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PPT课件


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 即位时 年仅四岁,由慈禧太 后“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但仍由 (1871—1908)慈禧太后“训政”。 1889年,太后“撤帘 归政”。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 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 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 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百日维 新
第6课 戊戌变法
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写了一篇传世杂文 《少年中国说》。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 行不通。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戊戌 变法突破了洋务运动技术层面上的范畴,开始向制度层面 迈进。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又上了一个台阶。
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
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结果 要失求败拒和、迁都、变法。
影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
第二单 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组织学会
第6课 戊戌变法
强学会
第二单 元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 要学会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 会
南学会
上海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 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 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 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 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 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 强会学社会。旧址
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 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 急。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百日维

变法内容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
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他们决定发动一场
宫廷政变来破坏变法,打击维新派人士——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 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 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 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第二单 元
领人导谭级维强业政著嗣盛,治新名同 , 学 制志的,只习度士严新史“系学政中有西。。复法先统、上治国发方公他,家进地政向家近展资开主康出以社的可会经中、的将治西、代民产提张有 身会 儒 以 长理考国翻中西经方思资族阶出中为于改家适。学》近译国方济国想产工级废国,士革学应主传代家人的学家家阶商的科要清宦家说现要家启,”社、寻,光家、,代著。蒙是之会哲找绪庭书并社作近思中一学学真年,法致会有代想国。、和理梁名想教戊之“革间乃家力的著《家近严政自的育启的家一戌命诗进广和于国名康、代复治然家超政、。界”变士东学将教政子、,治资曾。革法,望者儒,治篇史中 活 产 倡(命其官族,家曾家》百学国动阶导”著授,他学担、、日家和近家级文作工世信说任思《维和代、宣体“合部代想奉改孔新新文史启传改小编主为孔造教家学)领学说上蒙家良为事儒子为会、伪袖家著思、的界。,。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 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 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 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 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 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第6课 戊戌变 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结果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 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外国使节
袁世凯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结果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谭劝袁说:“1、包围颐和园。2、杀死 荣禄,而他自己(谭)负责派刺客去干 掉那个”老朽“(慈禧皇太后),袁世 凯巧妙回避任何承诺,告诫谭行动不要 过于仓促。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 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兴热
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
“改?!”
高 潮
一个苍老的声音
幽幽的
却也带点犹豫
······
“杀!!”
日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
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失上
落 了休止符

紫 ······
历史在这里沉思

城 世落纪日末,的落日,王朝思考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百日维
背 景新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
上书光绪帝,痛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
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
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无不切新齿政痛一恨。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新政之初,慈
禧虽然没有表示异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强迫光
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的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百日维 新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 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 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 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 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 就有材17料5件二。:变法之初康 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 旧不可,必当变法;缓 变不可,必当速变;小 变不可,必当全变”
文明的落日
不经意间
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6课 戊戌变


领导阶级和派资别产:阶级维新派
第二单 元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兴起公:车上书
维发 新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创办报刊
第6课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把《万 国公报》从第46期改名 为《中外纪闻》,作为 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第二单 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6课 戊戌变法 册
上海的《时务报》
第二单 元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 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 笔。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结果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囚禁光绪帝的瀛台
光绪和支持他的珍妃
戊 谭嗣同、刘 戌 光弟、林旭、杨 六 锐、杨深秀、康 君 广仁六人被捕遇 子 害。
“我各自国横变刀法向,天无笑不,从去流留血肝而胆 成两,昆今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 流血者,此之怕以不昌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结果
主要内容 ①上②( 书 (政 言 经事治 济。))裁鼓撤励冗私官人冗兴员办,工的允矿有政发许企利权展官 业于,资有司 ,京产利民 发师阶于大展传级学农堂参播、与资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产家阶预级思算想。
③ (文化教育)废除八京股师,大学改堂试门策额 论有,利开于办军新事式学 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北强等京大。大学
杀,年仅译三著十。三岁,为世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第6课 戊戌变 法
公车上
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 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
时间 1895年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
“公车”,故称为“公车
背景 《马关条上书约”。》签订
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经 群正情在激京愤师。参加会试的康 过 有为、康启超等,联合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谭嗣同等六君子使中国近现代史在沉郁了58 年之后,有了崭新的诠释,以炽热的血液浇灌富 强与自尊的花蕾,也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深锁 于红墙大院的点缀,而重拾起浩然长存的气脉与 风骨——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历史意 义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 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 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 的共识。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 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6课 戊戌变法 册
天津的《国闻报》
第二单 元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为目的,
地号召位变成法为图北强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国闻报》1897年 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 刊登国内各省要闻, 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 名著,如连载严复译 的赫胥黎《天演论》 等。在维新运动中影 响很大,成为维新派 的重要宣传工具,与 上海《时务报》分掌 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 位。戊戌变法后遭清
变 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法 结果:
变法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历史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 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 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 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
继续努力
再见
时 间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第二单 元
开始标志 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 实行变法。
“国是”则 指国家大计, 国家的指导方 针、理论基础、 方针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百日维 新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 元
从 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