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环评证甲字第2608号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新能源工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评价单位: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三年十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地点 (1)1.2 项目背景 (2)1.3 项目基本情况 (2)1.4 项目选址及规划符合性 (6)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8 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8)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 (9)3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环保措施------------------------------------------- 10 3.1 执行标准 (10)3.2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11)3.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14)3.4 污染防治措施 (16)3.5 环境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17)3.6 环境防护距离 (17)3.7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8)4公众参与------------------------------------------------------------- 20 4.1 公众调查原则、方式及内容 (20)4.2 公众参与表调查情况 (22)4.3 公众意见反馈情况 (23)4.4 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 (24)4.5 小结 (2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256联系方式------------------------------------------------------------- 26 6.1 环评机构联系方式 (26)6.2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26)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39MD地块(原武汉中誉汽车有限公司厂区)。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图1-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新能源工厂项目地理位置图1.2项目背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25日,是东风汽车公司从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战略需要,组建的以研发、制造、销售东风品牌乘用车为主的新兴事业板块。
武汉工厂是东风乘用车公司的主要生产阵地,于2007年9月19日奠基,占地1200亩,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已完成,投资18.3亿元,建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具备12万辆生产能力。
为进一步发展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事业,东风乘用车公司于2009年收购了原武汉中誉汽车有限公司,并计划在原武汉中誉汽车有限公司厂区现有建筑布局的基础上,实施新能源工厂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24429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1146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焊装及场地车联合厂房、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及其它相关生产、办公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新厂区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产能将新增12万辆/年,使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总产能达24万辆/年。
1.3项目基本情况拟建项目基本构成见表1-1。
1.3.1产品方案本项目建成年产12万辆乘用车(包括D系列乘用车、EJ系列纯电动车、EQ系列特种纯电动汽车等)。
1.3.2建设内容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2。
1.3.3生产工艺新能源工厂项目与武汉工厂总体工艺路线相比,无冲压以及发动机生产工艺,其它工艺基本无变化,分为金属车身制造工艺以及整车总成工艺,其中车身制造工艺包括金属冲压件焊装、涂装工序。
全厂具体流程见图1-1。
图1-1 全厂生产工艺简图1.3.3.1焊装及场地车联合厂房(一)焊装车间轿车焊装工艺包括前地板总成、前骨架总成、后地板总成、前舱总成、地板总成合装、左右侧围总成、后围总成、顶盖总成、开启件总成、白车身总成合装及调整、打磨、检查以及部分小件分装等生产任务。
电动车焊装工艺包括下车体总成、左右侧围总成、空气室总成、车身骨架总成合装及调整、打磨、检查以及部分小件分装等生产任务。
本车间所生产的轿车白车身为承载式车身,是由许多零(合)件通过焊接组焊而成,以点焊为主,辅以弧焊。
材料大部分采用薄型低碳钢钢板,纯电动车车身主要材料为铝材,车门为碳钢材料;乘用车车身主要材料为碳钢。
本车间所生产的电动车车身骨架以挤压型材为主,整体形成框架式结构,保证了车身骨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车身骨架由车身下部骨架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后流水槽总成和散件组组成。
骨架主体铝件之间采用MIG焊接,钢板件与铝件之间采用铆接和粘接的方式。
轿车地板后续焊接线共9个工位,车身焊接线19个工位,调整线20个工位,新建一条纯电动车铝车身焊装生产线,满足一个平台、两品种车型的混流生产;新建一条多品种柔性混流生产线,满足两个平台、三品种车型的混流生产11万辆/年轿车的能力。
(二)场地车车间场地车车间(涂装和装配生产区),主要生产任务包括:①承担特种纯电动汽车玻璃钢车身的清理,刮腻子,腻子烘干,腻子打磨,喷漆等涂装任务。
②承担变速箱、前悬、总泵等总成的分装任务。
③承担特种纯电动汽车各系列车型底盘装配、车身及其附件的装配任务。
完成车辆检测试验,并将车辆状态调试至合格。
1.3.3.2涂装车间承担乘用车车身前处理、电泳底漆、涂胶、中涂、面漆及精饰等涂装任务。
由车身的前处理(低温脱脂、常温硅烷化)、阴极电泳涂装、涂喷胶及烘干、打磨、中面漆喷涂(中涂和色漆为水性涂料,清漆为溶剂性涂料;3C1B“湿碰湿”喷涂工艺;水旋式喷漆室;自动输调漆)、修饰及注蜡等工序组成。
1.3.3.3总装车间承担乘用车的内饰、机械装配、总装配、各类液体加注、整车检测及调整、商品化准备、返修、路试(在试车跑道路试)和终检、补漆等工作,另外还承担仪表板、前端模块、前后保险杠、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悬挂系统、车轮等分装任务。
内饰装配线采用板式输送链、底盘装配线采用悬挂摩擦输送机,最终装配线采用板式输送链。
该车间属于大量流水线生产作业,大量采用模块化的装配方式,使总装和总成分装相结合。
1.4项目选址及规划符合性1.4.1规划及政策符合性1.4.1.1规划符合性《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均提出了在湖北省内发展汽车工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湖北省内长江经济带的机械制造也重点发展行业。
本项目配套建设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符合湖北省相关“十二五”规划符合性。
汽车产业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以及《武汉城市圈推进产业合理转移指导目录》提出的优先类发展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纲要”以及“目录”的发展构思。
拟建项目选址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39MD地块,用地属工业用地,项目建设未改变其用地性质。
项目厂址位于三环以外,属于“重点建设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项目属于自主品牌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建设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4.1.2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主要生产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拟建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9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200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等相关产业政策。
1.4.2选址合理性拟建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工业园39MD地块,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符合园区产业定位。
地理位置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并可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形成整体优势。
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建设,清洁生产水平能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及地方的标准要求;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满足区域控制要求;经预测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区域及周边环境影响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可行的。
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通过评价范围临近的自动监测点位2011监测数据统计分析,SO2、NO2、PM10年均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
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区域内SO2、NO2、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TVOC等污染物监测值较低,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甲苯及VOCs能够满足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二甲苯能够满足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能够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的“无组织监控点浓度”要求,PM10日均值超标,主要是周边道路扬尘所致。
(2)地表水2012年长江纱帽、杨泗港断面中pH、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石油类指标均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的要求。
2011年南太子湖COD、BOD5、氨氮、总磷指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体的要求,超标倍数分别为0.37、0.58、0.47、2倍,主要是由于周边管网建设滞后,仍有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造成。
(3)声环境厂界各侧昼间及夜间均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
(4)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监测指标现状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Ⅳ类,水质现状良好。
(5)土壤所调查土样中pH、锌、镍元素,均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同时,对照《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上述元素远低于通用土壤基准值,不影响该场址进行开发建设。
(6)生态项目所在地生态结构主要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植被主要为草本群落,主要群落类型为狗尾草群落。
场内受人为干扰较大,动物较为简单,大多为附近野生麻雀及田鼠等2.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大气环境: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同时考虑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大气评价范围确定为以涂装车间中心,NE为正Y轴,边长2.5km矩形区域,适当考虑外围敏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