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期末复习指导
一、教学用书
应用文科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社交礼仪》,教材使用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礼仪》,重点介绍一般社会活动及商务活动的礼仪常识,是我们掌握现代礼仪规范,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之一。
三、综合练习
一、多项选择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E )
A.气质是一个人多种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
B.气质要以人的文化素养为基础
C.气质要以人的文明程度为基础
D.气质要以人的思想品质为基础
E.气质通过人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
2、培养礼仪修养的途径有(BCDE )
A.注意和谐的装束
B.加强道德修养
C.注重个性修养
D.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E.提高心理素质
3、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注重的礼仪有(ABCDE )
A.仪表端庄
B.谈吐文雅
C.举止庄重
D.积极热情
E.精神饱满
4、能力是知识与经验的结晶,包括(CDE )
A.交际能力
B.公关能力
C.应变能力
D.自控能力
E.表达能力
5、健康积极心态的主要特点为(ABCDE )
A.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B.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目标意识
C.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能公正评价别人
D.积极进取,意志坚强,自我克制
E.能够坦然冷静地接受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6、做到个人仪表美必须注意(ABD )
A.追求秀外慧中
B.强调整体效果
C.选择合体服饰
D.讲究个人卫生
E.化妆符合身份
7、下列探望病人选择的花卉有(CD )
A.晚香玉
B.红丁香
C.杜鹃花
D.玫瑰花
E.玉兰花
8、敬茶是中国传统的待客礼节,敬茶时需要注意(ABCE )
A.茶叶要新鲜
B.茶杯要干净
C.不要倒太满
D.双手递茶杯
E.按长幼次序
9、对商场营业员服务礼仪的基本要求是(ACDE )
A.服装整齐一致
B.举止大方得体
C.语言文明礼貌
10、交谈的基本原则是(ACE )
A.态度诚恳,语言准确
B.待人平等,语言亲切
C.举止大方,语言幽默
D.礼貌用语,口语流畅
E.笑容可掬,表情多变
二、填空题
1、人们在现代交往过程中,只有将服饰、妆饰、仪态三者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个人形象。
2、礼仪在中国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以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也包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3、谈判或洽谈是指人们为了协调彼此的关系,满足各自的要求,以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
4、办公环境的布置是向来访者传递着信息,体现着社会组织的风格和精神面貌。
5、个人或单位以主任的身份招待客人,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交往方式是接待。
6、公文礼仪是指用于礼仪交往,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文体礼仪。
7、感情的表达=7%言语+38% 语音+55%表情;这是现代心理学家总结出的一个公式。
8、服务礼仪是企业的无形财富,能够起到“硬件”所起不到的作用。
9、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设计,扬长避短地塑造出一个最佳自我形象。
10、现代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礼貌修养是遵守时间、恪守信用。
11、参加舞会应遵循一定的礼节,做到文明高雅、彬彬有礼,在舞会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12、穿一身美观大方的服装,如果有与之相协调、配套的饰物相配,那便起到了
画龙点睛的作用。
13、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理解,理解是人际沟通的桥梁。
14、一个人所具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三、判断题(略)重点范围在第八章。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重礼仪是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行为规范?
要点: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从尊重别人做起。
尊重别人就应当对别人有礼貌、讲礼仪,礼貌礼仪从来就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
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能够真诚热情,谦恭随和,耐心周到,这是讲究礼仪的表现,这些行为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气质修养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礼仪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创造出安定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往。
2、你怎样理解“遵守时间、恪守信用”是现代人际交往中最一般而又最重要的礼貌修养?
要点: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在社会交往中,不违时、不失约是极其重要的礼貌行为。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对别人的极大不尊重。
约定的聚会或社交活动,应当准时或稍稍提前到达。
如果确实不能如约到达,应提前同志主人,以便另作安排。
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认真去做,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应尽力做好,如果根本就没有能力作到的事,就不要随便答应别人,千万不要因为要面子或争强好胜而勉强答应别人的请求。
若是答应了别人又办不到,比不接受别人的请求更没有面子,而且是非常失礼的。
在社会交往中,言而无信的人会失去大家的信任。
3、简要说明求职面谈时需要遵循什么样的礼仪。
要点:第一、准时赴约:应按规定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熟悉环境,稳定情绪。
第二、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握手、眼神、笑容都非常重要。
第三、要有礼貌:应该坐在主考人员指定的座位上,身体要自然地稍向前倾,以示对谈话的兴趣。
第四、神态要自然:求职者的目光要自然地直视主考人员,不要左顾右盼。
第五、讲话要充满自信,但不要喋喋不休地解释原因,或过多地强调自己的能力。
4、简要说明礼仪与礼貌、礼节的关系。
要点:礼貌、礼节、礼仪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礼貌侧重于个人的道德品质;礼节侧重于这种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侧重于社会交往,指人们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讲礼貌、懂礼节应当是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他们多指交往过程中个别的行为;而礼仪的文化内涵要相对深些,侧重于社会交往中。
礼节产生于礼仪之前。
最初社交活动规模较小,礼节也较为简单,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化和现代化,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深入,礼节也越来越复杂,于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节程序,礼仪就从礼节中自然而然地游离出来了。
因此,礼节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程式化了的礼节。
5、注重仪容仪表的意义是什么?
要点:(1)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相互交往的进展与深度。
(2)是自尊、自爱的需要,体现出一种认真的作风,一种自信、热情、向上的精神风貌(3)是尊重他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整人际关系,增进友谊的作用。
(4)是商务人员的工作需要,仪表美不仅反映个人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代表企业的形象。
6、交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要点:(1)态度诚恳,语言准确(2)待人平等,语言亲切(3)举止大方,语言幽默(4)礼貌用语,口语流畅
7、为什么说礼仪修养与道德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要点:礼仪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载体,是人生道德的具体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包括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进化。
人们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出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调节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礼仪作为人生道德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形式,体现着时代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一个人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是受其道德修养水平制约的。
优良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有德才会有礼,无德必定无理,修礼必先修德。
可见,大力加强道德修养对于提高礼仪修养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8、为什么说仪表美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要点: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首先是通过仪表开始相互认识的。
在最初的交往中,仪表往往比一个人的档案、介绍信、证明、文凭等的作用更直接,更能产生直觉的效果。
对方往往通过仪表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学识、个性等等。
外表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会使人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
休整得体的仪表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相互交往的进展与深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仪表美是社交活动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