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 教学大纲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 教学大纲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60303Z10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学时/学分:56/3.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物理方向本科生
教材、教学参考书:
1.量子力学(周世勋原著,陈灏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
3.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Griffiths David J,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4.Statistical physics: part I(Landau L D, Oxford: Pergamon Pr.)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导论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最基本的物理概念,运用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处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层面和统计物理学的角度研究探索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此外,该课程为后续的固体物理和其它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掌握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态的叠加原理和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微扰理论和统计分布规律等知识。

了解人类对微观世界规律的认识过程,学会利用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处理物理学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方法,了解该课程在以后材料类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能力:运用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识别、分析常见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学问题;运用课程知识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学问题,判断结果的合理性;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对涉及微观结构的实验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并能够对实验结果中的问题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能力。

素质:建立基础理论-材料结构-材料性能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的学习、分析与讨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从微观结构分析到实际应用的思维模式。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作业、课前导学的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测验、课堂提问、课外阅读等;过程考核占总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