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 膝关节的应用解剖

08 膝关节的应用解剖

第八节 膝关节的应用解剖
2009-06-21
1
膝关节骨性结构

构成膝关节的骨性结构
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 半月板 髌骨

2
股骨下端

股骨下端
股骨外侧髁 股骨内侧髁 股骨滑车 股骨外上髁 股骨内上髁 滑车沟 髁间窝

3
外侧髁略宽,内侧髁稍长 。股骨 外髁髌面斜坡更宽些,并且它的“ 坡顶”较内侧更为突出,这种形式 为髌骨提供了稳定的滑移路径,为 增加髌骨关节的友好性提供了解剖 基础,这在股骨假体设计是必须要 考虑的。


后交叉韧带
与侧副韧带和腘肌腱共同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 的后方滑移 引导股骨髁后滚 限制膝关节的旋转 10 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伸膝肌群

股四头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11
伸膝装置的力臂及Q角

胫股接触点至髌骨的垂直距离
股四头肌腱与髌韧带之间的夹角
(股四头肌角)

屈膝髌骨滑行轨迹,自外上向内 下有偏斜
12
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屈膝肌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腓肠肌 腘绳肌 股二头肌 腘肌 半膜肌 半腱肌 缝匠肌 股薄肌

外旋肌群


内旋肌群

13
主要血管和神经
坐骨神经
腘动脉
腘静脉
14
解剖
股骨:
外侧副韧带 腓肠肌外侧头

矢状面上屈伸运动 围绕纵轴的内外旋运动
26
膝关节的屈曲运动
屈膝股骨髁的后滚
0 3 120 ° 0 ° °
27
膝关节的屈曲运动
屈膝股骨髁生理性外旋轨迹
28
膝关节的屈曲度运动

股骨后髁偏心距
股骨后部皮质与股骨后髁最远点之间的垂直距 离 屈曲过程中

平台后部与股骨后部皮质发生撞击
的时长

15
解剖
外侧
胫骨: 外侧副韧带
髂胫束
16
解剖
内侧
股骨
内侧副韧带
17
解剖
内侧
胫骨:
关节囊韧带
半月板韧带 半膜肌
内侧副韧带浅
18
膝关节的软组织平衡 (膝内翻)
关节囊韧带
半膜肌 内侧副韧带浅

后交叉韧带
鹅足
19
膝关节的软组织平衡 (膝外翻)
与膝关节最大屈曲能力相关联

后髁曲率半径
股骨内外髁后弧半径小于远端弧面半径 后髁曲率半径缩小放松膝关节周围软组织

29
髌骨捕获




发生在屈曲135度时髌骨向后下沉于髁间窝 内 有利于股四头肌对股骨滑车的包绕 缓解伸膝装置张力 降低髌股关节内应力 增加膝关节屈曲幅度
30
膝关节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规影像学检查 前后位(伸直位)
显示关节内外侧骨和软组织情况,
粗略了解下肢对线
侧位(侧卧屈曲30度)
显示髌骨和髌骨高度
髌骨切线位(仰卧屈曲45度)源自显示髌股关节对线31
膝关节正常放射学表现

软组织

除非钙化,一般不显影

骨性结构

前后位:
骨性结构矿化正常,皮质规则,关
节面平滑,股骨和胫骨呈7度外翻。 外侧关节间隙稍大于内侧
22



下肢生物力线

矢状面 胫骨平台后倾角 3-10度
23
膝关节运动生理学
24
膝关节生理活动度

正常行走需曲膝70度
上楼梯需曲膝90度,下楼梯略少
坐下或站起约需曲膝90-110度
下肢中立位时,膝关节可外旋40度,内旋30


正常膝关节的活动度是0-140度
25
三维角度观察下膝关节屈曲运动
外侧支持带
髂胫束
外侧副韧带
关节囊后外侧
腓肠肌外侧头
20
下肢生物力学

冠状面
下肢机械轴
膝关节内外上髁轴
股骨解剖轴 胫骨解剖轴
21
膝内翻和膝外翻

通过股骨头中点和踝关节中点可作一直线
正常膝关节中点应通过此线或稍偏内 若膝关节中点太偏内,则为膝外翻 若膝关节中点太偏外,则为膝内翻
4
胫骨上端

胫骨上端
内侧胫骨平台 外侧胫骨平台 髁间嵴 前髁间凹 胫骨结节

5
半月板

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
较大,C形,前窄后宽
外侧半月板
较小,O形

半月板的功能

传导负荷
增加股胫关节接触面积,改善股胫
关节的形合度

维持稳定
与韧带构成“8”字型结构
6
髌骨

髌骨
髌股关节室 不对称卵圆形 主要生物学功能:

侧位:可评价髌骨垂直高度
髌韧带长度应和髌骨最大对角线长
32
33
8

膝关节非骨性结构

韧带

前交叉韧带
起自股骨外侧髁内侧,止于胫骨髁间凹前缘

后交叉韧带
起自髁间嵴后方,止于股骨内侧髁外侧

外侧副韧带
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

内侧副韧带
起自股骨内上髁中央凹,止于胫骨内侧髁及相
9
韧带的功能

前交叉韧带
限制胫骨过度前移 限制膝关节过伸 限制胫骨的旋转 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

增加股四头肌力臂
7
膝关节非骨性结构

膝关节囊
纤维膜性结构,可认为是独立的韧带 近端:髌骨以上约2-3指附丽于股骨

远端:除腘肌腱通过裂隙进入关节外,附丽于 胫骨周缘 前方:直接被髌韧带代替 后方:被起于半膜肌腱的腘斜韧带加强


腘斜韧带构成腘窝底一部分,腘动脉从其上通 过 在腘裂缝处,移形正对腓骨头,形成外侧半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