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件

需要强制性定期检定的仪器和设备,经符合 资历的计量部门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常用的贵重仪器和设备,在使用前应加 以检查,使用后要登记,要做到定期维护,以保 证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8


2.1 高压灭菌器
(1)操作人员应了解蒸气灭菌的原理并遵守操 作规则。 (2)放入的灭菌物品不宜放得过挤。 (3)使用时,放入生物指示条或化学指示条。 (4)生物指标为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耐受性 (121℃,15min)。 (5)灭菌后,再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6)也可采用水银留点温度计进行校准。
11
2.5 显微镜
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使用油镜后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再用 沾上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最后用干净擦镜纸 擦干。(建议使用无水乙醇+乙醚)
注意防尘,保持清洁、干燥。
12
2 仪器、设备

实验室需要使用的无菌器具应能正确实施灭 菌,无菌器具和器皿有明显标识,以便与非无菌 器具和器皿加以区别。
13
3 检验培养基、试剂
3.1培养基
微生物学检验所用干粉培养基,必须由专 业厂家生产,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有关的质量标 准,保存也应符合要求,防止潮解、结块等。 干粉培养基易受潮变性,需要重视。一旦 变质,不得再使用。
14

3.1培养基
为保证干粉培养基质量指标,在实际工作中 应注意: (1)加强包装的密封性能; (2)使用时尽量缩短开盖时间; (3)干粉培养基一般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 环境中保存,对于易受潮的品种,启用后宜放入 干燥器中保存; (4)由于配制水分不同、启用次数或时间增加, 干粉培养基的pH值可能会有所变化,应随时略加 调整。
19
3.1 培养基

使用专用的角匙取药品,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不得使用自来 水,因其中含有氯等抗菌物质。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配制 培养基时应测定pH值,如测定结果与所要求的pH 值不符,则用lmol/L NaOH或lmol/L HCl溶液进 行调节。
3
1 检验人员
(1)微生物检验不能完全依赖全自动鉴定仪器, 检验工作中每一步骤均需要有高度的主观分析和 判断能力,与个人的经验、技能和微生物检验基 础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2)除要求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严肃认真 的工作态度、精密细致的观察和操作习惯,注重 个人卫生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实验室自制培养基应有质量控制,包括: 制备数量 制备日期 有效日期 制备者姓名
还必须检查: 培养基颜色 光洁度
有否过多气泡
均匀度 溶血与否 是否污染
厚度
18
3.1 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 行操作,并做好配制记录。
为保证培养基质量,在配制时应注意: 制备培养基必须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璃容器、搪瓷缸中进行, 如用铜、铁等金属器皿,可能会对微生物生长有毒 害作用。 配制培养基时应按检验项目规定的配方添加, 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改培养基成分。
16
3.1培养基

商品化培养基的平皿应对所用培养基做外观 检查,如培养基是否开裂、平皿有无破碎、血平 板有否溶血、有否冰冻、灌注是否均匀、有否过 多的气泡,清晰度和有无污染也需要检查。 培养基平皿的制备商必须按照标准随产品附 上书面鉴定资料,实验室应将此鉴定书保存一定 时期。
17

3.1培养基

4
1 检验人员
(3)检验人员应执行上岗前培训制度,上岗前 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操作,还要主动参加学习、培 训、讲座,学习新技术,掌握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4)参与编写测试程序及仪器操作程序,学习 质量保证体系知识和计量学基本知识;
5
1 检验人员
(5)参加各类水平测试和盲样测试,提高检测 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微生物学检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对检验人员 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提高检验 人员的素质。
6
2 仪器、设备
大型微生物检验室的主要仪器及设备包括:
无菌室、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微生物快速初筛 仪、显微镜、菌落计数器、高压灭菌器、干热灭 菌器、离心机、蒸馏设备、培养箱、厌氧箱、水 浴箱、冰箱、超净工作台、酶标仪、洗板机、 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7
2 仪器、设备

要求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均应按照生产厂家提 供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正确使用。
9
2.2 干热灭菌器
(1)应遵守操作规则,放入箱内灭菌的器皿 不宜放得过挤,器皿与内层底板不能直接接触。 (2)灭菌完毕,不能立即开门取物,须关闭 电源,待温度下降至50℃以下再开门取物。 (3)带有纸包装的物品灭菌温度不能超过 160℃。
10
2.3 培养箱
(1)箱内不应放入过热或过冷的物品,取放物品时, 应随手关闭箱门,以维持恒温。 (2)如培养物不慎泼洒到箱内,应马上清洁,并采 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培养物不宜与培养箱最底层直接接触。 (4)必要时,可放入装水容器以维持箱内的湿度。 (5)每天记录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观察培养箱内温 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在两次计量周期之间要进 行至少一次内部校准。
15

3.1培养基

干粉培养基所要求的理化指标,可以从下 面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检查:
(1)干粉培养基应为疏松颗粒状或粉末状,颜 色正常、一致; (2)溶解后清彻透明,无沉淀; (3)45℃时pH值为7.2士0.2;熔化温度70℃左 右,凝固温度为35-40℃; (4)水分含量符合标准。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2012年11月
1
前言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微生物 学检验,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甚至错误,因 此必须对影响检验结果的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 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不断完善微生物检验的 质量控制。
2
主要内容
1 检验人员 2 仪器、设备 3 检验培养基、试剂 4 检验环境 5 采样 6 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7 检验质量 8 校验的执行 9 参考菌株及其保存 10 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 11 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