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验收预验收标准。
3
安装螺栓
安装螺栓采用强度为8.8级
4
安全防护
BASE板,基座等均无锋利锐角
5
外购件
电葫芦为德马格0.5T
气动元件均为SMC产品
所有两/三联件进气口处需安装截止阀及快换接头,且所选两/三联件必须携带残压释放三通阀。
有熔焊工位的气动元件要有防护罩
运动单元
所有运动单元运动灵活且不来回晃动
功能性问题检查
功能性
5
手推柄、脚轮
万向轮要与手推柄同侧,运动灵活,有自锁装置且大小合适。
大夹具应有水平调整装置。固定夹具调平后地脚固定装置。
手推柄高度在850—900mm左右,符合人机工程学
6
夹具焊缝
工具与工位器具焊角高3~5mm,
不允许虚焊、脱焊,重要部位须采用连续焊缝。
焊后清理焊渣,焊缝打磨平滑。
夹具精度
1
BASE板
所有压头打开角度能使零部件方便从夹具中取出
10
操作台
作业高度为600—800mm,符合人机工程学
位置应不影响焊接作业性,且易于人员操作
11
夹具的气路
动作顺序满足夹具操作要求
每步动作的先后顺序都有逻辑互锁,防止误动作
一个控制阀带气缸总数不大于8个
夹具油漆喷涂均匀、美观、无锈蚀或油漆脱落
2
夹具名牌标识
夹具铭牌为铜质板材,铆接固定方式
编号是否清晰,夹具号与夹具是否名称是否有误
3
气动管路
进气管颜色为蓝色,出气为黑色,控制为红色,并采用双层阻燃气管
管路布置要合理(美观、有序)
BASE底部不得部管,需布置在BASE板的槽钢内
定位销、块,加紧块
定位面的位置精度控制在±0.2mm以内
定位销的位置精度控制在±0.1 mm以内,且同一件上的定位销相对位置公差为±0.2 mm
定位块、定位销至少两维可调,调整量为3mm,垫片为0.5mm+0.5mm+1mm+1mm
定位销直径的加工精度:直径-0.10 mm,公差为(0.00~-0.05)
7
机构干涉
所有机构间不得有干涉现象,安全间隙不得小于5mm(重点检查动态时的干涉)
所有气管,管接头在静态、动态都不得与夹具机构有干涉
8
防护
外观焊点应有浮动机构的铜板防护,材料为铬锆铜,厚度为10---12mm
外管件的定位,压紧块尼龙材料
气缸气动元件要有相应的防护,防止焊钳碰撞损坏
9
下件作业性
零部件从取出时应较容易且不变形
1
上件作业性
压头打开高度要便于钣金件放入夹具
夹具的结构、动作应便于板件的定位、加紧
对于特殊的钣金件应有导向装置
2
定位稳定性
定位销定位部分应高出钣金件3—5mm
所有零件都要稳定定位,特别是小零件要完全精确定位、必要时可以过定位
前后工序的定位基准一致
3
压块稳定性
启动压头运行动作要缓和,代开角度不可超过120°,以免伤人
3
调整垫片
1+1+0.5+0.3+0.2
4
手持夹具
手持夹具应易于操作,质量≤2.5KG
5
夹具的作业高度
夹具的作业高度应在850---900mm,操作时不弯腰或垫脚等
装配性
1
操作手柄
所有手动机构操作手柄均有防滑易握装置(套/球)
操作手柄与夹具连接牢靠,方便、省力操作。
2
定位块
上下定位块80%以上贴合,定位松紧度配合良好,上下无明显错位
夹具预验收具体细节
分项
序号
检查项目
验收内容
共性问题排查
工艺文件
1
乙方所需提供的工艺文件
工艺装备设计图纸
所有工位工程图和作业指导书
工艺装备清单
工艺装备自检报告(BASE平面度、定位面/销强度、精度等)
桁架系统的3D数模及图纸
吊具与工位器具3D数模及图纸
夹具外观
1
外观颜色、质量
夹具外观颜色是否与要求一致,定位块,加紧块需发黑处理
BASE及连接板等结构件要求采用Q235-A板材和型材焊接而成
BASE板面长度在1m以下时,板面厚度不低于20mm,型材采用14号槽钢
长度在1m~1.5m时要求面板厚度在25 mm以上,型材采用14号槽钢
BASE板面长度超过1.5m时,要求面板厚度在30mm以上,型材采用20号以上槽钢
BASE应为一整体,其上平面为安装基准面,安装基准面上还应刻坐标网格线
手动压头压紧时需有死点,打开角度不可超过120°,以免伤人
气缸压紧力要足够,能满足压紧要求,一般不小于30KG力
4
定位销
定位销数量与图纸中数量、直径要一致
定位销应双向可调
左右对称夹具无反装
5
定位块
定位块不得有手磨现象
定位块单独可调
左右对称夹具无装反现象
6
焊接作业性
焊接作业性要好,对于不可视焊点应有导向装置,材质为尼龙板。
坐标网格线的深度 0.3~0.4mm,线距为100~200mm,坐标网格线的平行度误差:相邻单一间隔距0.10/100mm;累积间隔距0.30/全长
刻线的两端刻上坐标号,坐标号应与汽车产品图上的坐标号相一致,要求牢固,光滑平整,无缺陷
BASE板最大平面度误差要求0.2mm以内。所有安装销孔与加工基准面之间的公差为±0.05mm,销孔内壁粗糙度为r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