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A. B. C. D.【2】飞机从罗马(东1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 星期一的18:10B. 星期一的12:10C. 星期日的16:10D. 星期日的5: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日落时间,判断北半球是冬半年,昼短夜长,确定晨昏线的形态特征,图D符合。
根据区时差,计算出飞机降落时,罗马的区时。
再减去飞行时间18小时,计算出起飞时间。
【1】飞机降落时,北京时间是17时10分,此时正值日落,日落在18点前,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正值冬半年。
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图D所示形态,D对。
图A所示昼夜平分,A错。
图B、图C所示北半球昼长夜短,B、C错。
【2】飞机降落时,北京时间是星期一的17时10分,罗马位于东三区,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此时罗马的区时是12时10分。
飞机飞行18小时,所以飞机从罗马(东三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星期日的18:10,C对。
A、B、D错。
选择题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I地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梅雨天气B.伏旱天气C.寒潮天气D.沙尘暴【2】如在7月下旬,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答案】【1】B【2】C【解析】【1】我国的降水基本是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汇形成的锋面雨,受二者实力强弱的影响,推动着锋面雨带南北移动,移动的一般规律是,每年的4――5月在华南一带,6月中下旬――7月初向北跳跃到长江中下游一带,7中下旬――8月向北推进到东北、华北一带,9月南撤到西南地区到华南一带,10月锋面雨带离开大陆。
正常年份,若锋面雨带位于I地区――华北时,则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出现高温少雨的晴朗的伏旱天气,B正确;梅雨天气出现在六月份,A错误;寒潮天气主要是在冬半年,C错误;沙尘暴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D错误。
故选B。
【2】锋面雨带推移的速度往往取决于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对比及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
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华北一带,说明当年的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实力较弱,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较强,锋面推移速度较慢,在南部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多,易涝,北方控制时间短,易形成干旱,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将可能出现南涝北旱。
故选C。
我国雨带推移规律: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大约四、五月夏季风在我国华南地区登陆(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雨带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选择题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39°42′N,113°41′E)的金龙河峡谷(峡谷成南北走向)的西岸崖壁。
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
悬空寺“日晒不着、雨淋不着、风吹不着、千年不倒”。
始建初期,悬空寺距离谷底近百米,后来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
下图为悬空寺位置示意图。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推测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古栈道②洪水③光照④气温⑤岩石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悬空寺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的原因最可能是()A.峡谷两侧山地下沉B.峡谷底部地壳抬升C.峡谷河流的侵蚀下切D.峡谷河流的泥沙沉积【3】每天悬空寺的日晒时间平均只有2小时左右,不考虑天气因素,下列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有太阳照射的是()A.9点B.11点C.13点D.15点【答案】【1】B【2】D【3】B【解析】【1】根据材料“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可知,该寺的修建与古栈道有关,①正确;该地为季风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建在峭壁中部利于防洪,②正确;“日晒不着、雨淋不着、风吹不着”,说明该寺建在峭壁中部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光照和气温条件,③④错误:该处岩石为薄层灰岩夹页岩,下层为厚层灰岩,岩性下硬上软,利于建设和长久保存,⑤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2】若峡谷两侧山地下沉或峡谷底部地壳抬升,则可能导致悬空寺与谷底距离变近,但材料和图中缺乏相关信息,无法判断,故排除A、B项;河流侵蚀下切,会使悬空寺与谷地距离增大,故C错误;该地为黄土高原地区,黄士土质疏松,再加上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大雨、暴雨,河流含沙量大,谷底泥沙沉积不断堆高,使谷底与悬空寺距离变近,故D正确。
【3】悬空寺位于峡谷岩壁上,岩壁垂直分布,太阳高度角越大,岩壁越有可能接受到太阳辐射;因而岩壁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应在当地正午前后。
悬空寺位于岩壁的西岸,要照射到悬空寺,太阳的方位应在东边,其日晒时间平均只有2小时左右,可以推测时间在当地10-12之间;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恒山经度与120°E相差较小,约30分钟左右,故B正确,A、C、D错误。
本题难度较大,分析图文材料,获取有用信息是解答的关键。
选择题下图为1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30°N、48°N两条纬线的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月份,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北印度洋形成顺时针洋流B.珠峰南坡雪线上升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D.长江流域进入汛期【2】该月份,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说法是()A.风力:丙地>丁地,原因:丁地气压梯度力小、高山阻挡B.风力:乙地>甲地,原因:乙地气压梯度大、摩擦力较小C.风向:甲地与乙地不相同,原因: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不同D.风向:丁地与丙地不相同,原因:丁丙分别位于高压东西部【答案】【1】C【2】A【解析】试题【1】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
北印度洋形成逆时针洋流,A错。
冬季,珠峰的气温更低,积雪量增加,雪线下降,B错。
冬季,松花江畔气温低,银装素裹,C对。
长江流域降水少,进入枯水期,D错。
故选C。
【2】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丁地的气压差异比丙地大,则丁地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A错。
乙地与甲地相比,乙地气压梯度大,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B对。
从风向看,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南,风向为东北风;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北,为西南风,C 对。
丁地和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西两侧,风向肯定不相同,D对。
故选A 。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见下图甲)(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见下图乙)选择题与煤、天然气和核能等传统发电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消耗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
下图为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工作原理示意图及其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A. 温室效应B. 热岛效应C. 绿岛效应D. 狭管效应【2】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的是()A. 北美五大湖地区B. 澳大利亚中部地区C. 菲律宾群岛地区D. 亚马孙平原地区【答案】【1】A【2】B【解析】【1】读题可知,太阳能集热棚的原理与温室效应原理相同,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加强保温作用,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温度,使太阳光的热能被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A 正确。
【2】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应选择光照热量充足的地区,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热充足,B正确;北美五大湖地区,气候湿冷,A错;菲律宾群岛地区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多阴雨天气,C错;亚马孙平原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太阳能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第二题需要学生熟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选择题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库一年中储水量逐渐减少的时段是()A.从1月到3月B.从1月到6月C.从4月到9月D.从6月到12月【2】若入库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则该水库可能所在地区及主要降水季节分别是()A.开普敦夏季B.澳大利亚东南部冬季C.亚洲东部夏季D.地中海沿岸冬季【3】水库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A.可使下游径流量变得平稳B.可以减少河流的径流量C.可以增加河流的径流量D.可以减少支流的汇水量【答案】【1】C【2】D【3】A【解析】【1】水库储水量逐渐减少,即水库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读图可知,该水库储水量逐渐减少的时段是4月到9月,C正确。
故选C。
【2】读图,水库9月至次年3月前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入库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说明该地区在该时间段降水较多。
地中海沿岸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D正确;开普敦气候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当地的冬季(6-8月前后),A错;澳大利亚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当地夏季,B选项降水季节错误,B错;亚洲东部为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与材料体现的信息不符,C错。
故选D。
【3】水库通过“削峰补枯”作用,调节水库以下河段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使得下游径流量变得平稳,A正确;水库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既不会使其增加,也不会使其减少,也不会影响支流的汇水量,BCD 错。
故选A。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乙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脉甲以北是塔里木盆地B. 山脉乙东侧的②地水土流失严重C. 山脉丙位于湖北省与两广的交界处D. 山脉丁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答案】【1】D【2】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地势阶梯分界线等中国地理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山脉走向判断,甲为天山,乙为太行山,丙为南岭,丁为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