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2016年泌尿外科诊疗指南目录一、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二、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三、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四、输尿管结石诊断治疗指南五、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疾病诊治指南六、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七、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八、肿瘤诊断治疗指南九、癌诊断治疗指南十、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十一、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十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十三、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十四、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十五、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治疗指南十六、鞘膜积液诊断治疗指南十七、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指南以上是2016年泌尿外科诊疗指南的目录。

其中,每一章都详细介绍了不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中,详细介绍了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中,介绍了该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总之,这份指南为泌尿外科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前列腺癌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当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可能会出现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当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是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

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其他诊断方法包括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以及计算机断层(CT)检查、磁共振(MRI/MRS)扫描、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ECT)等影像学检查。

三、在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

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的Gleason分值为1~5,Gleason评分是把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的Gleason分值相加,形成癌组织分级常数。

前列腺癌分期包括原发肿瘤(T)和区域淋巴结(N)两部分,其中T分期包括Tx原发肿瘤不能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不能被扪及和影像发现的临床隐匿肿瘤、T1a偶发肿瘤体积小于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T1b偶发肿瘤体积大于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T1c穿刺活检发现的肿瘤(如由于PSA升高)、T2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T2a肿瘤限于单叶的1/2(≤1/2)、T2b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1/2-1)、T2c肿瘤侵犯两叶、T3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T3a肿瘤侵犯包膜外(单侧或双侧)、T3b肿瘤侵犯精囊、T4肿瘤固定或侵犯除精囊外的其他临近组织结构,如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

pT2b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pT2c肿瘤侵犯两叶,pT3突破前列腺,pT3a突破前列腺,pT3b侵犯精囊,pT4侵犯膀胱和直肠。

临床上,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区域淋巴结转移,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a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M1b骨转移,M1c其它器官组织转移。

治疗方面,主动监测是指前主动监测列腺癌的进程,在出现肿瘤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给予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术式有传统的开放性经会阴、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及近年发展的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

外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患者。

雄激素去除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手术去势、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药物竞争性阻断雄激素与前列腺细胞上雄激素受体的结合。

这些治疗方式的患者肿瘤相关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基本相同。

对于膀胱癌的诊断,早期症状包括血尿,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

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

Ta。

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应将原位癌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CT检查等。

尿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和随诊膀胱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通过自然排尿或膀胱冲洗来采集尿标本,后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癌细胞,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

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膀胱肿瘤的数量、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周围膀胱粘膜的异常情况。

同时,可以对肿瘤和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并结合病理分期。

膀胱癌的TNM分期包括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分期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经尿道激光手术。

术后辅助治疗包括膀胱灌注化疗。

对于中危和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建议在术后24小时内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并继续每周1次,共4~8周。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对于无法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不愿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

尿流改道术是一种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

不可控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乙状结肠膀胱术和横结肠膀胱术。

可控尿流改道包括尿粪合流术和尿粪分流术,例如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输尿管结肠、结肠直肠吻合术、直肠膀胱术和直肠膀胱、结肠腹壁造口术。

另外,还可以进行膀胱重建或原位新膀胱手术。

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而实验室检查则是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肝肾功能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

肾癌的TNM分期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对于局限性肾癌,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手术、保留肾单位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而对于局部进展性肾癌,可以进行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或进行肾静脉或和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

此外,内科治疗包括细胞因子治疗和化疗,例如IL-2、IFN-α、吉西他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等药物。

者常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成年患者则常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

二)、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流率等功能性检查。

治疗】一)、对于轻度梗阻患者,可通过观察等待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二)、对于中度和重度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尿液正常排泄,避免肾功能损害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肾功能和尿路情况。

4、下降不全诊断】一)、下降不全是男性先天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未能下降至阴囊内,常伴有发育不良等症状。

二)、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激素水平等生化检查。

治疗】一)、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不育、肿瘤等。

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激素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经阴囊或腹腔镜下下降手术等。

三)、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功能和生殖能力。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指膀胱肌肉的非自主性收缩导致尿意突然发生,伴随着排尿困难、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频尿、夜尿、尿急、尿失禁等。

患者常常需要频繁地排尿,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治疗】一)行为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定时排尿、膀胱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控制症状。

二)药物治疗:口服抗胆碱药物是目前OAB的一线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膀胱收缩和尿意,改善症状。

三)神经调节治疗:包括经皮神经调节和经神经调节,可以调节膀胱神经,改善症状。

四)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膀胱扩张术、神经调节术等。

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需谨慎选择。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由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构成的征候群,通常伴有尿频和尿急。

在病史方面,需要评估排尿日记,包括相关症状如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和排便状况等,以及相关病史如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史。

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特殊体格检查,其中特殊体格检查包括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实验室检查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泌尿外科特殊检查包括尿流率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剩余尿测定。

治疗方面,行为训练包括膀胱训练和定时排尿;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训练;其他行为治疗如催眠疗法;药物治疗包括其他M受体拮抗剂、镇静、抗焦虑药、钙通道阻断剂和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外科手术仅适用于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容量过小,且危害上尿路功能,经其他治疗无效者。

对于神经源性膀胱,需要诊断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病变,下尿路功能障碍和泌尿系并发症,以及其他相关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下尿路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和排尿后症状。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和尿细菌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检查,可以选择泌尿系超声、泌尿系平片(高度推荐)、静脉尿路造影(推荐)、泌尿系CT和膀胱尿道造影等方法。

尿动力学检查及相关电生理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及相关电生理检查也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包括: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无创、微创、再到有创的原则。

常用的辅助治疗包括盆底肌功能训练、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和口服药物。

手术治疗方法分为治疗储尿功能障碍的术式、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同时治疗储尿和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和尿流改道术式四大类。

肿瘤诊断治疗指南】诊断】肿瘤好发于15~35岁,一般表现为患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也有30%~40%患者出现阴囊钝痛或者下腹坠胀不适。

部分患者为偶然发现,但是也有10%患者由于表现为附睾炎症状而延误诊断。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肿瘤首选检查,不仅可以确定肿块位于内还是外,明确肿块特点,还可以了解对侧情况,敏感性几乎为100%。

胸部X线检查是最基本的放射学检查,也是肿瘤的常规检查之一,可以发现1cm以上的肺部转移灶。

腹部和盆腔CT目前被认为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到小于2cm的淋巴结。

分期】肿瘤的分期采用TNM分期。

原发肿瘤(T)包括p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未行切除则用Tx)、p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如瘢痕)、pTis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癌)、pT1肿瘤局限于和附睾,不伴有血管/淋巴管浸润,可以浸润白膜但是无鞘膜侵犯、pT2肿瘤局限于和附睾,伴有血管/淋巴管浸润,或者肿瘤通过白膜侵犯鞘膜、pT3肿瘤侵犯精索,有或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pT4肿瘤侵犯阴囊,有或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

临床区域淋巴结(N)包括Nx、N0和N1、N2、N3三个等级。

病理区域淋巴结(PN)包括pNx、pN0、pN1和pN2四个等级。

疗、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