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闲xiá之余,yōu然漫步于羌溪河畔,碧水潺潺,繁花bānlán,鸟鸣啾唧,令人心旷神怡。
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B.“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B.5月14日,川航一客机出现机械故障,机长刘传建力挽狂澜....,将飞机成功降落机场。
C.由于今年多次遇到旱痨灾害,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
D.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群众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银杏公园,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D.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泰兴城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5.(题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和.母亲漫步西湖,空气清新....,繁花似锦,嗅着花香,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累累硕果。
(上句中的“和”是连词,“满”是副词,“空气清新”是主谓短语)B.陈忠实老师看到出版社的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两万元,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绵薄之力”是谦词,使用错误,此处应该用敬词)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卿当涂掌事”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D.“雕刻家的意思是要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这个排比句中“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崇拜这位英雄”顺序可以颠倒)三、情景默写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③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
《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四、名著阅读7.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A.《骆驼祥子》中骆驼的出现重新点燃了祥子买车的愿望,但最终愿望还是成为了泡影。
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古怪,性情忧郁,但他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有正义感的英雄。
C.长篇小说《红岩》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甫志高等。
D.《创业史》是小说家柳青的代表作,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告别老一辈单打独斗、创立家业的狭隘思维,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
五、综合性学习8.综合性学习你班开展了“我的语文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知识任务。
⑴对联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
A.油漆店 B.裁缝店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_________)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_______)⑵在活动中,你们小组的同学发现楼下“百年装璜老店”就有一个字写错,你能建议店主改过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有一活动小组搜集了不少富有特色的广告,其中有一则图书馆阅览室的广告,请你赏析。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诗歌鉴赏阅读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完成后面小题。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这是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虽短却情意深长。
①吴姬:吴地酒店中卖酒的女子。
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指李白的朋友。
9.“风吹柳花满店香”中“香”字意蕴深长,既指______,又指______,还指______。
10.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完成后面小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①。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②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无留牍:没有遗留下的公文。
②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___)②或.阻之(___________)③活.万余人(___________)④去.任之日(___________)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去任之日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B.康肃笑而谴之《卖油翁》C.何陋之有《陋室铭》D.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1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父老沿途送之(在主谓间停顿)曾任范县令(在动宾间停顿)14.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15.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八、现代文阅读阅读李红霞的《香椿的味道》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我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
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
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
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
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
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16.文章以“香椿”为线索,第①-⑤段分别写了盼香椿、_____香椿、___香椿、炸香椿、吃香椿等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提示,在横线上各填写一个合适的动词)17.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18.文题“香椿的味道”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回答。
19.本文第④段与链接材料在人物描写方法上有何异同?各自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链接材料: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我忽而记得了———《阿长与〈山海经〉》描写方法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作文20.请以“感谢那次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