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江阴市北大街小学张海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的研究》是本人承担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关注小学生有效反馈的情况,使全班学生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掌握反思的技巧,并学会选择恰当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快速、有效、创新地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
力。

本人期待通过实验,对于本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教学理念,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反馈的理论和著作已有许多,包括专门研究课堂反馈、课外反馈、作业反馈等内容,但是通过多种渠道综合研究有效反馈的并不多,所以我初步尝试了从多种角度来研究数学教学的有效反馈问题,特别是利用好“数学周记”这个工具,来为课题研究服务。

二.课题的再理解
1、课题的定义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有效反馈
反馈的理解:系统输出去的信息(包括教育者、媒体教育等一切外界的教育能源)作用于被控对象(学生)后所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教育的本源),并且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新影响的过程。

有效反馈:教师运用反馈原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不断地了解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并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准确找出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及时的进行调控,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以我校高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得越早、越及时、越可靠越好。

只有及时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及时输出可靠的评价信息,教学反馈才能在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和加强“双基”、开发智力方面,迅速而有效地显示出自己的威力。

2、选题的意义
①理论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课堂反馈和课后数学周记的撰写,及时了解掌握可靠的信息,做出有效真实的评价,不仅反馈回授及时,而且还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通过这样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反馈的渠道、操作方案、评价序列等理论,提供借鉴和研讨。

②实践价值:课题研究至今,教师初步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能通过反馈系统及时回收施教后所产生的结果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已被激发进入学习状态、学懂了没有、练会了没有、遇到了什么障碍、在学习的情感方面还有什么问题、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的调整了教学内容、进度、方法,使教学活动尽可能达到预定目标。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研究的目标的达成情况:
关注课题的实施研究,发现通过学生多种渠道的反馈,结合学习活动,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工作,让学生结合日常学习和学习实践不断地强化自己参与教学的意识,因为教师采取了具有有效反馈的行动,所以实验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逐步树立起与此要求相适应的优良学风,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研究的内容再次梳理:
(1)有针对性的对几个单元教学结果进行反馈矫正;
(2)具体到对每堂课的教学结果进行反馈矫正;
(3)细致到对课上各环节的教学结果进行反馈矫正;
(4)辅导学生积极撰写有关数学学习的周记,记录个人整体学习反馈的成果。

3.研究的重点凸现: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撰写有关数学学习的周记,抓住稍纵即逝的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确立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研究中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个案追踪研究等方法。

目前做到:1、能有效的回收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信息,还能根据信息采取个别矫正的措施。

2、准确的回收学生学习新知前认知准备状态的信息,调整教学步骤。

3、重点是教新课时,教师注重边教边回收学生是否听懂、练会的信息。

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先自学教材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讨论和讲解。

(2)在分析、推导的关键处要真心实意地安排一个让学生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的反馈环节。

(3)采用“大胆想象、大声响亮”教学策略,回收学生思考过程的信息。

(4)积极评估新授课后的当堂检测反馈。

(5)进行单元学习后的数学心得总结,撰写数学周记。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
从实践的结果看,实验班级的学生的成绩和素质的确得到了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些因素影响着思维能力训练的实施。

例如,本人对于课题研究的认识的不足,能力以及自身的素质欠缺,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均衡等,让本人也深感课题研究的艰巨性,经常会产生畏惧感,这也是对于课题研究的价值把握不够的体现。

今后要端正思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明白只有求发展才是我们新时代教师的唯一出路。

具体想法如下:
一是实现研究途径的拓展。

努力实现从课堂到课外的拓展,学生是个变化的个体,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来自于多种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而教师,更应该拓宽视野,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行为和习惯,努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积极进步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要拓宽研究视野。

教师在对于本课题关键定义上的把握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有反馈,就照单接收,要能多创造机会去让学生反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去,真的能明白学生需要的或者说欠缺的数学素养有哪些,缺失的数学习惯有哪些,今后需要培养的数学知识的方向等。

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是复杂和繁琐的,过程也比较充实,在科研实践的下阶段一定还有许多不到之处,如实验课题如何与学校特色有效结合,如何对学生有效反馈能力的提高作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比较。

但我坚信,只要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定会让实验班学生取得发展性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