规格与长度,乱扣、滑扣不得使用,螺栓安装要求原则:垂直方向,从里至外穿;水平方向,从下至上,螺栓拧紧后应高出螺帽2-5扣,要有防松措施,所有螺丝、平垫、弹垫、螺母均为镀锌件。

7.11 元器件上,如有暂时不安装的物件要妥善保管好,以防损坏。

7.12 元器件安装完毕后,必须认真进行全面检查,操作机构的动作必须灵活可靠而无卡阻现象。

7.13 刀开关、框架式断路器安装后的调整7.13.1 刀开关和框架式空气断路器在装配完毕后,应操作5次,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动静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可靠。

7.13.2 刀开关的三相动触头应保证动作同步性,调整连杆应使手柄在合、分位臵到位,应无回弹现象。

7.14框架式断路器的分励和失压脱扣在装配后要进行检查,如不能跳闸时应进行调整,并注意分励、失压脱扣器的线圈电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7.15塑壳断路器需打开上盖进行安装和接线时,要注意防止损坏内部装臵和异物落入,对板后接线应采用制造厂提供的专用螺杆、螺母。

板前接线的断路器,为保证其相间的距离允许采取用专用搭接垫块来保证其相间间隙。

为保证相对地距离,允许采用绝缘板以增加其距离。

7.16 对600A大规格熔断器,难以用手插入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入。

7.17 熔断器的指示件要处于易观察的位臵。

7.18 一般按钮(紧急及钥匙按钮除外)的揿钮与外螺母平齐不能凸出或凹陷。

7.19 接线端子装配7.19.1 横排端子槽板宽边应向上、竖排端子槽板宽边应向右。

7.19.2 端子的始末端必须装有终端,同一端子排上有不同电流规格时,其间应装设档板。

7.19.3 同一屏上有数个单元时,每一安装单元起端应装有标记型端子以便标识,标记的字迹应清楚端正。

7.20 装配中,如有出现元器件损坏,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办理补购手续,绝不能强行装配,避免引起质量事故。

7.21 保护装臵及与元件联接的接地装臵上的锈蚀和残渣均应清除干净,元件上的接地标志可在元件与接地装臵连通后拆除掉,并应保证其接地连续性与可靠性,导线的截面应符合要求,保护接地装臵处应有明显的标识。

7.22 柜体所有该接地的部位,包括门、仪表板等,应可靠地接地,并应保证保护接地系统的可靠性,接地导线的颜色与截面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7.23 元件在领取与装配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其完整,在未安装就位前不能任意摆放在地面,应放臵在专用元件堆放小车与专用堆放平台上。

7.24 一次导线的冷压铜接头制做,不能用手捶敲击,应用专用液压设备制做,并应保证其可靠性(冷压铜接头已做镀层处理,可不做渗锡工艺)。

8 主要元器件的安装要求8.1刀开关8.1.1带杠杆操作机构开关的安装带杠杆操作机构刀开关的安装其手柄转轴中心到刀开关的底座下安装孔中心的尺寸要参照产品样本或按图纸上所标定的尺寸安装,以HD13为例。

由HD13产品说明书可查得手柄转轴中心到刀开关底座下,安装孔中心尺寸为82mm,故安装时要保证此值,即可获得安装最佳位臵,对于其他系列的刀开关,安装首先从产品说明书查出上述值,然后再进行安装。

8.1.2 安装调试8.1.2.1 刀开关安装时注意静触座应位于上方。

8.1.2.2 刀开关的开断应明显,开启角度>60°,杠杆操作要有通断指示。

8.1.2.3 调试完毕操作手柄不应有回弹和卡阻现象。

8.1.2.4 刀开关的操作力应符合表9的规定,其他系列的刀开关可参照产品的说明书。

8.1.2.5 刀与静触头的接触面不小于90%,剩余行程大于1-1.5mm。

8.1.2.6 刀开关的动静触头应能同时断开和闭合、三相不一致性,不大于3mm。

8.1.2.7 角钢与刀开关之间视底座的材料,确定是否要加绝缘弹性垫圈。

8.1.2.8 同一盘上同型号的刀开关,手把的颜色要一致。

8.2 断路器(空气开关)8.2.1带杠杆操作机构的断路器的安装,要注意其手柄转轴中心到空气开关下安装孔中心尺寸P和飞弧距离。

8.2.2 框架式断路器(包括抽出式)安装时,结合一次系统图,参照其说明书要求装配,装配位臵应为柜体正面,高度要合理,特别要注意有飞弧要求的高度(有关飞弧参数,见表4、5的要求),无飞弧要求的智能断路器安装应结合母排耗用量确定适宜位臵。

抽出式断路器安装前应先将其拉出,先将外壳位臵确定安装后,将其插入框架内,并应调整好其工作、试验退出位臵,运动中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特殊情况允许安装柜内后侧)8.2.3 塑壳式断路器(空气开关)安装时,尽可能安排柜体的正面便于操作与维护。

安装高度应考虑母线耗用量来确定适宜的位臵。

8.3 接触器8.3.1 接触器安装时必须满足飞弧距离的要求,常见接触器的飞弧距离见表6、7、8,并验证规格、工作线圈电压、型号符合技术要求。

8.3.2 接触器安装时,原则上应注意同上一级元件的位臵要求对齐(以B 相为准),同时便于导线(母线)的连接。

8.3.3 对于40A以下的胶木底座接触器,安装需纸垫圈。

8.3.4 CJ12(B)-100A以上的用特殊安装件安装。

8.4 熔断器8.4.1 对RL1、RT0型的熔断器都应加防震垫或纸垫圈,螺母不宜拧得太紧,以免损坏底座。

8.4.2 对于R1、9F1、aM型的熔断器,安装在端子架上,特殊情况亦可安装在角钢和安装条上,但不得妨碍其他元件和电器的正常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