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ppt课件
二、声音的音调
做一做
用一张卡片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齿, 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情景体验· 探索发现
问题 振动体发声的“尖细”或“粗犷”是由什么因素 决定的?
情景体验· 探索发现
情景 小明喜欢探究身边的物理现象,一次他将 一把钢尺按在桌上,一端伸出桌边,长度 为钢尺的1/3,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比较 “尖细”,他知道这是钢尺的振动产生的声 音,其后他把钢尺的2/3伸出桌面,拨动钢 尺(力度相同),听到的声音比较“粗犷” 。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
课堂小练习
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的 ______有关.当声源的______越小时, 声音的响度会越______. "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大;"声 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高;我们 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 它们的______不同.
课堂小练习
③、粗细、长短相同时,弦线越紧,音调越高。
附:管乐器的音调与管内空气柱的 长短有关,一般情况下,空气柱越 短音调越高。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 听声音就能判断水是否快灌满了。 其判断的依据:瓶里水位伸高, 加快 空气柱变短,振动____(加 音调 快或减慢),___逐渐升高。 “男高音在引吭高歌”中的两 个高的意思一样吗?
低于 ______ 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叫 ______ 。
易忽略点提醒
声音的高低是平常我们所感受到的声音的 “尖细”和“低沉”,而不是我们所听到声音 的大小,如牛的声音比蚊子的声音响,但 它的音调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 20000Hz之间,不同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 率范围不同。
一、声音的强弱响度
声音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 的强弱叫做 响度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
声音的强弱——响度
活动1: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翩翩起舞的纸屑 (点击播放) 翩翩起舞的纸球 (点击播放)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_____。
乐音的三要素 概 念 含义 决定因素
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发声体振 动的频率 发声体本 身的材料、 结构
相关问题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单位:分贝(dB)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 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 声体的依据
响 声音的 度 大小 音 声音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 高低 音 声音的 色 品质
你知道吗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85Hz到1100Hz; 人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到20000Hz; 人歌唱声大约从60Hz到2500Hz; 通常男子说话的声频率约为 90~140Hz; 而女子说话声的频率约为270~550Hz
★在同一音乐中1、2、3、4、5、6、7、 i中音调逐渐增高。
课堂小练习
下图中发声频率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听 觉频率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
知识应用
1.一位女高音正在轻声为一名放声歌唱的 男低音伴唱,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 大? 解析:此题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正确区分 乐音的三要素.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 低"指音调,因此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 调低."轻声"与"放声歌唱"则表明了声音响 度的大小,女高音响度小,男低音响度大.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 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 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 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 指的是______. 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 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 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表示声音的高低。
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振动的 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 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 物理量。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间称赫, 符号为HZ。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100次, 频率为100HZ
音调
从频率的角度讲,人的听觉 范围:20Hz------20000Hz.
情景体验
我们再来听几段乐曲
手风琴
古筝
小提琴
笛子
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声方式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我们能听声辩物是根据音色不同。
易忽略点提醒
不同发声体发出音调相同、音色不同的声 音时,产生的波形各异,我们可以利用音 色辨别不同种类的发声体。
课堂小练习
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他,他 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 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不同来判断 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是他说话声音的 ______大。
2.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 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 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 的奥妙? 解析: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 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听到 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 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 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 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
3.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 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解析:保养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 丰富的工作经验,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 音的音调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 较快的发现列车是否存在故障.
课堂小结
一、音调 二、响度 三、音色
课堂练习
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 为雷声的 (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固体、液体、气体
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340m/s
情景体验
小明用木锤先后二次敲击音叉或 鼓,第一次用小的力敲打,第二 次用大的力敲打,我们听到音叉 或鼓振动发出的这二次声音感觉 有什么不同?
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 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 声音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 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
用波形比较频率
甲
0
t0 乙
t
三、图中
甲
的频率大,音调高。
这是我叫 的声波图
这是我叫 的声波图
课堂小练习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 男低音比女高音 (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 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 度小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物体在振动时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 幅。 响度与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用波形比较振幅
甲音叉的振动的幅度小,它产生的声波经示波 器显示出来,其振幅较小,响度也较小;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它的声波显示出来的振 幅比较大,响度也较大
响度的单位——分贝(dB)
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 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4、进行实验: 5、分析论证:
实验 序号 粗细 ㎜2 0.5 0.8 长短 松紧 (m) 0.6 紧 0.6 紧 音调
1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2
3
0.8
0.8 0.5 0.5
0.6
0.4 0.4 0.4
松
松 松 紧
5、得出结论:
①、长短、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细,音调越高;
②、粗细、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短,音调越高;
情景体验· 探索发现
下面是小明小组的三位同学对上述问题的 看法及猜想: 甲:钢尺振动部分短,声音“尖细”,说明 振动体越短,声音越“尖细”; 乙:钢尺振动部分长,声音“粗犷”,说明 振动体越长,声音越“粗犷”; 丙:声音的“尖细”和“粗犷”可能与振动体的 振动快慢有关。
二、音调
实验结论
2.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 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3.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 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 ) A.音调和响度 B.响度与音色 C.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三、声音的品质音色
活动3:我们闭上双眼,来听听谁在说话
原来,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 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 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两 个发声体即使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 响度也相同,人耳仍能分辨出来,就 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声音的品质—音色
活动2: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 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 动频率为500——600HZ。
怎样调节玄乐器的音调?
1、提出问题:弦乐器能够演奏出各种优美 的音乐,那么是怎样调节玄乐器的音调? 2、猜想:①、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
②、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③、可能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3、设计实验:①、保证长短、松紧相同改 变粗细;②、保证粗细、松紧相同,改变 长短;③、保证粗细长短相同,改变松紧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