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长春版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长春版及参考答案

学科单元测试题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
基础知识(40分)
1.在加点子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m) (4分)
涨红(zh eng zh dig ) 混沌(h U n h 点缀(zhu i zu 1)藻类(z d o zh d o
)
椽柱(chu cn cu cn ) 打扮(d c d d) 胳膊(b 百bo ) 显露(l d u l u)
2 .看拼音写词语。

(12分)
j m l mg ku eng j ing b o chu dn gu i g u 01 z 1 yu cn shu a ku d
()( )( )( )( )( )
z i r m d ai w u d d r d o hu a ji co gu o sh c g d u m d
()( )( )( )( )( )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

(3 分)
(1) 朝三暮四:①天;②早晨;③朝见;④面对着。

(2) 相濡以沫:①相貌;②外观;③互相;④坐、立姿态。

(3) 买犊还珠:①姓;②归还;③回报;④恢复原状态。

4•用“ ”线标出每个词语中的别字, 并在括号里改正。

(8分)
孤苦怜仃( )咼深莫侧( ) 目不睱接( ) 引人入盛( )
默不做声( )厚颜勿耻( ) 五彩缤份( 净莹剔透( )
5.下列句子出自所学的课文,请你将划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4分)
(1)
千山一碧,永远向春天那样, 草木青翠,生机勃勃。

恰似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



(2) 这就是环境非常清洁 ,一点灰尘也没有,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九寨沟。


) (3) 但是他们比原来更加严重地嘲笑他,挑逗他。

( )
(4)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得无法攀登。

( )
6. 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本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用其中一种方法写一个句子,填在横线上。

(3+2 分)
(1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
(2)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
(3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V” ,错的打“x”。

(4分)
(1 )九寨沟是因有九处苗族村寨而得名。

()
(2 )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犊还珠这三个成语都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

()
(3)《爱的教育》这部作品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

()
(4)“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中的“莲花落”是指一首有名的民歌。

()积累运用(16分)
1. 联系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9分)
(1)《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

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种不
同的人。

这两种不同的人是: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
_ ° (2 分)
(2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是指杭州西湖。

因为诗中有这样两句
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3)《跌倒》一诗中第一节都采用了“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树叶;……”这样的句式,仿照
这样的句式也可以说:________ 跌倒了,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月光启蒙》中有这样一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句中的“却”表示____________ 的意思。

写一句语意前后有变化的句子,并用上“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分)
2 .把相对应的诗句、作者、诗题,用线连起来。

(4分)
黑云翻墨未遮山于谦《石灰吟》
要留清白在人间苏轼《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3 .情景写话。

(3分)
星期天,王老是在路上遇到了本班学习委员刘婷的妈妈,王老师岁刘婷的妈妈说:“下周一早上
晨读时间,让刘婷布置预习《秋天的怀念》一课。

”回家后,刘婷的妈妈对刘婷说:
课内阅读(6分)
九寨沟(节选)
"九寨归来不看水。

”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

因湖底有钙化
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

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水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了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

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 联系上下文,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4分)
这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美。

作者先写了水的静态美,抓住了()来写,还
用()和()这两个词来概括。

写水的动态美,抓住了湖面上的(

来写,它那无穷无尽的变化,让人()。

2. 用“ ”画出本段中的中心句。

(1分)
3•本段引用“九寨归来不看水。

”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1分)
课外阅读(9分)
醉西湖
在夕阳的陪伴下,踏着暮鼓的余韵,我走进了夜色笼罩下的西湖。

近处,是杨柳岸的晚风和明月。

四下里很静,但在这恬静的外表下面,却仿佛有着某种躁动。

果然,当远处舞榭歌台的弦乐夹着荷香随着晚风拂过来时,岸上杨柳便受了牵制般地轻轻舞动着枝叶儿,似乎是那弦乐在这儿荡起的涟漪。

不知是否有一种奇妙的精灵,控制着这些生灵的喜怒哀乐。

林间的路灯如颗颗夜明珠透出柔和的光,把柳条颤动的舞姿印在游人的双眸里。

远处,是亭榭歌舞。

歌舞声和着丝弦的颤音,似乎是从暖风中飘来的,飘转了千万里路程,又
夹杂了太多湖水的蜜语。

西子的笑声和诗人的吟唱,听来模糊朦胧,似乐曲又不似乐曲,让人费神去揣测,歌者何许人?歌词有何意?让人依着歌声去窥视那亭榭中断续闪现的人影,不知是否有苏小小迷人的笑靥和白娘子临风的仙袂。

在这远近之间,是一泓碧澄澄的西湖的水,雾并不存在,但湖水却带着西湖的醇香腾腾地升起
来,如雾般罩住了一片水天、几曲回廊和郁郁葱葱的树林。

看西湖,便如雾里看花般迷迷蒙蒙的了。

突然间,我似乎有一种感觉,仿佛那歌是这西湖水升华来的,那舞是这西湖的微风吹拂起来的,那灯的黄晕是西湖的水纹浮出水面来的。

湖水闪着神秘的光泽,似乎有无尽的秘密。

今夜,不知是否该称西湖为浓妆,因为它有喧腾的人群与歌舞。

今夜,又难否认西湖是淡妆,因为她有皎皎明月和淡淡水气凝成的面纱。

但,不管她今夜是雅是艳,我都可以断定,她已经醉了。

1 •填空。

(4分)
(1 )在______ 陪伴下,踏着_________ 的余韵,我走进了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近处,是杨柳岸的______ 与______ ,四下里很静,但在这 ______ 的外表下面,却________ 有着某种___________ 。

2 .你能写出与西湖有关的诗句吗。

(2分)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写了哪些景物?(2分)
4•你认为题目“醉西湖”好吗?写出理由。

(1分)
作文(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 真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只能写人或写景。

写人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写景也要写出景物的特点。

(2)要有真情实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