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学之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微生物检验学之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一、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本属菌革兰染色阳性,呈圆球形,直径0.5~1.5μm,不规则成堆排列,形似葡萄串状,在脓汁、肉浸液培养物中,可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

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通常在肉浸液及肉浸液琼脂或加入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5~37℃。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35℃24~48h培养,可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的菌落,直径为2~3mm。

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

在血琼脂平板上,几乎所有的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血素。

在液体培养基(普通肉浸液)中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

3.生化反应本属菌触酶试验阳性,对糖的发酵反应不规则,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

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

4.抗原葡萄球菌水解后,用沉淀法可获得两种抗原,即蛋白抗原和多糖抗原。

(1)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无型特异性。

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表面,结合在细胞壁的粘肽部分,具有抗吞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

(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有三种:①A型多糖抗原;②B 型多糖抗原;③C型多糖抗原。

5.分类(1)《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6)据DNA相关性表型特征等将葡萄球菌分为19个种。

继之,各国学者又相继从人和动物中检出数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新种,共27种。

(2)古典分类法:根据其在固体培养基上产生的不同色素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

1965年,国际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分类委员会将葡萄球菌分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CNS常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和家畜葡萄球菌。

6.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二)致病性1.侵袭性疾病①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疖、痈等;②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骨髓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③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肺炎、肺炎、脓胸等;④医院内感染。

2.毒素性疾病①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②烫伤样皮肤综合征;③中毒性休克综合征;④葡萄球菌性肠炎。

(三)微生物检验1.标本采集根据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不同,可采集脓汁、渗出液、伤口分泌物、血液、尿液、粪便、痰液以及脊髓液等。

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镜检:无菌取脓汁、痰、渗出物和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渣)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如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可初步报告为:“找到革兰阳性葡萄状排列球菌,疑为葡萄球菌”。

(2)分离培养:血液标本(静脉血约5ml)注入50ml葡萄糖肉汤或含硫酸镁肉汤增菌培养,迅速摇匀,以防凝固,置35℃,一般于24小时后开始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若均匀混浊,溶血及胶胨状生长,则接种于血琼脂,进一步鉴定;若无细菌生长,于48~72小时后自行观察(一般以7天为限),并接种血琼脂,以确定有无细菌生长。

血液标本也可注入商品血培养瓶培养。

脓汁、尿道分泌物、脑脊液离心沉淀物,通常可直接接种血琼脂。

35℃18~24小时培养,可见直径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

尿液标本,必要时作细菌菌落计数。

粪便、呕吐物应接种高盐卵黄或高盐甘露醇琼脂平板,经35℃18~24小时培养,可形成细小菌落,48小时后形成典型菌落。

(3)鉴定试验1)触酶试验: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双氧水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

方法:取营养琼脂上的菌落置于洁净试管内或洁净玻片上,滴加3%H202溶液数滴,观察结果,如立即(1分钟内)有大量气泡产生为阳性,不产生或气泡量少为阴性。

葡萄球菌属为触酶阳性。

2)血浆凝固酶试验: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一种与其致病力有关的侵袭性酶,分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

其作用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菌体表面沉积和凝固以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

可分别用试管法和玻片法检测。

玻片法用于粗筛,若玻片法为可疑或阴性结果,还需用试管法确证。

使用的血浆为EDTA 抗凝兔血浆。

有商品化乳胶凝集试验。

3)甘露醇发酵试验。

4)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的鉴别,采用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一般新生霉素耐药者多为腐生葡萄球菌,敏感者为表皮葡萄球菌。

5)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测试是必需的,由此可将葡萄球菌分为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和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

同时还有必要测试β-内酰胺酶以及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表皮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腐生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对新生霉素耐药。

报告:检出“XXX葡萄球菌”(4)耐药性检测: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VRSE)。

NCCLS/CLSI推荐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ecA基因介导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5)临床意义: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感染部位组织的化脓、坏死和脓肿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引起临床感染最常见的葡萄球菌。

1)金黄葡萄球菌常引起疖、痈、外科伤口、创伤的局部化脓性感染,播散入血后可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此外,其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主要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等。

2)表皮葡萄球菌是存在于皮肤的正常栖居菌,由于各种导管植入和人造组织的使用,该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是导致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菌之一。

3)腐生葡萄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6)治疗原则:由于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时,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如果是危、急、重症感染,应首先根据经验选药,如万古霉素等,待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再调整用药,针对治疗。

二、链球菌属链球菌属为触酶试验阴性,兼性厌氧,呈圆形或卵圆形的革兰阳性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易形成长链而表现为沉淀生长(但肺炎链球菌为混浊生长)。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菌体呈圆形,直径为0.8~1.Oμm,呈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中易成长链。

在脓汁标本中为短链,成双或单个散在。

革兰染色阳性。

无鞭毛、无芽胞、某些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可有荚膜。

肺炎链球菌呈矛头状坦面相对,成双排列。

2.培养特性本属细菌大多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数微需氧及专性厌氧。

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腹水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7.4~7.6,在5%CO2环境下生长更好。

(1)在液体培养基如血清肉汤中,溶血性菌株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

上层液体澄清,可有菌膜。

不溶血菌株则均匀浑浊生长。

(2)在血琼脂平板上,经35℃18~24小时培养后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直径为0.1~0.75mm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不同溶血环。

3.生化反应本属细菌触酶试验阴性,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对其他糖类的分解因不同菌株而异。

有些链球菌分解精氨酸、产氨,水解七叶苷、马尿酸盐及淀粉等。

还有些链球菌可耐受65g/LNaCl和胆汁。

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敏感;B群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可水解马尿酸钠;七叶苷试验阳性用于鉴定D群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对Optochin耐药,不被胆汁溶解,不分解菊糖,可与肺炎链球菌相鉴别。

4.分类(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根据链球菌在血平板上溶血情况分为三类,即:1)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呈灰色针尖状,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故又称草绿色链球菌。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通称溶血性链球菌,菌落较小,灰白色,菌落周围有2~4mm宽的透明溶血环。

该型细菌致病性最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3)丙型(γ)链球菌:呈灰白色细小菌落,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一般无致病性。

(2)根据链球菌细胞壁抗原(即C抗原)分类:即常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A、B、C、D……T等18个群(其中I和J缺),对人类有致病性的90%属A群,B、C、D、G群链球菌感染较少见。

5.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60℃加热30分钟即可杀灭。

(二)致病性 A群、B群及肺炎链球菌是链球菌属的3种重要致病菌。

主要的致病物质有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及M蛋白等。

人类链球菌感染中85%以上由A群链球菌引起,所致疾病主要有三类。

1.急性化脓性感染如丹毒、痈、蜂窝织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产褥热等。

2.猩红热多由A群链球菌感染。

3.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前者表现为关节炎和心脏病。

4.其他链球菌感染如草绿色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常与亚急性心内膜炎相关。

B群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的病原体。

此外,D群链球菌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猪链球菌2型引起人类感染,2005年6月至8月初四川发生猪链球菌感染,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发热等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普通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及混合型,感染约200人,死亡近40人,患者发病前与病猪或与其制品有接触史。

对猪链球菌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其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敏感,头孢曲松联合青霉素效果好。

治疗原则:A群链球菌仍对青霉素G高度敏感,故针对A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G被列为首选。

而B群链球菌的一些菌株对青霉素G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临床上治疗重症B群链球菌感染时,常常采用青霉素G和一种氨基糖苷类合用。

(三)微生物检验1.标本采集根据链球菌感染所致疾病不同,可采集脓汁、咽拭、痰、血、尿等标本。

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镜检:革兰染色,如符合链球菌的形态特征可初报。

(2)直接检测抗原。

(3)分离培养:血液标本,以无菌操作取两份血液各8~10ml,分别注入肉汤培养基,分别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增菌,有细菌生长,然后分别接种于两个血平板,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培养。

脓汁和咽拭标本接种血平板并涂片染色镜检,若形态酷似链球菌,并革兰阳性,可初报。

上述的培养物经35℃18~24小时培养后,观察菌落特征和溶血情况。

链球菌的菌落通常较小,透明或半透明,似针尖大小、凸起,菌落周围可出现α-溶血或β-溶血,也可不出现溶血。

然后取可疑菌落经涂片、染色镜检证实。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可产生α-溶血,它们的菌落形态非常相似,应予以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