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指饲料蛋白质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的利用率。
蛋白质的最低生理需要量
正常成年动物,在糖和脂肪供应充足的前提下,氮平衡处于总平衡状态下的蛋白质需要量,为蛋白质的最低生表示方法。是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泄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三种:总平衡、正平衡、负平衡。

活细胞产生的在体内或体外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米氏常数(Km值)
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或mM)。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
尿素再循环
瘤胃内氨→血液→肝→鸟氨酸循环→尿素→血液→唾液→瘤胃内氨→尿素
发情周期
(1) 发情周期的概念
(2) 发情周期的分期以及4个时期的主要生理特征
翻译
以MRNA为模板合成出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翻译时需要tRNA为运载氨基酸的工具,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以及众多的酶和蛋白因子的参与下完成。
反刍
反刍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指反刍动物匆匆将饲料经口腔吞咽入瘤胃,休息时又将被瘤胃浸泡的粗糙饲草逆呕回到口腔,进行再咀嚼和再混唾液,然后再吞咽的过程。
编码链
转录时,只能以DNA两条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称为模板链,与之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称为编码链。
变构效应
某些寡聚蛋白质分子由于与效应物结合后,其构象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引起了其功能的改变,即活性增加或减少。
不感觉失水
不感觉失水——从皮肤和呼吸丧失的水分,由于动物感觉不到故命名。
肠-胃反射
十二指肠粘膜的感受器受到化学性、机械扩张性刺激后,反射性抑制胃的运动和胃排空减慢,此反射称肠-胃反射。
激素的半衰期
激素的生理功能减低50%所需要的时间
剪接
大部分真核生物转录出来的初始mRNA需经过切除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起来的过程,称为剪接。
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分子结构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相似,也能与酶分子结合,从而抑制了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的结合,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静息电位
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必需氨基酸
指生物体生长所必需,生物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太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用饲料中来供给的氨基酸。如Val、Leu、Ilu、Thr、Met、Lys、Phe、Trp等。
必需脂肪酸
动物机体所必需,但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太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有饲料中添加的脂肪酸,一般是△9以上不饱和脂肪酸。
半保留复制
先是双螺旋链打开,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产生的新的子代双链中,一条链为亲代的链,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子代链的这种合成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
由于DNA合成时的方向是:5′®3′,而母本的两条链一条是5′®3′,另一条3′®5′,以3′®5′为模板新合成的链其连续的称为前导链,而以5′®3′为模板新合成的链则是先合成冈崎片段,而后再连接起来,故新合成的链一条连续一条不连续,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联合脱氨作用
指氨基酸与α—酮戊二酸经转氨作用生成α—酮酸和谷氨酸。后者经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生成游离氨和α—酮戊二酸的过程,是转氨基作用和L—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的联合反应。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的代谢途径之一,通过氧化性分支和非氧化分支途径将葡萄糖直接氧化为核糖(5碳糖),同时生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H+),对生物体有重要意义。该途径还能产生六碳糖和三碳糖,从而和糖酵解、有氧氧化过程联系起来。
初乳
母畜分娩后最初3-5天内所产的乳称为初乳。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指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的影响,高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学活性丧失,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分子中次级键破坏,而导致天然物象的改变,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旋或折叠,从而形成有规律的现象,如¶—螺旋、b—折叠、b—转角、无规卷曲等,维持二级结构的力是氢键,不涉及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构象。
红细胞比容
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呼吸链
有机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体内有FADH2和NADH两条呼吸链。
基础代谢率
动物体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称为基础代谢率。
等电点
当蛋白质或氨基酸在溶液中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物质的等电点。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是指代谢底物由于脱氢或脱水,造成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的高能键所携带的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即ATP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代谢中间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3-二磷酸甘油酸等)上的磷酸基团的转移相偶联,其特点是不需要分子氧参加。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DNA的复性
变性的两条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结合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称为DNA复性或退火,复性后的DNA恢复其原来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Tm值
熔解温度,将50%的DNA分子发生变性的温度,称为其Tm值
半保留复制
先是双螺旋链打开,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产生的新的子代双链中,一条链为亲代的链,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子代链的这种合成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旁分泌
激素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为旁分泌
神经激素
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可分泌肽类激素,称为神经激素或神经内分泌。
肾单位
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活动。
肾糖阈
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生理需水量
不感觉失水+最低排尿量+粪中水
生理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中流出,但在正常人,数分钟后出血将停止,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止血。
生物氧化
动物利用吸入的氧,再组织细胞内将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