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张衡传版含解析

【高中】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张衡传版含解析

【关键字】高中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张衡传(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结交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选D 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选C 例句中的“奇”与C项中的“羞”都为意动用法;A项与D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解析:选B A项,“不行”,不去就职;C项,“方面”,方向;D项,“周密”,四周严密。

4.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四史”。

解析:选B A项中的“五经”不包括《左传》,应是《春秋》;C项中的“拜”不是“调动官职”,指“授予官职”;D项中的“四史”不含《旧唐书》,应为《三国志》。

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

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复以为耻,还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

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曰:“不然。

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

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

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

”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

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

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

恂怒,将诛文。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

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

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

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迫洛阳迫:逼迫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解析:选A A项,“迫”应解释为“接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B.C.D.解析:选B B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

A项,前一个“乃”为“竟然”;后一个“乃”为“于是”。

C项,前一个“为”,介词,可译作“替”;后一个“为”,动词,可译作“做”。

D项,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8.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解析:选D①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

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皇甫文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解析:选C 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皇甫文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2)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3)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参考译文: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姓人家。

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内,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重兵据守在洛阳。

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邓禹说:“从前汉高祖任命萧何在关中防守,最终成就了帝业。

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向北通到上党,向南接近洛阳。

寇恂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派遣守河内的人非他莫属。

”于是授寇恂河内太守职,掌管大将军事务。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颍川杀人,寇恂捉到行凶者将其押在狱中。

当时为万事创办待兴之时,军营中犯了法纪,大多情况是对犯法者宽容而不追究,寇恂竟然在集市中杀了行凶者。

贾复认为这是个让他感到耻辱的事情,回过头路过颍川,对左右人说:“我和寇恂共同做将领,可现在被他所侮辱,大丈夫中哪有心怀怨愤而不马上决断的人呢?如今要见到寇恂,必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知道了他的意图后,不想和他相见。

谷崇说:“我,是个将领,请让我能够带剑陪侍在你身边。

一旦有变故,我足以为你挺身而出。

”寇恂说:“不要这样。

从前蔺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屈从于廉颇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啊。

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种重义之人,我怎能忘记这种大义呢?”于是命令部下准备好供应军队的用具,储备好美酒,执金吾的军队一入界,让他们一个人得到两个人能享有的酒饭的款待。

寇恂于是在道中迎候,口说有病而回去了。

贾复率兵想追击他,可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这样走过了他的治界。

寇恂派谷崇把情况向上汇报,皇帝于是征召寇恂。

寇恂到了以后,发现贾复先在那儿坐着,想起身回避。

皇帝说:“天下没有平定,两虎怎能私自相斗?今天我要把你们分开。

”于是两人共坐同饮,极尽欢乐。

高峻据守高平,害怕被杀而坚决死守,大将军耿弇等人围攻他,一年也没攻下来。

建武十年,皇帝商议派使臣招降他,就对寇恂说:“你现在替我前去招降。

如果高峻不马上投降,你就带领耿弇等五营兵力去攻击他。

”寇恂捧着玺书走到第一城时,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谒,行推辞礼,表示不屈服。

寇恂发怒,将要杀死皇甫文。

众将共谏说:“高峻有精兵万人,大多带有强弩,连年攻克不下。

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答应,就杀了他。

派他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经杀了他了。

想投降,赶快降;不想降,就固守。

”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开城门投降。

众将都来贺喜,趁机问:“请问您杀掉高峻的使者并且使他率城投降,为什么呢?”寇恂说:“皇甫文,高峻的心腹人呀,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呀。

现在到来,态度坚决不屈从,一定无投降的心思。

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

”众将都说:“我们确实比不上您呀。

”寇恂学问深、品行好,在朝廷名声很响,所得的俸金,厚施给朋友、故人以及跟从自己的官吏士兵。

常说:“我依靠着你们才达到现在这个地步,难道我能独享这些东西吗!”当时的人把他归于仁厚的长者一类人,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

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是威侯。

三、表达交流(19分)11.将下面的短句连成一个长句,给“候风地动仪”重新定义。

(5分)①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②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感知地震的仪器。

③它利用惯性原理,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测定地震的方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张衡利用惯性原理发明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来测定地震的方向、感知地震的仪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