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通川区一小郝莉莉刘旭东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学生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如图1)、写或算错符号(如图2,3)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例如图1中,前面第一步运算顺序及计算都没问题,第二部就将259错写成25,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图(1)图(2)图(3)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定律、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信息在头脑形成,是主要原因,如图(4)(5)(6)(7),运用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乘法的简算时,学生知道直接凑整和分解凑整进行简算,但由于对乘法意义的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式之间用加号,什么时候用乘号,之所以想到加号,是与乘法分配律相混淆。
如图(8)(9)就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数据及结构两大特征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的错误。
图(4)图(5)图(6)
图(7)图(8)图(9)
3、经验负迁移
经验迁移有着正面的好处,有时也有负面的影响。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加之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往往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至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
例如: 计算25×4÷25×4这道题时,25×4=100这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息,学生一味想简算,却忽略了运算顺序,又如图(10 )这道题出现在乘法分配律单元考试卷中,定势思维的与乘法方面的巧算联系起来,像处理347×98,把它化成347×(100-2)那样,直接选A选项,却忽略了这里的运算时加法。
图(10)
4、不良学习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部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不能认真审题,例如图(11)没有仔细的分析图文的联系,把微波炉的单价错写成电饭煲的单价;图(12)还没把算式看完就忙着计算,造成计算错误;其次是没有认真书写的习惯,字迹潦草,自己写的数自己不认识,或者抄错写错数;再就是没有检查、检验的习惯,计算后不知道回过头去检查、验算。
图(11)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