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时间:北京思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监理部目录l、专业工程概况和特点2、监理工作依据3、监理工作流程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5、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6、监理旁站内容、方法和要求7、钻孔桩施工监理检查记录表式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1 专业工程概况和特点本工程地下室3层、地上主楼19层裙房10层。
主楼:基础采用“桩基+大底板(1800厚)+箱型基础(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和地上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基础采用“桩基+梁(地粱)板式底板+箱型基础(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和地上部分为框架结构。
工程量一览表因地下室部分采用逆筑法施工,利用桩基工程中的72根工程桩(Ф900)预埋钢管柱和48根工程桩(Ф800)预埋钢格构,与地下连续墙共同作为逆筑法施工期间的竖向受力构件,地下室各层楼板作为水平受力构件。
钢管柱和格构柱的垂直度偏差要求<1/400,控制难度较大;钢管与底板和各层粱交接处节点预埋件多,其标高、方向须准确控制;正常施工期间处于高温季节,水下C40和水下C60砼灌注须连续迅速,避免出现“埋管事故”。
a.Ф900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估算承载力设计值6000KN;Ф800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估算承载力设计值5000KN。
b.灌注桩施工时钻头锥形钻头夹角应大于120°,钻头直径须与设计孔径相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数量不少于2个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
c.根据3个试桩成孔和s1、s2两组试桩资料,本工程决定采用施工方案参数:①泥浆比重:一清为,二清为,粘度为;②成孔至灌砼开始时间须小于小时,超过小时,重新扫孔。
本工程土层在95.36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均属第四系河口~滨海相,滨海一浅海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沙土、沙土组成,共分为9层,因受古代河道切割影响,第⑥层粉质粘土暗色粉质粘土硬层和第⑦层沙土确失,以第⑤1-2层粘质粉土局部存在代之分布。
在深度15m范围内无饱和的厚层状砂质粉土或粉沙分布,仅在第③层4.5~6.5m处夹多量粉质土,基坑开挖时易产生管涌、流沙等不良地质现象。
场内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泾流补给,埋深一般在0.35~0.70之间,相应标高2.65~2.09m。
钻孔灌注桩JZ3、JZ3A、JZ3B以第⑤l一2层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为持力层,JZI、JZIA、JZ2、JZ2A、JZ2E以第⑨-1层粉细砂为持力层。
2监理工作依据2.1 建设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2.2监理规划2.3 工程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及设计变更等2.4经审批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2.5执行标准、规范①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②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一11-1999③《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④上海市《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⑤《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⑥《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⑦《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l8-96)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3监理工作的流程3.1 钻孔桩施工监理控制总流程3.2工序质量监理控制程序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1质量目标风险分析本工程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桩径较大,深度较深,,施工中成孔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塌孔现象。
施工的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工艺变化较多,其中成孔工艺、泥浆护壁性能及水下砼灌注质量对钻孔灌注桩质量的目标影响较大,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包括桩位偏差、孔斜、断桩、缩径、桩身砼疏松、沉淤超厚及钢筋笼上浮等。
4.2桩位放样控制:对群桩允许偏差20mm;单排桩10mm。
4.3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一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规范的具体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
小于50m的桩,每根桩必须有l组试件。
表一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表4.4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l%,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4.5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检验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l根。
4.6对砼灌注桩除承载力和桩体质量检测两个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应全部检查。
4.7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见下表4.8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mm):4.9混凝土灌注桩质置检验标准见下表:5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5.1监理工作方法:①巡视、旁站:根据钻孔灌注桩的工艺特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跟踪巡视和旁站,并明确规定旁站监控点,对下钢筋笼和水下砼的灌注等关键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旁站监理。
②严格检查验收程序:本桩基工程存在总、分包及其下属的劳务队伍,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班组自检→分包自查→总包复查→监理验收的程序进行。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开孔通知、成孔终孔验收、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验收、钢筋笼接长验收、第二次清孔以及成桩终验等。
③监理指令:⑧质量会议:每周主持召开工程例会;针对重要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议。
⑤对钻孔桩施工全过程进行影像资料记录:包括施工前场地全貌、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机钻进、各工序验收、下钢筋笼和浇砼旁站等。
5.2监理措施:①组织措施:a、人员分工:根据钻孔桩工艺和施工特点,对监理项目部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如下表:项目监理人员组成和职责b、工作制度:现场专业监理人员分2班(8:00~20:00和20:00~次日8:00,每班2人),进行全程巡视、旁站、检查和验收。
②技术措施:a、组织所有监理人员全面地阅读图纸等技术文件,提出书面意见,参加设计交底,制定详细的监理细则。
b、详细审核施工方提交的组织设计;严格审查施工总包的质量管理和质保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实施。
c、研究分析钻孔桩施工质量风险点,合理确定质量控制关键点,具体项目如下:1)桩位控制桩位控制包括桩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桩顶埋深(垂直方向位置),以及桩身垂直度的控制。
桩在水平方向位置控制包括检查红线、灰线、护筒埋设情况及钻机就位情况。
由于桩位放样随施工阶段性进行,监理工作主要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
桩顶埋深主要通过控制吊筋长度及混凝土上翻高度进行。
吊筋长度采用理论计算值与实际长度相比较的方法来控制,避免吊筋采用统一长度,而不考虑地坪和机架标高的变化。
在混凝土浇捣结束之前,监理检查实测的上翻高度。
桩身垂直度通过控制桩架垂直度(目测)、测斜,以及钢筋笼下放顺利程度来进行。
2)桩长控制控制桩长是保证灌注桩承载性能的重要措施。
桩长控制措施一方面是检查钻具长度。
钻具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包括钻具伸缩、磨损和更换。
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对钻具进行多次复测,并与施工单位校核,保证钻具长度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检查钻孔转盘标高,控制钻杆上余量,确保实际钻杆上余量与理论钻杆上余之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5cM)。
监理在每根桩终孔之前检查钻杆上余量,经监理许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桩径控制桩径是反映桩承载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监理工作为保证桩径,主要采取控制桩成孔操作,钻头直径、测井以及控制钻孔静止时间,同时由于平均桩径变化与充盈系数密切相关,存在以下关系:实际桩径=设计桩径×充盈系数因此监理工作将充盈系数作为控制桩径的一大依据。
钻孔操作与桩径密切相关,钻孔操作不当容易产生缩颈和扩颈现象,把好钻孔操作关是成桩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方面。
监理督促施工单位针对不同机械和土层,制定相应的钻孔操作方案,确保成孔质量。
通过测井和充盈系数变化情况来控制钻头直径,也是监理工作的—个部分。
一方面监理要求施工单位明确钻头直径范围值,同时针对桩头磨损及更换作经常性检查,确保钻头使用直径。
钻孔静止时间是保证桩径的一项重要措施,钻孔静止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软土层内缩颈,及由于孔壁泥皮增厚影响桩的直径。
钻孔静止时间不宜大于24小时,尽可能保证灌注桩施工的连续性。
4)桩身质量控制控制桩身质量包括钢筋笼制作及安装质量,混凝土质量及混凝土浇捣质量。
钢筋笼制作完毕,监理实施验收制度,按设计要求检查钢筋笼的各项技术指标(包括钢笼直径、长度、主筋数量、箍筋间距、焊接质量等)。
钢筋笼安装质量通过检查焊接(立面)质量及下笼情况来进行,控制笼顶所处位置(吊筋长度控制)及钢筋下放按规范进行,同时检查钢筋笼定位的固定措施。
商品混凝土搅拌质量主要通过目测和塌落度检查来进行。
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监理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混凝土初灌量、开浇时导管距孔底位置、浇捣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内的埋深及每次导管上拔长度和上拔速度的检查。
5)桩端施工质量控制桩端施工质量影响桩端承载性能,为保证桩端质量,监理除控制桩径外,还要严格控制沉淤厚度。
监理以孔底部(钻头尖部所处位置)为控制沉淤标准,并相应扣除钻头最大直径断面以下长度的一半为沉淤厚度,要求沉淤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监理还严格控制二次清孔结束至砼浇捣之问间隔时间(≤30分钟)。
沉淤厚度与清孔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为保证清孔质量,监理一方面检查清孔时泥浆性能,严禁清水清孔、钻孔用同一泥浆池;再者复校导管长度,控制清孔时导管埋深,以保证清孔效果。
改变单纯量测沉淤厚度控制沉淤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比较好地保证了本工程沉淤性能。
d、分析钻孔桩常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制定预防对策,做好事前预控。
表二列出了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对策,必须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预控措施和加强薄弱环节的监控,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表二灌注桩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③注重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综合监控,参与管理.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
④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a.安全监理工作措施I)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检查审核,并督促其建立完善。
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的各项安全描述措施进行检查、审核,并对其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理。
2)依照安全生产的法规、规定、标准及监理合同要求,督促协调施工单位从管理人手,全面在施工中执行各种规范,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预防措施,实施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章作业,及时发现各种隐患,督促其整改。
对其重大隐患和问题有权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3)对施工单位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性能、检修证及特种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进行审核、监督,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消除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