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实验报告

普通心理学实验报告

普通心理学实验报告
——动作稳定性实验
班级:10人力(1)
姓名:蔡金
学号:2010950072
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学习手动作稳定性的目的是除了学习其本身,还要学会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中被试从九洞仪直径大的洞向直径小的洞移动点击,只要在每洞中没碰到边缘则算通过,每个洞有三次机会,当出现连续碰边三次时,则被认为失败。

手动作稳定性存在个体差异,并受个体情绪的影响。

关键词:手动作稳定性情绪指标
1 引言动作稳定性是动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的震颤。

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

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

而当一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

本实验所用的九洞动作稳定器就是一种通过测定手的动作稳定程度来间接测量情绪波动程度的仪器。

前人在有关的研究中已发现:
(1)手臂动作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6-8岁最明显;
(2)右手的运动稳定性超过左手,6-12岁比15、16岁明显,
成人
则有时相反;
(3)大多数男孩的两手运动稳定性都超过女孩;
(4)运动的方向对稳定性有影响。

本次实验目的是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检验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安徽财经大学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5名学生,各项生
指标正常。

2.2 器材 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704动作稳定仪
2.3 实验方法:
1 将主机与附机EPT704动作稳定仪连接好,按(运行/待机)键;
2 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九洞型→学号→姓名→允许碰壁次数(3),按(确定)键,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可以实验;
3 被试看见绿色指示灯亮后,手握试笔,肘部悬空。

尽量与桌面保持垂直,将笔头在最大洞旁的金属区域点一下,仪器开始计时,被试将笔插入洞中,碰到底后再拿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做,整
个过程不能碰壁,否则鸣响。

只要鸣响,被试就要在该洞再做一下,直至在某洞碰壁次数达到所设定次数(不是总碰壁次数),仪器自动停止计时,黄色指示灯亮,测试结束;
4 注意:被试一定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做,且要在真正完成了一个洞的测试(笔碰到洞底)才能继续做下一个洞,否则仪器不予理会;
5 主试根据屏幕显示界面,可选再做一次,直到十次,再查看或记录数据;换左手再做10次,轮换中间休息一分钟。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尽量的控制直径身体的各个部位,也会有细微的颤动,其颤动范围越小,动作稳定性越好。

可以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和假定的比赛情况下各被试的动作稳定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若要检验练习是否能增强手动作的稳定性,可以在本次试验的步骤下继续让被试练习可能对其有危险的洞,如果练习次数的增加,被试可以通过先前通不过的洞或者说动作稳定性明显提高,则可以说明练习能对被试增强动作稳定性有帮助,反之则无效;练习中腰及手臂避免被试出现疲劳效应,同时还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

4 结论
通手动作稳定性存在个体差异,并受个体情绪的影响,情绪越稳定,手的动作稳定性越好,左右手的稳定性与被试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有关,一般说来右手优于左手。

5 参考文献
黄希庭心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学实验指导手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录:
表-1被试一的实验数据(单位:s)
表-2 被试二的实验数据(单位:s)
表-3 被试三的实验数据(单位:s)
表-4 被试四的实验数据(单位:s)
表-5 被试五的实验数据(单位: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