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但可发生微小的相对转动
屋架与柱不能有相对位移 但可发生微小的相对转动
铰结点

现浇

刚结点
刚性
相互为 固定约束
判断
刚结点 (现浇 式)或 铰结点 (装配
式)
支座
铰结点
1.1.2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计算简图中常用的有三种: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固定端支座。


固定铰
支座
固定端 支座
固定端支座
固定 铰支座
结点:杆件与杆件之间的 支座:结构与基础或支承
联结点
物之间的连接处
木梁
木屋架
预埋螺栓
区别: 结点:受到的不全是垂直压力 支座:全部接受结构的垂直压力
1.1.2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构件之间的联结处为结点。在计算简图中,通常将结点
简化为铰结点或刚结点。
木梁 木屋架

屋架与柱不能有相对位移
铰结点
点 预埋螺栓
大小: F1 =F2
二力平衡(F1,F2 ) F2
完整表述:
1.3.2 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分别作用在
前提:作用在两个刚体上
两个刚体上,
力的个数:两个
力的要求:等值、反向、共线
图示:
FF21′
总是大小相 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 在同一直线
上。
F1
大小: F1 =F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F1,F1´ )
大小:F1 =F2=F3
插入: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两个分力。在工程中,常将力F沿互相垂直的两
个方向分解,得到水平分力Fx和垂直分力Fy,这种分解称为
正交分解。
Fy
F
α
Fx=Fcosα Fy=Fsinα
Fx
1.4.4 力的三角形法则
平边四边形法则可以简化,用一个力三角形表示。
固定铰支座
可动 铰支座
1.1.2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荷 载
荷载
按分布 情况分
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
按作用 时间分
按作用 性质分
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恒载和活载)
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1.1.2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荷 (1)集中荷载 载
力集中作用与一点
轮压P1和P2
次梁传给主梁的力
集中荷载
集中荷载
1.1.2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2)梁不可能在水平方向 发生整体移动;
(3)梁热胀冷缩,水平方向 可自由伸缩。
简化: (1)梁以其轴线来代替, 把荷载直接加在轴线上;
(2)在梁的左端,设置一 个固定铰链支座;
(3)在梁的右端,设置一 个可动铰支座。
1.1.3结构构件简化的例子
阳台
1.2 力的概念 1.2.1 力
•力的概念: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2
10KN 10m 2m 0.5KN / m10m10m 2m
2 155KN
M1< M2
说明:展板会绕A点向左倾倒
1.6 力偶 前提: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
力偶概念
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 两个力叫做力偶。并记作(F,F )。
1.6 力偶
力偶三要素
d
力偶作用面 :组成力偶的两个 力所在的平面。
1 .2.4.1 刚体的本质
•刚体不存在,为理想模型
•在力的作用下,组成刚体的所有质点间的距离始终 保持不变
1 .2.4.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均匀连续性 2、各向同性 3、微变形
与刚体 的区别
1 .2.4.3 变形固体
杆件为变形固体,是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1 .2.4.4 变形固体的类型
F2 F1
F1
FR A
FR
O F2
FR
F1
A
F2
练习
1、请分析受力图后,指出哪些是互为二力平衡的力? 哪些是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绘制下图的力三角形。
回忆:线段投影
回忆:三角函数
1.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y
b
FB
Fy a
A
x
O
a Fx b
1.4.1 Fx 和Fy 的计算公式
Fx=±Fcosα Fy=±Fsinα
x
O
F3=20N
F4=15N
巩固练习
已知:F1=2000N,F2=150N, F3=200N, F4=100N, 各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试计算下图4个力的合力。
1.4.3 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它的各个分力在同
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称为合力投影定理。
y F1
F2
O
x
y F
Fx Fx
顺时针为负 _
1.6 力偶
力偶的性质
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求合力时力偶不计算。
y
F
dF
力偶的图示方法:
o
x
d
M Fd
M Fd
1.7 约束与约束力
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
在空间能够任意运动的物体,称为自由体。受到周围其 他物体限制而不能任意运动的物体,称为非自由体。
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在平面力系中,各力的 作用线都互相平行,称
为平面平行力系。
在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 线既不完全平行,也不完全 相交,称为平面一般力系。
1.2.3 平衡
•平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插入: 柔体与刚体
1 .2.4 刚体
•刚体: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体积都不发生变 形的物体。
授课教师: 陈靖晖
《工程力学》 ——产生原因
如果该课程没学好,后果是 什么?
结构组成
课程内容梗概 强度
刚度
1.75m
基本概念及 基本原理
强度问题——抵抗破坏
刚度问题——变形大小、抵抗变形
力系的合成 稳定问题——突然破坏(保持原有平
与平衡
衡形式的能力)
课程内容梗概
拉伸与压缩 剪切 扭转 弯曲
y
b Fy
FB
a A x
O a Fx b
方位角α的确定:力作用线与X轴之间的锐角(≤90°)
练习:标注图中4个力的方位角α,分别用α1、 α2、α3、 α4在下图中表示。
y
F1
F2
x
O
F3
F4
回忆:直角三角形
α=?
1.4.2合力计算方法
当已知力的投影Fx和Fy的 大小,则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为:
OFy
Fx
x Fy
Fy
Fn
F3
分力
分力投影
F1x、F2x、……Fnx F1y、F2y、……Fny合力源自Fx 合力投影Fy
F Fx2 Fy2 arctan Fy
Fx
1.5 力距
抗力臂
支 点 施力臂
F
W
施力
抗力
1.5 力距
当力F作用在乒乓球的下侧时:
转动
C FC
平移
问题?
如何度量力的转动效应?
纵横向 划分
纵向刚架
横向刚架
1.1.2 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中轴线
要点: 1、以中轴线代替杆件 2、虚线转化为粗实线 3、粗实线的长度以实际结构 构件的长度相等
1.1.2结构计算简图的形成
杆 件
构 计算简图

件 用轴线代替 件
杆件之间联结用结点表示 杆长用结点间的距离表示
荷载的作用点移至轴线上
1.5.1 力距
F↑,d↑
转动效应↑
力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F的大小
矩心
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 O
力臂d
F
力矩
力F与力臂d的乘积Fd,称为力F对 O点的力矩,简称力矩,用MO(F)。
M O (F ) Fd 逆正顺负
力矩正负号表示转动方向:逆时针为正 + 顺时针为负 -
力矩的单位:N·m 或KN·m
1.5.1 力距
合力矩定理
合力F对某一点O之矩,等于其分力Fi(i=1~n)对同
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MO(F) MO(F1) MO(F2) MO(Fn) MO(Fi )
力矩计算方法
当力臂易求时,按力矩定义计算 当力臂难求时,用合力矩定理计算
计算力矩
插入:倾覆
插入:倾覆
1.5.2 抗倾覆的稳定性校核条件
M1> M2
说明:M1:抗倾力矩;M2:倾覆力矩
M2
M1
1.5.3 抗倾覆的稳定性校核计算
1.5.3 抗倾覆的稳定性校核计算
b
F 已知:一块展板的高度为a=10m,
宽度为b=0.5m;展板支座的高
a W1
q 度为c=2m, ,宽度为d=0.2m,展板 重量为W1=1000KN,展板支座重
d
c W2 A
量为W2=500KN,风的作用力为 集中力F=10KN和分布力 q=0.5KN/m。试问广告展板是 否会绕A点倾倒。
1.5.3 抗倾覆的稳定性校核计算
b a W1
F 解:
M1 W1 d W 2 d
2
2
1000KN 0.2m 500KN 0.2m
q
2
2
150KN
d c W2
A
M 2 F a c q a a c
荷(2)分布荷载

连续作用
密集程度
力在构件内部或表面上连续作用 分布集度
分布 荷载
体分布荷载 面分布荷载 线分布荷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