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信息加工——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教学设计
罗田县凤山中学
一、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节课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背景,综合运用WORD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份电子报刊,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高一年级中的《文本信息加工》一堂综合实践课,内容是综合运用WORD的基本简单的编辑技术进行创作,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字、插入图片、文本框、版式边框等操作,了解报头与内容统一、版面布局和色彩搭配美观协调等基本常识。
三、学生分析
1、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较熟练掌握了艺术字、插入图片、文本框和自选图形操作,但没有综合应用过这些技术。
2、情感方面:课上感到喜欢这些操作,并希望能有机会自己能用这些技术进行创作。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需要综合地运用艺术字、插入图片、文本框、与自选图形等操作进行编辑。
2、过程与方法:在制作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验运用WORD编辑信息的方便、快捷、美观;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运用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方法,从而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别人合作的方式;并能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轻松愉快的创作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与快乐;培养健康、和谐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注社会。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电子报刊的组成要素,较熟练的使用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的插入、设置它们格式及叠放次序等操作。
难点:在WORD文档中文字、文本框、图片的合理布局和颜色的协调搭配。
六、教学方法
教法:重点部分利用演示示范,组织讨论,结合学科所具有的操作性特点,精心选择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式、分组分层、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
七、教学准备
电子教室,教师准备好演示作品及各种图文混排所需素材,以及学生学习用文字材料、图片素材以及在线学习辅助网站。
八、教学安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示范指导和演示,控制整个教
学过程,学生通过上机练习,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九、教学过程
共设有 6 个环节:创设情景——>启发思考——>提出任务——>自主、协作探究——>评价交流——>拓展提高。
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尝试
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解决某个问题到具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决不教他做,学生能思考的东西,老师决不能替他思考。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引发学生的活动工具,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
3、作品赏析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充实作品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素材,我让他们根据美的法则来创造美。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素材,学生的创作欲望马上就给提升了,他们可以从中去自由发挥了。
这样既给他们一个巩固的机会,又给他们一个创作的机会。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附件:在线学习辅助网站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