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术语
1.1.1 长期稳定性试验(longtermstabilitytesting)
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接近实际条件)留样,并定期进行检验。
其目的为了确认适当的贮存条
件及制定产品有效期或复验期提供依据。
1.1.2 加速稳定性试验(Acceleratedstabilitytesting)
1.1.3
1.1.4
1.2
1.2.1 QC批号、
1.2.2
1.3
1.3.1 原料药进行该试验。
用一批代表性的原料药进行,将样品除去包装后,平放在称量瓶或培养皿中摊
成≤5 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 mm厚薄层,进行以下实验,考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1.3.2 高温试验
温度分别选择40℃、60℃两个温度水平。
将样品在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
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若样品无明显变化,则不进行40℃条件下的试验;
若样品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鉴别不明显,外观色泽变化大等),则须在40℃条件下同
法进行试验。
1.3.3 高湿试验
选择相对湿度为75%±5%、90%±5%两个湿度水平(T=25℃)。
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用封口胶密封)放置10将样品置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装KNO
3
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样品
(如含量下降
5%条件下
1.3.4
500lx的条件1.3.5
1.4
1.4.1
长期稳定性试验
1)正常生产的产品每年至少留1批;
2)新产品或注册产品,取工艺验证的3个连续批号;
3)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返工等明显影响质量的情况,至少留1批进行试验。
4)工艺验证至少留3个连续批号。
•加速稳定性试验
新产品或注册产品,取工艺验证的3个连续批号。
1.4.2 稳定性留样数量
除有特殊规定,稳定性试验取样量为检验次数×2倍全检用量,每次至少保证有2倍的化验量。
如按照常规试验频次,进行3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需要14倍的全检用量,加速稳定性试验
需要8倍的全检用量。
0月数据采用产品初次检验或放行检验的数据。
1.4.3
•
•
•
•
•拟定在冰柜保存的原料药
•样品模拟市场包装,分别放入长期和加速条件的稳定性试验箱中。
或适宜的冰箱或冰柜中。
•试验所持续的时间长短和放置条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贮存、运输和随后使用的整个过程。
•稳定性试验箱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均采用自动记录的方式,至少每10分钟记录一次。
冰箱或冰柜的温度每天至少记录2次。
•每天有专人巡回检查试验箱是否正常,检查温度与相对湿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1.4.4 稳定性质量标准
•
•
•
•
1)
2)溶液外观、
3)
4)鉴别项目和残留溶剂首次检查。
5)首次0月数据可依据放行时该批的全检数据。
1.4.5 检验频次
长期稳定性试验按第一年每3个月,第二年每6个月,以后每年1次的检验频次,即0,3,6,
9,12,18,24,36个月等,检验至复验期或有效期后一年。
加速稳定性试验按0,1,2,3,6个月的频次进行检验,不稳定产品增加检验的频次。
1.4.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内的时间规定,以首次检验的日期为准,长期试验1年内最多延后5天检测,1年后最多延后10天检测;加速试验6个月内最多延后3天,不得提前检验。
1.5 原辅料根据化学性质和使用经验,制定符合实际贮存条件、合理的、短期容易接受的复验期。
除非
特殊品种需要,不必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复验期。
1.6
1.7 定期
1.8
1.8.1
1.8.2
1.8.3
•
•
•外观和物理特性不满足可接受的标准(如颜色等);
•pH值超出可接受标准。
1.8.4 检测周期结束后,对含量、有关物质等可量化项目,尤其质量有较大变化的产品要做趋势分析。
采
用趋势分析和统计的方法,确定产品的有效期或复验期。
有时稳定性数据显示降解和变异非常小,这时通常不必进行正式的统计分析,只需提供正当的理由。
1.8.5 有效期或复验期的统计分析
按长期试验测定数值,以标示量(%)对时间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求出各时间点标示量的计算值(y),然后计算标示量(y)95%单侧可信限的置信区间,y ±z
式中:N —数组
t N-2—为概率0.05,自由度N-2的t 单侧分布值 S=2
N Q Q=Lyy-b ×
Lyy =∑y 2Lxy =∑X 01.9 1.10 1.10.1 1.10.2 稳定性试验箱突发异常短期不能正常工作时,或遇见停电等情况,如实记录,
并需协同QA 对此段时间的数据进行评价,确定影响程度和处理方法。
1.11 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