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复习课件
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互利双赢。
(2)中美两国间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存在矛盾和 分歧、摩擦,但这些差异和分歧并不妨碍中美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 关系。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在美国政 府遵守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的原则下,全方位发展中美 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为世界
中国现代史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巩固 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题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要旨点拨】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 2.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 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 的外部环境。 3.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除 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 4.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的私有制没变,不过是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
主题二 外交成就
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时 间 外交成就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 20世纪50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年代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 会议圆满成功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20世纪70 合法席位 年代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
【拓展归纳】(1)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公有制 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制度 在我国确立起来。 (4)“文化大革命”是“左”的错误在思想文化领域发 展的结果,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 科教文化事业遭到摧残,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单元
主题一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主题二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教育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主题一 国防建设 1.海军:1949年4月,建立了华东军区海军,人民 海军从此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建立了东 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空军: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 部成立。在抗美援朝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人民空军已发展成共和国的“空中保护神”。 3.导弹部队:1966年7月建立,现已形成近、中、 远程和洲际导弹的装备系列,在维护世界和平和 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文体事业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是党和国家的重视;二
是文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拼搏;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物 质保障。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内容的丰富,其原因除了改 革开放政策以外,还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民为本的思想、全国 人民的辛勤努力及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关。
1.如何认识中美关系? (1)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有利于促进亚 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两国需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
1.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三 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道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拓展归纳】三次历史性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 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的基本路线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年
1997年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要旨点拨】 1.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 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及时总结经验,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 生命力。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弊端,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只有 土地的使用权。 4.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战争时 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主题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主题二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主题三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初
会议名称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方谈话
内
容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农村的土地政策 (1)土地改革:1950-1952年,彻底废除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完成了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挫伤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 渐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 年代 21世纪初
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01年,承办上海APEC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主题三
科技成就
主题四 主题五
教育和文体事业 社会生活
【要旨点拨】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越来越重要;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的发展。2.“863”计划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它着 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及科技竞争的新特点,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 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我国经济更繁荣、战略更主动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主题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主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要旨点拨】 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广泛、 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快”, 导致了“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 3.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的 历史阶段特征是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4.“文化大革命”是“左”的错误在思想文化坏,科教文化事业 遭到摧残,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