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1、目的与基本要求
1.1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基本要求是通过该课程教学,能够将所学的城市规划原理和各专业规划知识运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掌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1.2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综合考虑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及道路交通的规划处理能力,培养正确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
2.1 设计题目:湖南省湘乡市城市总体规划
2.2 设计内容:以湘乡市的规划基础资料为设计依据,主要在城市的功能组织上对湘乡市进行总体布局,并适当考虑地形条件及给排水、防洪等市政工程对规划的影响。
使其既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的功能要求,又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成为一个方便人民生活、生产的安全的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
①分析基础资料;
②确定城市性质、估算城市规模、选定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③对城市用地进行评价、选择用地,并进行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安排各类用地;
④布置城市道路系统和主要交通设施的位置;
⑤考虑公共绿地及其他活动场地的位置;
⑥布置主要公共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⑦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构想远景发展形态。
2.3设计成果:
①湘乡市城市总体规划图(A1﹟);
②功能分析及各类分析示意,道路横断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
③总体规划全套图纸:草图描图纸(A1﹟)和正图A3﹟图册;
④规划文本、说明书;
⑤设计成果电子文件光盘。
3、湘乡市现状简介(详见基础资料汇编)
3.1 概况:湘乡市位于湖南中部偏东,涟水中游,东临韶山和湘潭,南接双峰,西界娄底,北靠宁乡。
属丘陵地区,高程一般为黄海标高41米至62米,沿涟水河附近稍低,两岸有丘陵起伏。
主导风向为北方位,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在17.3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83毫米,涟水流经湘乡市最高水位为黄海高程50.16米,最大流量每秒5110立方米。
湘乡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公元前3年,西汉哀帝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由此而来。
湘乡市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湖南省粮食、牲猪、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
冶金和建材是湘乡市的骨干工业;食品、化工、机械工业有一定基础,主要产品水泥、铁合金、氟化盐、铝锭、矿泉水、啤酒等在国内享有盛誉。
湘乡市区位于全市中部偏东,面山傍水,山清水秀,涟水河由西南流向东北,是一座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
市区建设用地地势较平坦,现状城市用地于铁路和涟水河之间呈尖角块状态势。
市区南面有山体秀美、森林茂密、泉水甘冽、潜在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东台山,1992年12月由林业部造林司批准建立小型国家级森林公园。
湘乡境内还有许多壮丽景观和人文资源,市区有东山书院建于清光绪26年;有建于公元1050年的云门寺,寺内供奉的11米多高的千手观音、十八罗汉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文物古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还有三国丞相蒋琬的故居蒋公祠、书法家褚遂良的旧居褚公祠以及报恩寺等几十所祠堂、寺庙、禅院等,均具有考古及旅游价值,并与周围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组合成旅游价值很高的综合旅游区。
3.2 规模:全市总人口89.3万,其中农业人口77.8万,非农业人口11.5万。
人口密度446人/平方公里。
市域城市化水平2
4.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1‰。
市区辖有四个街道办事处,现状城市人口为1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万人,农业人口3.7万人,稳定性暂住人口1.9万人左右。
另有流动人口1.5万人左右。
市域总面积约200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
5.4平方米。
3.3 经济:湘乡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5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432亿元人民币。
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26:43: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亿,实现财政收入20286万元。
自营出口创汇595.6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2.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0.4亿元。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5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8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33.1亿元。
3.4道路交通:市区交通十分方便,道路网已初具规模(见现状图);对外交通以铁路
和公路为主;水陆交通可至各乡镇及邻近各县市和湘潭、邵阳、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
铁路年客运量达5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232万吨;公路客运量524万吨;涟水河航运客运量1万人次,货运量12万吨。
3.5 居住及公共设施:
现状居住用地面积608.5公顷,占城市总用地比例为57.0%,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7.2平方米。
现有中学11所,学生20560人,小学31所,学生11852人,医院5家,病床1056床,市级文化馆1处、市级图书馆1处、市级博物馆1处、剧院1 处、电影院2处、市花鼓戏剧团1处。
3.6市政公用设施:
给水厂1家,供水能力4万吨/日,给水管网28KM;排水管网24KM,变电站1处,邮电局1处。
3.6存在问题(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经济效益低。
经济的发展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很大,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集体化程度低,尚未形成集团化、规模化、专业科、综合化的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城乡贸易体系。
整体效益低、规模效益低。
②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市区道路等级低、质量差、道路骨架不完善;对外交通主要是公路、铁路,水运衰落;能源紧张,城市电力供给严重不足;市政设施短缺,城市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环境质量不佳等,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行政管理障碍。
③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工农业和平发展缓慢,城市工业化整体水平低,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经营严重。
④房屋建筑质量不高、建筑零乱、缺乏特色。
一些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没有受到重视。
⑤城市观念淡薄,严格按城市规划来建设、管理城市的意识尚未形成。
4、规划要点
4.1 性质:湘乡市是长株潭区域次中心,以工业为主导的工贸城市。
4.2 规划年限:2011~2030年(近期2011~2015年)。
4.3 发展规模:根据现状人口,考虑近期自然增长率为3.0‰,远期为2.5‰,近期机械增长率为30‰,远期为25‰,试估算其人口规模;并按90~100平方米/人,考虑其用地规模。
4.4 城市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城市用地选择及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比例。
设立各类工业区和仓储,安排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配套公共绿地,进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4.5 各类用地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控制,对工业项目布局应考虑其工业性质、结合现状合理选择其位置,其它用地均应按国家有关定额指标,依其性质和任务,合理安排其用地位置和范围。
5、设计时间安排(详见进度安排表)
5.1 布置任务、熟悉资料:一个教学周
5.2 方案构思、第一次草图:二个教学周
5.3 计算面积、修改方案、正式草图:一个专用周
5.3 绘制正式设计成果图:一个专用周
6、图纸要求及成绩评定
6.1 第一次草图占10%:完成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用地功能分区,布置主要公用设施。
6.2 第二次图纸占30%:在一草基础上,确定各项用地面积,进行用地平衡;同时开展各专项规划方案设计。
6.3 正式成果占60%: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含规划说明书等)
主要图纸:①用地评定图②规划结构分析图③用地规划图④道路交通规划图⑤居住用地规划图⑥公共设施规划图⑦绿地景观规划图⑧空间管制规划图⑨环保环卫规划图⑩工程管网规划图○11防灾减灾规划图○12分期建设规划图
注:各图纸具体要求参考《城乡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组
2011年4月
附:
湘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
注:按2010年底现状人口12.9万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