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三大题模板教案资料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三大题模板教案资料

一、单选:15 道*3 分=45 分
二、案例分析:3 道共40 分( 20+8+12) 教学设计分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习作点评。

案例分析(材料+理论),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要结合教学论相关要求,评价教师的行为或者是教案的设计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 针对作文类案例分析的考查,则需从教师角度出发,点评学生习作。

1.课程理念要点
(1)课程性质:看材料中是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2)课程理念:教师是否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的行为中,行为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理念。

(3)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根据学生所处学段,判断并且评析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

(4)教学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方面教学建议及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建议。

教师的教学有没有符合或违背教学建议的行为。

(5)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六方面的评价建议,可结合案例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利用。

2.教学过程要点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是否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又有所侧重; 是否落实学段目标和单元训练重点; 是否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考核。

(2)课堂导入:先指明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评析所用方法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切; 再评析课堂导入是否起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示学习要点或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效果; 最后,评析课堂导入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采用的手段等方面。

(3)教学片段:评析时要善于抓住主要信息,提炼优缺点,并且提出改进意见。

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宏观上,是否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中观上,是否反映语文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微观上,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程序是否循序渐进,练习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如何。

(4)教学问题:评价教师上课时的问题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是否做到针对实际,难易适度;问题设计是否顺序得当,发展思维能力;提问过程是否结构恰当,层次分明。

(5)教学效果; 在评析教学效果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评析作业:考虑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方面看,主要是适量;从质方面看,包括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课后作业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适应课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课后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和探究性。

3.写作评价要点
(1)立意:明确、积极、深刻、新颖。

⑵选材:丰富、典型、详略得当。

(3)构思:巧妙、严谨,结构清晰。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富有文采。

三、教学设计:3道共65分(20+20+25)
(一)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

(二)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断,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三)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

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生字、单词、短语、概念、理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
(1.具体的与知识相关的方法,例如:写作方法、修辞手法、阅读技巧; 2.与学
习本身相关的方法,例如:学会探究学习、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2)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引导思考设置疑问学生思考回答启发性教学,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学习用什么导入方法;大致的导
入内容为什么这么用;巡视
并个别指导:
学生学习
因材施教,针对不冋的问题进行个
别指导。

深入讨论教师深入提问学生讨论
循序渐进,借助集体的力量分析和
讨论问题。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学生补充师生合作,共同提炼学习内容。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实现德育情感提升教师提升学生分享
的目的。

(3)巩固练习
根据教学情况,将课后练习题作为巩固练习
(4)小结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做好归纳总结。

(5)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2.在网络上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