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后发优势的存在及其实现条件▲ 郭熙保1 罗 知2[内容摘要]本文从资本后发优势的内涵入手,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发展中国家资本后发优势的存在性,并从经济政策、制度、基础设施、资本市场完善程度、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以及人力资本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资本后发优势从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的条件。
同时,本文对资本后发优势持否定观点的“卢卡斯之谜”作了相应评论。
[关键词]资本后发优势;国际资本流动;卢卡斯之谜作者简介:郭熙保(1954—),男,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2),教授。
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罗 知(1983—),女,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2),博士生。
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一、后发优势与资本后发优势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是指在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并存的世界上,后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种种有利条件。
该定义包含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相对性。
没有先进国家,当然也就没有后进国家,从而就不存在后发优势,因此,后发优势是相对的,是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物而存在的。
在讨论后发优势问题时,必须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
(2)客观性。
后发优势是因经济落后而产生的,只要经济处于落后状态,就有后发优势存在,它不能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创造出来。
(3)潜在性。
后发优势是一种有利条件,是潜在的,要把后发优势的潜力发挥出来,才能变成现实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4)递减性。
后发优势产生于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差距越大,后发优势的潜力就越大。
随着后进国家的追赶努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这种后发优势的潜力就会变小。
当后进国家赶上发达国家时,后发优势就消失了。
[1]按照发展要素来划分,后发优势可以分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种类型。
其中资本的后发优势产生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一般认为,发达国 ▲该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追赶型超高速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06AJL 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家资本比较丰富,而发展中国家资本比较稀缺,因此,后者的资本报酬要高于前者的资本报酬。
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资本就会流入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比发达国家增长得更快,最终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本文将重点讨论资本的后发优势的存在性和实现条件,并对资本后发优势持否定观点的卢卡斯之谜作出评论。
二、资本后发优势存在性分析(一)资本后发优势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讨论资本后发优势的存在性,需要联系国际资本流动概念。
资本后发优势与国际资本流动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两者在范畴上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的认为资本的后发优势就是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
首先,资本后发优势中涉及的资本与国际资本流动中所说的资本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都属于资本后发优势所说的资本。
按照资本使用期限的长短来划分,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两类。
长期资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到期使用期限的资本,它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类型。
短期资本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即期支付的资本,包括投机性资本、保值性资本、银行经营性资本和贸易结算性资本。
从国际资本的构成来看,证券投资与国际短期资本市场中的资本流动主要是由国际贸易、投机动机、风险分散等因素驱动的,而长期国际贷款通常是出于人道援助或政治因素,只有直接投资与后发优势中资本概念比较吻合。
其次,一些学者在研究一国的资本流动时还考虑了经常项目。
例如在研究中国的资本流动时,很多学者指出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资本一直以每年200—300亿美元的规模净流出,这是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以及强制结售汇的外汇管理体制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上升,国家将大量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或存放在美国银行,形成了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出,虽然我国的资本项目显示为资本流入,但是其数量远小于短期资本的流出,因此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中国是资本的净流出国。
同上面的理由一样,若单纯的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则以上估算资本净流动的方法是正确的,但如果考察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后发优势,经常项目中所体现的资本流动不具备后发优势中资本追逐更高收益的特性,更多体现的是风险分散的动机。
因此在衡量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后发优势时不应该考虑国际收支平衡中的经常项目。
再次,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有四种,即资本在发达国家之间的流动,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流动以及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从全球视角来看,的确资本更多的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
但是,如果仅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双边流动的视角,就会发现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模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
因此,只要资本更多的是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相反,就说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后发优势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资本后发优势与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不是同一个概念。
资本后发优势中的“资本流动”更多的是指外国直接投资,资本后发优势是指FDI 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净流入。
所谓净流入是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模减去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规模的净额。
如果这个净额是正数,那么,资本后发优势就存在;反之就不存在,就是资本后发劣势。
(二)资本边际报酬率的比较分析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的对比能较直接的反映出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后发优势。
Benerjee and Duflo (2004)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归纳了三种计算资本边际收益率方法:第一种是比较各国的利率,因为在市场完全的情况下利率就是资本的收益率;第二种方法是对各国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方法是以产出的增量为被解释变量,以资本、劳动等因素的增量为解释变量做回归,回归结果中资本增量的回归系数即为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第三种方法是通过选择一种资本和产出的函数关系计算出资本的边际收益率。
[2]Caselli and Feryer(2005)认为以上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计算资本边际收益率的方法。
他们认为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的假设下,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即为资本的总收益,而资本的总收益可以通过资本收益在GDP 中的份额得到。
该方法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PK =αY K ,其中MPK 为资本的边际收益率,K 为资本存量,Y 为GDP ,α为资本占GDP 的份额。
利用该方法他们估算出53个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率,[3]结果如下表所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资本收益率比较斯里兰卡0.19以色列0.12摩洛哥0.32意大利0.11墨西哥0.22日本0.12毛里求斯0.38韩国0.12马来西亚0.17荷兰0.12秘鲁0.20挪威0.12巴拉圭0.43新西兰0.13特立尼达0.25巴拿马0.13突尼斯0.26葡萄牙0.12乌拉圭0.30新加坡0.15委内瑞拉0.24瑞典0.08南非0.30美国0.12赞比亚0.15 资料来源:Cas elli and Feryer(2005) 上表显示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率大多高于发达国家,Caselli and Feryer进一步指出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为27%,而发达国家只有11%。
Caselli and Feryer对资本边际收益率的计算证实了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资本边际收益率,这一结论有力地支持了发展中资本后发优势的存在性。
三、资本后发优势的实现条件以上实证分析有力证明了资本后发优势的存在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存在性不等于就是现实性。
资本后发优势如同其他后发优势一样只是潜在的,要将资本后发优势的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
(一)经济政策影响资本后发优势实现的经济政策包括资本管制、税收和货币政策。
(1)资本管制。
出于对本国民族工业的保护和政治上考虑,许多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不对外开放,或者对外资进入严格加以限制,严重制约着外国资本的流入。
不让外资进入,当然不能充分利用资本的后发优势。
(2)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影响在于,税率越高外国投资者得到的收益越小。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较高,但同时税负很重,反而会使投资者得到的收益率小于在发达国家的投资收益,阻碍资本后发优势的实现。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作用与税收政策类似,因为货币政策会影响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事实上是变相税收,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越稳定,通货膨胀率越低,对资本后发优势的实现越有利。
(二)制度与文化制度是影响外商投资成本和保障外商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
制度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和正式的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指习俗、传统、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而正式的制度是指法律、规章等法律环境。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文化、习俗、语言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非正式制度从文化认知感的角度会加大外国投资者决策的难度。
正式制度通过有效保障投资者的收益而影响投资者决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法制不完善、履行成本较高、腐败问题严重、民主程度较低,再加上产权的保护措施不得力,使交易成本过高、收益得不到保障,实际上降低了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收益,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
因此,制度是影响资本后发优势从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的重要因素。
Alfaro et.al (2003,2006)从实证分析角度证明了上面的观点,他们认为制度为经济提供了激励机制,是决定资本流动的最重要的原因。
[4]Tornell and Velasco(1992)利用博弈论也证明了制度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他们认为穷国缺乏有力的产权保护,使“公地的悲剧”在穷国的资本市场中广泛存在,因此国际资本宁愿选择边际收益率较低的富国进行投资。
[5](三)基础设施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对基础设施的界定主要包括:(1)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排放污水、垃圾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等;(2)公共工程———道路、为灌溉和泄洪而修建的大坝和运河工程设施等;(3)运输———市区与其他城市之间铁路、市区交通、港口和航道、机场等。
基础设施对资本后发优势实现的重要性在于: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降低商品、原材料流动的成本,提高外资的收益;发达的通讯网络可以便利外国投资者与外部交流,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充足的电力、自来水供给可以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较弱,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使投资成本太高。
(四)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增加外资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成本,影响资本后发优势的实现。
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