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时政论文该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一、为什么引入时政教学
二、高中思想政治时政教育的现状
2、时政教育的开展缺乏保障。
虽然时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开展中也有很多不足。
高中生面临着人生中很重要的高考,在
高中政治课堂上老师会过于重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将时政教育
放在次要位置。
不能真的将时政教育与教科书相结合,时政教育在
高中的政治课堂得不到保障。
3、时政教育的内容缺乏保障。
时政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不同在于,后者有教科书而前者没有。
所以,现在的时政教育内容就面临
着两大问题。
一个是社会上没有发生什么重大新闻时事件时,如何
去做时政教育内容的选择;二是,时政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政治教师的
挖掘选择,如果老师没精力挖掘质量高的时政新闻,或老师没有时
政新闻的来源,那么时政教育将无法得到保障。
时政教育任重而道远,如何保证高中政治时政教育的开展,和政治时政教育内容的质量,是时政教育工作者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三、造成思想政治时政教育问题原因
面对高考,时政教育过于功利性。
高中会考之后,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变为学习其他科目的自习课,本来理科班的文科课表就少,
如此一来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时政教育的机会。
而文科班在会考
之后会用理科课的时间上政治课,但是都是偏向于课本理论知识,
对思想政治时政教育也都是强化记忆。
在这种功利性的环境下,时
政教育的比重就被削弱了。
由于思想政治时政教育中,时政内容没
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高中政治的时政教学形势也不固定,学校也不
会对政治课中的时政教育进行考察,就导致师生产生一个误区,认
为政治课时政教育不重要,导致时政教育设计和安排上很随意。
四、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时政教育
1、将书本变案例。
思想政治是学生了解党和国家路线,基本方针,出台政策的主要途径。
时政教育能通过一些时政新闻,直观的
将党和国家的路线,基本方针等变现给学生,原本枯燥无趣的理论
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高中生思想活跃,对新闻事件敏感度高,理解能力强,都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我们就可以在政治课堂上根据
教科书找出与本章有关的时政新闻,让学生自己思考,引导学生关
注时政。
让他们用书本上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讨论时政新闻,将理论
和实际结合起来,既让他们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他们对时政的兴趣。
事实证明,近年来高考政治中,试题多数都以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框架,紧密的联系着生活。
理论是高考政治中的出发点,时政是高考政治的延伸点。
在平时的思想政治课堂中,在训练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选取高质量的
时政新闻,刺激学生对时政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让学生对时政新
闻加以分析,考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起来才是高考政治中拿到胜利的关键钥匙。
总结: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首先得知道国家的基本情况,党的基本方针,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政治正是他们了解国家的重要途径。
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国家未来生存的生力军,不能仅仅满足于了
解本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了解国际时政,才能更好的去
建设祖国家,与他国竞争。
时政教育能培养他们这种心怀天下思想。
所以,高中政治时政教育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邢学科.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J].学周刊,2015,17:207.
[2]谢启国.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时政教学[J].好家长,2015,33:169.
摘要: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政治课实效、完成
政治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时政教育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有的放矢的引入时政
直到目前为止,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
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
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
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入时政。
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
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
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
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
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1、你手中有五圆假币,你会怎么办?这么做的原因?
2、若你父母明天都涨一级工资,你认为一定是好事吗?
3、物价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
证明,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
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而基础知识是采掘机。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
变政治课的“引人
入睡”为“引人入胜”,使学生活中求获。
具体的说我用以下几种
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知识点评
2、时政快讯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
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
为此
我特设置了时政快讯栏目。
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但不确定,若重
大事件发生时,甚至可以一天两次及时报道,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
可以是教师。
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
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3、自由论坛
4、课本剧
实践证明,把以上多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于课内、课外,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政治课给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
收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带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
提高。
四、抓住时机,提前开设热点专题课
实践证明,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政治课实效、完成政治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时政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价值体现
1.应教学改革之要求
00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渠道多且广,他们往往对
时政敏感,也热衷于新鲜的事物。
而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学,
往往多为严谨、刻板的思想理论常识,如果坚持采用灌输式理论教
学法,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恶情绪
和懈怠思想。
教师结合当前社会新闻热点,时事要点开展课堂教学,让课堂与社会相融。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探讨、分析,不仅提高了理
解力,也提高了学习力。
2.应世界格局之需要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全球的变化日新月异。
世界的整体格局因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动态
化的特点。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重点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让学
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培养
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养成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念,为自己更好地适应
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努力。
3.应市场运行之需求
二、时政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策略一:课堂播报新闻
在播放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观点的偏差,但这足以为惧。
教师只要在播报前,注意做好政策性的引导,注意正能量的传播;播
报中注意尺度的把控,纪律的维持;播报后做到中肯的点评。
适度的
观念存在差异,求同存异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在课堂播报新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每月出一期相关的时政手工报,手工报的设计、编排、剪辑、排版等工作全权交由学生负责,
教师负责审核。
时政手工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对
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同时,在办报出刊的过程中,学生相互间协调,合作交流,从中也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手工报的制作,不仅要花费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些学生还会为了出彩,而花费金钱请专业人员制作。
这一点,作为教师要充分把控,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切勿耗费过多的精力与经费,影响其它课程的
学习。
策略三:建时政小论坛
时政论坛的开展,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论坛集中讨论时间、论坛讨论主题及论坛管理机制,以免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员所利用,要保
证论坛的正面宣传性,积极引导性。
三、总结
经过几年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时政教学,笔者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思想政治方面,正能量得到了传播,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的风气日盛。
综上所述,时政教学的运用,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策略,还要与时俱进,因人而异。
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变主导为引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时政教学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