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PPT.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 分子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探究研讨
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 地主阶级顽固派
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新课讲解 3、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于瀛 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前后仅历时103天, 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康有为、梁启超就是鲁迅所盛赞的真的勇士,民族的脊梁。百年前,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代表的几位热血青年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上演了一场空前奇伟的改革运动—
—戊戌变法,希望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中华民族面临实现伟大复兴的一 次机遇,然而,在那个“戊戌”年,他们失败了,或暴尸京城街头,或逃至海外东
瀛。强国之梦最终与我们擦肩而过,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长久的反思,今天
新课讲解
一、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的背景 你在漫画中读到 了哪些历史信息?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
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新课讲解
公车上书
为什么叫 “公车 上书”?
公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参加考试的举子,后来就把
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
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
学习目标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28-P31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什么叫“公车上书”?
2、维新派为推动变法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
3、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情境导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新课讲解
1898年夏,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 君”,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 变法开始。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 启超在一起
《明定国是诏》
新课讲解 2、百日维新
类 别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军 事 内 容 影 响
栽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 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 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技能目标 1、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 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 2、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 南 海 瀛 台
新课讲解
笑我 自 横 刀 向 天
仑 去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 留 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 肝 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胆 两 临刑前有绝命诗: 昆
7.结果:操纵实权的 慈禧太后 发动政变,囚 禁 光绪帝;谭嗣同 等维新人士被逮捕杀害,戊戌变 百日维新 ”。 法失败。戊戌变法仅持续103天,故又称“ 思想启蒙的作用(启 8.影响:①在社会上起了 资产阶级 思想之蒙); ②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君主立宪制 (倡导______________) ,是中国政治近代化 的开端;③传 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利于中国 资本主义 发展。
我们一起再次重温戊戌变法那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吧。
知识要点
一、维新变法运动
1.背景:1895年,中日甲午 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 《 破产。
》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
康有为 2.兴起/序幕: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拉开
4.维新思潮的传播 (1)方式: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2)代表人物: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主张学习西 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他的译著 《 天演论 》,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西方的 进化论 ----------学说介绍到中国,“生存竞争 ”学说成为 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3)作用:批驳 顽固派,宣传了西方 资产阶级政治 学说,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新课讲解
公车上书
时间 人物 内容 影响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变法运 动的序幕
探究研讨
二、维新思潮的传播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
望又作了哪些准备活动呢?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新课讲解
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
新课讲解
康有为与顽固派论战
新课讲解
三、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的高潮
1、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
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
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外 患(瓜分豆剖)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新课讲解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严复其及译著《天演论》
新课讲解
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
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影响: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新课讲解
“法者,天下之公器一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5.开始: 1898 年(旧历戊戌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令,标志变法开始。 6.主要内容 (1)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2)军事:训练新式 陆海军; 言论;开办新式学 (3)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开放 堂培养人才(开办了 京师 大学堂,即北大的前身), 科举考试 废除 八股文; (4)政治:取消 多余 的衙门和 无用 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